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培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317260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动机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动机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动机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动机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动机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英语教学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研究学习动机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 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 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按照引起学习动机的 原因来划分,可以把动机分为二类:一是内部动机, 指由内部因素影响下所激 发的学习动机。这里的内部因素可以是兴趣、好奇心、探究欲等。二是外部动机, 指由外部因素或情境所支配,被外力推动下所产生的学习动机。这里我们主要探 究内部学习动机的相关内容。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意义与 知识的价值,使学生不仅认识到

2、要学什么,而且要认识到,为什么学习,学了有 什么用等,这对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生都有 自己的思想,自己对学习的态度。我们不能强迫他们,就像不能强迫一匹不渴的 马喝水一样难。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必要学会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 部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六点:(一)激发和维持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 习动机的基础。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推动 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知识”,要让学生认 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且在满

3、足这种需要所从事 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心理学家怀特 指出,人有一种探索和认知外界环境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会引起个体的好 奇行为和探索行为,并表现为求知欲。心理学家克罗斯指出:“好奇心是一种天 生的和强有力的动机因素。”研究发现,学习比指导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内部学 习动机,原因就是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向有适当难度的任务挑战,可以满足 其好奇心。教育实践证明,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 分有效的方法。成功的教学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二)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鼓励

4、学生的自我强化。 心理学家德维克和尼克尔斯等发现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两种目标定向引起 的:学习目标或掌握学习目标和成就目标。 目标定向研究的最重要含义是教师 应让学生懂得学业的目标是掌握知识,而不是获得分数。这可以通过强调学生学 习材料的兴趣价值和现实的重要性,降低对分数和其他奖赏的重视而达到。与此 同时,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成功结果进行自我奖励和强化。(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班杜拉的研究发现,那些对数学 毫无兴趣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们的成绩显著的提高了,而且觉察 到了自我效能与对数学活动的内部兴趣成明显的正相关。 由此

5、可以看出,影响 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后天的努力。我们后天接触英语不代表我们不能学好英语, 付出了努力一样会获得成功。 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自己作出的正确答案、学习成 绩的进步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以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教 学中,有时进行一种专项训练,可以让学生自行做练习,并规定在一定时间、条 件下完成。通过反馈,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紧迫感并及时了解自己的欠缺,及时 取长补短激发上进心。如果没有反馈,则缺乏激励很少进步。 许多学生尤其是 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由于对自己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表现出很低的自我效能, 在学习中放弃尝试和应有的努力,进而影响学习成绩。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 难易适

6、合的任务,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从而推动 学习的进行。(四)训练学生对英语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归因的控制源维度与个体的自尊有关,把成功归于内部因素产生自豪,强化 动机;反之,把失败归于内部因素则减少自尊。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进行归因训 练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 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而后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但也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过分的表扬也会滋长 学生的骄傲情绪,使其忽视自己的缺点从而导致消极的结果。有经验的教师在表 扬学生时也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采用“建议

7、”口吻,“希望”语气,鼓励他 们继续上进。学无止境,人无完人,让学生永远处在不懈追求远大目标的状态中, 才能产生压力和动力。在批评时,要注意分寸,针对不同环境、对象、时间、地 点,运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个性特征的方式、方法,从积极方面把鼓励与 批评结合起来,达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五)利用原有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向不同的学习情境发生迁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分,使学生 的内部动机发生迁移,对新知识产生兴趣。有些学生语文学的很好,英语也很好, 可是数学却拖后腿,这是因为语言之间哟偶相似处,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 是可以从熟悉的语言中获得启发和

8、感悟,从而应用于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上,促进 另一种语言的学习。(六)可以举办竞赛等自愿参加的活动,是学生为自己的兴趣努力。人们通常认为,竞赛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 举办学习竞赛,如征文、英语读书竞赛、英语书写、英语情景剧等,形式要多样, 使每个参赛者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学生竞赛不宜过多过滥,过多竞赛会失去 激励作用,反而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成绩 差的学生会因失败而丧失信心和兴趣。竞赛后的总结工作也要跟上,如对不同类 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纠正错误的学习动机。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师的教学来说,学生是学习 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 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是实施各种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对学生的学习来 说,学生往往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 动机,对其动机和行为的可能后果做出分析评价,并以此来改变自己的某种动机 时,才能使自己更好地学习或发展。内部学习动机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 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