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317112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规模肉牛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现代畜牧业是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用现代设施装备、用现代科技改造、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发展起来的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建设现代畜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 现代化畜牧业的基本要求 现代畜牧业是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现代畜牧业又是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可控性强、工程化程度高的畜牧业,是按国内外大市场要求配置生产要素的畜牧业,是商品经济的畜牧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过程1,

2、现代畜牧业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畜牧业。 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即生产、加工、销售的配套成龙,现代畜牧业的主要特征: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养殖环境生态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由于受资源、资本、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提升安全理念、技术理念、规模理念、产业理念和市场理念,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畜牧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畜牧业,以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畜牧业2。 2 适度规模养殖是畜牧业的必由之路 适度规模养殖是按照市场经

3、济的要求,进行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以期提高畜牧经济效益的一种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畜牧业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整合资源,实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组装,才能解决“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我国现行的政策制度下,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与农户手中的资源相匹配,农户手中拥有的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等)可以用来种植饲草和饲料作物。他们手中还拥有棚圈等饲养设施,部分农户还拥有基础母羊、母牛等生产资料,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活动,有些农户家庭中还有剩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畜牧业生产当中,这些

4、资源要素农户都能够自主支配。 我国的小规模化肉牛饲养从事的也是社会化商品生产,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采用的也是良种、良料、良法等现代技术,不是传统的土方法,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肉牛产业。我国肉牛养殖产业仍以母牛分散养殖和肉牛相对集中育肥方式为主体,农牧户分散饲养在活牛牛源和牛肉产品供给中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农牧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农家现有的各种精粗和青绿饲料,从而减少饲料浪费,解决目前养殖的最大难题环境污染,提供大量有机肥,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改良了土壤,减少了污染,促进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小规模养殖也为数以万计的农村整(半)劳动力和下岗职

5、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解决千家万户农民的致富问题。 小规模肉牛养殖的特点是饲养成本低、规模化、小型化、饲料来源丰富,经营主体是农户。小规模家庭养殖可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还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小规模化肉牛养殖一般是户养牛1020头。如杨浩珍等3对丰都县148户不同肉牛养殖规模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投资收益进行调查分析,表明每户肉牛养殖规模以910头为宜,其投资收益率最高,为57%;徐恢仲等4综合户均年收入及投资收益率、劳动力资源、农户文化程度等各因素来考虑,建议在农村目前所拥有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下,肉牛养殖规模以56头为宜。 3 小规模肉牛养殖场现

6、状调查 我国肉牛主要养殖模式是农牧户个体分散模式、农牧户个体集中模式和中小规模专业化模式的肉牛育肥,其中以专业化中小规模育肥模式占主导,随着畜产品需求的变化,这种格局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千家万户的小规模肉牛养殖有许多优势如可以充分利用农家现有的各种饲料资源、劳动力,增加家庭收入等,当然小规模养殖户如管理不善也有弊端,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防疫,其次是食品安全,还有饲养管理不合理等5。 笔者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对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的星光村、巴吉村、工联村、祁连村、小泉村、甘浚村、光明村、三光村,龙渠乡的墩源村、保安村、龙首村、什八名村、下堡村等13个村进行调研,采用抽样调

7、查法,随机走访农户进行访谈,用调查问卷交流方式调查;计走访100余户小规模肉牛养殖户,取得99份调查问卷,其中甘浚镇47份,龙渠乡52份。在深入农村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农户小规模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表小规模肉牛养殖户饲养母牛,进行自繁自育有明显的盈亏正平衡,饲料资源是限制当地小规模养殖户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6;每年一般的小养殖户来自养牛的收入在3 0008 000元,专业户高达3万元,即使是一般的存栏母牛34头的小规模养殖户,农民肉牛养殖收入也达其全年总收入的1/3,使农民致富不离村,维持了农村生产关系的稳定,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 在调查中发现,调查区内的小规模养殖均为舍饲

8、饲养方式,劳动力资源为家庭劳力,粗饲料以自产的玉米秸秆为主,精料多是根据生长需要饲喂混合精料或购进原料粮后自行配制,疫病防治为公共服务方式,粪污以农家肥或沼气形式处理。小规模肉牛养殖有:一是一般养殖户,家庭养殖为养牛经济单位,有专门建造的养牛舍,以饲养母牛15头,带犊牛,培育架子牛并育肥46头肉牛;二是养殖专业户,以饲养母牛812头,属于自繁自养自育,养殖户根据自身的劳动力、饲草、资金情况,也购进架子牛进行育肥。小规模养牛户的肉牛经营模式是“母牛+犊牛+(+架子牛)育肥牛”的复合经营模式,即养母牛并同时育肥肉牛,主要以母牛带犊繁育的家庭舍饲模式为主,经营模式普遍为“母牛+犊牛+育肥牛”模式,养

9、殖户除了将自己犊牛培养育肥或吊架子后用于育肥外,还从外购入架子牛短期育肥。小规模肉牛养殖属于分散性饲养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总的根源就是投入不足(包括资金、饲料、人力等),如调查结果表明,76.29%的农户都不打算扩大养牛的规模,而扩大规模最大的阻碍是草料(玉米秸秆)不足6。近年来精饲料价格上涨,农户不愿意花钱买饲料饲喂肉牛,还有后院牛舍占地有限、照顾费劳力等原因,他们不愿扩大养殖规模。 4 小规模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4.1 养牛处于家庭生产结构中的副业地位,农户较少重视养牛科学性,市场竞争力较差 如笔者在甘州区的甘浚镇和龙渠乡调研表明,当地肉牛市场体系落后,缺乏较规范的活牛交易市场,

