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3171087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下人家》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 文 课 教 学 设 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肖丽课题21.乡下人家课型新授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能根据文章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2.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3.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

2、叙述的顺序。教、学具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后改进一.导入二.学习 课文三.总结四.拓展1. 板书课题,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乡下人家风景的特点,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板书:独特、迷人。2. 课件出示中心句3. 作者用了六幅画面展示了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迷人。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分别是(课件出示画面)4.过渡语1. 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勾划出相关语句,用心地读一读,写出自己的体会。2.巡视,了解学生默读情况。3.指导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顺序进行指导交流、朗读)预设:(1) 瓜藤攀檐图乡下人家的装饰别有风趣在哪儿呢?(

3、抓住瓜藤的生命力、可爱、颜色三个方面)(2)雨后春笋图同学们想象一下,你就是那探出头来的笋芽儿,啊,你现在看到了什么呀?(3)鲜花轮绽图重点体会“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4)鸡鸭觅食图体会“自由”(5)院落晚餐图吃饭是“天高地阔”的享受,还享受着什么?和谐的风景画表现在哪儿呀?有什么呢?(6)月夜睡梦图同学们,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乡下人家走了一个来回。欣赏了作家笔下的乡下人家的美景,让我们由衷地感受到了(课件出示句子。)2.同学们,请你快速浏览课文,作者究竟写了哪些时候?哪几个季节的风景?如果换成地点呢?3.同学们,尽管这篇课文中的景物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事

4、情,但是作者抓住了时间、季节、地点三个线索交替进行描写,为我们展示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六幅图画,在描写的过程中,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媒体出示句子);运用了巧妙的写作手法对比(媒体出示句子);抓住了场景中普普通通的事物(媒体出示句子),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这些普普通通的事物中也蕴藏着独特、迷人的美。1.出示戴望一首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2.作业: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回答齐读回答倾听指名读默读课文勾划汇报交流,读句子,说体会,有感情朗读通过与“石狮、旗杆”的对比以及联系上文理解体会。抓住“探”理解。联系上文体会“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5、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回答:春、夏、秋、傍晚、白天、夜晚房前屋后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看图、复习导入,引导学生进入美好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自读自悟,感受生活的美。通过 读、说、议、看等方法,以及教师的适当点拨,从而真正引领学生理解内容、加深体验,从而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学生感受了作者通过描写与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普通 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以及文章的 顺序,帮助他们提高写作 水平。丰富课堂内容,积累语言。结合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体现单元教学的重点。在学生汇报朗读时如果给学生配乐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板书设计21.乡下人家独特 迷人课后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注意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根据他们自己的爱好,自由朗读,做到了扶放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感觉效果比较理想。我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引导,整节课学生都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的兴趣也浓厚,收获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