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344462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一、网络营销较传统营销的优势及劣势分析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 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一)、决策的便利性、自主性现在的人们生活在信息充斥的社会中,无论是报纸、杂志、广播,还 是电视,无不充满着广告,在网络营销里不必面对广告的轰炸,人们只需根据自 己的喜欢或需要去选择相应的信息,如厂家、产品等,然后如以比较,作出购买 的决定。这种轻松自在的选择,不必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完全由自己作主,只 需操作鼠标而已,这样的灵活、快捷与方便,是传统营销中商场购物所无法比拟 的,尤其受到许多没有时间或不喜欢逛商场的人士的喜爱。(二)、成本优势在网上

2、发布信息,代价有限,将产品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可缩短分销环 节,发布的信息谁都可以自由地索取,可拓宽销售范围,这样可以节省促销费用, 从而降低成本,使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力。前来访问的大多是对此类产品感兴趣的 顾客,受众准确,避免了许多无用的信息传递,也可节省费用。还可根据订货情 况来调整库存量,降低库存费用。(三)、良好的沟通可以制作调查表来收集顾客的意见,让顾客参与产品的设计、开发、 生产,使生产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中心,从各方面满足顾客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顾客对参与设计的产品会备加喜爱,如同是自己生产的一样。商家可设 立专人解答疑问,帮助消费者了解有关产品的信息,使沟通人性化、个别化。(

3、四)、优化服务网络营销的一对一服务,却留给顾客更多自由考虑的空间,避免冲动购物, 可以更多地比较后再作决定。网上服务可以是 24小时的服务,而且更加快捷, 不仅是售后服务,在顾客咨询和购买的过程中,商家便可及时地提供服务,从而 帮助顾客完成购买行为。(五)、多媒体效果网络广告既具有平面媒体的信息承载量大的特点,又具有电波媒体的视、 听觉效果,可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而且,广告发布不需印刷,节省纸张,不 受时间、版面限制,顾客只要需要就可随时索取。与传统营销相比,网络营销的主要劣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信任感。人们仍然信奉眼见为实的观念,买东西还是要东瞧西瞧瞧, 亲手摸摸才放心。2、缺乏生

4、趣。网上购物,面对的是冷冰冰、没有感情的机器,它没有商场 里优雅舒适的环境氛围,缺乏三五成群逛街乐趣,也没有精美的商品可供欣赏, 有时候,逛街的目的并不是一定非得购物,它可以是一种休闲和娱乐,还是享受。 网上购物还存在着试用的不便,消费者没有实地的感受,也没法从推销者的表情 上判断真假,实物总是比图像来得真实和生动。所以,对许多人来说,网上购物 缺乏足够的吸引力。3、价格问题愈加敏感。网上信息的充分,使消费者不必再走东串西地比较 价格,只需浏览下商家的站点即可货比三家,而对商家而言,则易引起价格战, 使行业利润率降低,或是导致两败俱伤。对一些价格存在一定灵活性的产品,在 网上不便于讨价还价,可

5、能贻误商机。4、企业促销被动性加剧。网上的信息只有等待顾客上门索取,不能主动出 击,实现的只是点对点的传播,而且它不具有强制收视的效果,主动权掌握在消 费者的手中,他们可以选择看与不看,商家无异于在守株待兔。5、技术与安全性问题我国网络发展水平不高,硬件环境的低下,人员水平的不足,以及信息管理 与分析能力的缺乏,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络发展。如果通过电子银行或信用卡 付款,一旦密码被人截获,消费者损失将会很大,这也是网络购物发展所必须解 决的大难题。二、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之间的差异(一)产品(product)和消费者(consumer)网络营销直接面对消费者 , 较传统营销更加便于实施差异化行销

6、 ( 即 : 一对一营销 ) , 可以针对某一类型 , 甚至是一个消费者制定相应的营销策 略 , 并且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观看、定制或购买 , 这是传 统营销所不能及的。理论上一般商品和服务可以在网络上销售 , 但实际上并非 如此 , 像电子产品、音 像制品、书 籍等较为直观和容易识别的商品 , 采取 网上销售比较适合 , 而大件商品 ,如冰箱、彩电等, 则另当别论。(二)价格(price)和成本(cost)由于网络营销直接面对消费者 , 进而减少了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 降低了销售成本和营销费用 , 使得商品的价格低于传统销售方式的价格 , 从 而产生较大的竞争优势。与此同