10、大部分活牛交易都是牛贩子直接到农户家中收购活牛,使养牛户常因市场判断不准而蒙受损失,进而挫伤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当地一般的存栏母牛34头的小规模养殖户,农民肉牛养殖收入仅达其全年总收入的1/3;农户仍选择养牛是当地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当地的制种吸纳了大量的家庭劳动力,养牛则属于边际效益。 4.2 小规模肉牛养殖比较效益不高 养殖户饲养1头母牛,培育犊牛需要15个月7,饲养成本在3 8904 500元,几乎无净收益,当人工费、折旧费、粗饲料费不计算,才有边际效益。如农户养育肥牛,1年饲养出栏10头育肥牛需要投资10万元左右,净收益在1万元左右,而农民目前外出务工,无需投资1年也可以收入2万元左右;而

11、且肉牛养殖高成本投入,扩大饲养规模明显增加了劳动强度及风险程度(市场价格风险、疾病风险等),对农民家庭来说难以接受。 4.3 肉牛养殖新技术扩散难,从业人员科技素质不高,影响农民增收 在深入农村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农户肉牛养殖的技术来源进行了归纳,大部分农户是自学养牛技术(占调查的81%),根据父辈传授下来的经验养牛,缺乏必要的养殖技术指导,肉牛养殖防疫抗风险性差,饲养管理也非常粗放,存在着肉牛品种混杂、出栏率低、肉质差、安全无保障等问题,因此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否则,诸如肉牛品种利用、食品安全追溯、新饲养技术、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难

12、题很难传播和推广,通过宣传培训、服务、示范等多种措施,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肉牛生产的科技含量。 4.4 小规模养殖组织化程度不高,与规模养殖场(主要是育肥场)之间缺乏利益的有机联合,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千家万户小规模肉牛养殖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粗放、效益较实力弱小,没有代言人,市场应对能力弱,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更谈不上辐射带动能力。虽然有“公司+协会+基地+养殖户”、“养殖大户带动中小养殖户”、“村委会+协会+养殖户”、“合作社+养殖户”的经济运行模式,但很难真正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依然是产业链脱节。如在调查发现,甘浚镇肉牛养殖数量较多的祁连村、小泉村和光明村等已

13、相继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或养殖小区8,但这些合作社或养殖小区仅是从养殖户手中购买犊牛、架子牛进行育肥,与村里的养殖户没有形成合作关系,更谈不上辐射带动能力。 4.5 加工业滞后制约品牌建设进程 我国有着丰富的牛业品种资源,但牛肉精深加工发展方面动作缓慢,很多仍停留在品种资源的优势品牌上,缺乏进一步的开发挖掘。如笔者在甘浚镇调查,当地的肉牛群体以西杂牛为主体,当地称“河西牛”,目前仍停留在养殖上,没有发展成牛肉制品深加工层次的品牌7,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无力以品牌影响国内外市场。 5 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理念,促进小规模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对策 小规模养殖仍是我国肉牛生产中的主力军,尤其是千家万户繁育母

14、牛和饲养架子牛更是肉牛生产的基础,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户饲养繁殖肉牛的支持力度,如母牛养殖进行适度的补贴,建立基础母牛保险制度,降低养殖风险。在信贷方面对养殖户发展基础母牛给予必要的支持,以保护和调动养牛户饲养母牛的积极性。 5.1 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扶持 为了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国家、省、市、区等各级政府对甘浚镇肉牛产业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包括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纳入镇财政全额事业性编制、村级防疫员纳入正常补贴、零费用防疫、冻精补贴、零费用配种、秸秆青贮与氨化补贴、牛圈舍修改建设补贴、小区(合作社)养殖补贴、专业户(规模)养殖补贴等;同时信用合作社也加大了对专业户、中小规模养殖

15、户的支持,实行低息贷款甚至是无息贷款。如以调查甘州区甘浚镇为例,对于合作社新建的肉牛舍和肉牛养殖小区,政府出资为其修筑自来水管道、修路、通电、出资绿化,方便养殖户用水、用电以及出售架子牛、肉牛,保证了养殖农户的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确保了畜牧场规划的合理性,保证了农户养殖肉牛的经济效益。 5.2 采用适度规模养殖,发挥饲料和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增加收入 保持小规模养殖户的适度存栏数量,加大养殖户基数的发展,适当增加户均母牛存栏数量,提高母牛的繁殖率。根据农户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和饲料资源确定合适养殖规模,养殖数量过少会造成资源浪费,养殖数量过大,自身不能够解决的饲料资源不足,外出采购则会造成成本上

16、升、效益下降;做好技术力量配置,强化疫病防治,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提高基础母牛繁殖率和犊牛成活率,缩短母牛胎间距,降低幼牛的死亡率。 5.3 加大杂交改良力度,推广科学饲养模式,提高肉牛生产效率 建立和增加家畜改良服务网点,加大改良面积和改良率,充分发挥良种的生产效率,提高肉牛饲料利用率和屠宰率。遵循肉牛生长发育规律,推广母牛、犊牛补饲技术和幼年直线育肥技术9,摒弃“架子牛育肥”方法,充分发挥肉牛前期生长速度快的优势,给予充足而合理的营养,缩短饲养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的青贮、氨化加工处理技术;推广示范养殖技术和饲草饲料加工配合技术,降低饲养成本;根据不同的饲料资源合理配合日粮,提高饲料报酬。5.4 引导千家万户走向专业户饲养,建立母牛肉牛养殖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