7、时, 商品的邮寄和配送费用也会一定程度上减少。(三)促销(promotion)和方便(convenienc e)在促销方式上,网络营销本身可采用电子邮件、网页、网络广告等方式,也 可以借鉴传统营销中的促销方式。网络营销为消费者提供足不出户即可挑选和购 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四)渠道(place)和沟通(communication)由于网络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全球性, 网络营销可以实时地和消费者进行沟 通,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并可以通过BBS、电子邮件快速地为消费者提供信 息。改变了客户关系、转变了竞争态势和重组了企业组织。只因网络自身基于的 物理条件,使得离开网络便不可能谈论网络营销,而传统营销

8、的渠道是多样的。三、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整合的必要性(一)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冲击1对营销组织的冲击网络营销带动企业内部局域网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的内外部沟通均需要依 赖网络作为主要的渠道和信息源,企业内部网的兴起改变了企业内部的作业 方式及员工学习成长的方式,个人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 升。网络营销带来的影响包括:业务人员与直销人员的减少,经营组织扁平 化,经营部门和分店数量的减少,渠道缩短,虚拟经销商和虚拟门市的盛行 这些影响与变化都将促使企业对组织机构进行再造。2对营销组合的冲击网络营销的兴起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产品要求更加个性化,价格更低,渠道将会

9、成为互动和超时空,促销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是的4P组合,即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 渠道(Place )和促进(Promotion)这种理论的出发点是企业的利润,而没 有将顾客的需求放到与企业的利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而网络的互动性使 得顾客能够真正参与整个营销过程,而且其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都 得到加强。这就决定了网络营销首先要求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过程中来, 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开始整个营销过程,追求4C。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wants and needs)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 )和沟通(Communication)(二)

10、传统营销的不可替代性及与网络营销的互补1传统营销的不可替代性 网络营销一方面对传统营销产生巨大的冲击,但是这并不说明网络营销将会完全取代传统营销,在产生冲击的同时,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有一个整 合的过程,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将互相融合。 传统营销是网络营销的基础,网络营销是传统营销在网络世界的发展和 延伸。当网络经济时代到来之后,传统营销理论的一些组成部分确实不在适 应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如市场调研,管理,渠道构建等,但是这些策略并 非不能再用。至少目前或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网络的出现只不过是为企业 的营销增加了一种手段而已。虽然网络营销的程序手段和灵活性都有了很大 的变化,但是营销实质不会改变,

11、网络营销无法脱离传统营销的理论基础。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不可能人们会完全在任何时候都从网上购物,逛商店, 逛超市等给人带来的另外一种心理效应网络是满足不了的。 网络依然存在着安全的脆弱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上支付,网上信用 等困惑都造成了人们不会完全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 2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互补 市场覆盖面的互补。由于经济技术发展的差异和消费需求个性化的要求,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虚拟市场,能够弥补传统营销中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缺 点。 购买方式的互补。互联网作为一种有效沟通方式和交易渠道,有着自己的 特点和优势,可以方便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直接双向沟通和轻松购物。但消费 者有着自己的个人偏好,习

12、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结 合可以从不同方面迎合消费者的喜好。 渠道。传统营销的物流渠道可以作为网络营销的物流节点和物流渠道,网 络营销最终还会以交易的方式完成,物流必须以真实世界的渠道来实现,在 这方面二者可以互补。因此,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是不能分开的,是互补和互相促进的。虽然网 络营销对传统营销产生了巨 大的冲击,但是,网络营销必须以传统营销为基础,传统营销必须以网络营 销为新的手段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不断有效满足消 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四、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的整合内容(一) 意识观念的整合 在意识观念上企业不能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完全的独立开来,二者是互补 的,也是相融的,都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实质没有变。从理论基础来说,网络营销是传统营销在网络时代的延伸, 4Ps 仍然可以作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