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3170843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沈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沈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沈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沈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高二上遂宁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 , 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去年上半年,我们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都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伐功矜能 , 止步不前。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2、。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公安干警暴虎冯河 , 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德国诗人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A . B . C . D . 2. (2分) (2017高三下成都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亲信干政”事件曝光后,朴槿惠于10月25日在青瓦台发表对国民的谈话,承认大选时及就任总统后曾就部分资料征求过崔顺实意见,并就此事向全体国民道歉。B . 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

3、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C . 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D . 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3. (2分) 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信息越透明,谣言消弭就越快,社会就将越稳定。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应从逐步推进信息的公开透明开始,好莱坞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面对状况专家大声疾呼,民众则不以为然。而公众则能够坚信政府有能力保障民众的安全。而在中国则是反之。我们希望中国有一天也能出现这样的局面,政府、专家比百姓自己更关心公众的安危。A . B

4、.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科。在当前我国大力倡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这些“外源

5、性”资源。上世纪80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年代服膺阿尔都塞的“历史总体性”和詹姆斯的“永远历史性”,新世纪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学”。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趋之若鹜。举例说,美国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发表,就无异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一时间,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到处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本范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

6、到“内源性”理论资源上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的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等。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演绎,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高贵的精神气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关于清代“朴学”的方法论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的文明古国,

7、也是作为史籍最为宏富的国度,在历史化问题上自有其广博而又独特的资源、思路和方法。”不过,必须看到,清代“乾嘉学派”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王瑶说过,文学史学科“总要发展,要突破过去,要后来居上。每个时代都应该达到自己时代的高度”。期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化自信心的恢复,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也将脱羽成熟。(摘编自陈剑晖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对待“外源性”资源与“内源

8、性”资源的态度存在着偏差。B . 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和华裔学者的学术研究都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C . 植根于民族的本土经验,是对学术主体性的坚持,能使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D . “朴学”重视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但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滞后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重视“内源性”资源的必要性。B . 文章按时间顺序例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证“外源性”资源的影响之大。C . 文章对“外源性”资源的作用、清代“朴学”实证方法都做出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D . 针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文章先交代背景

9、,接着分析问题,最后指明发展的方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当代文学比现代文学历时更长,由于文化自信缺失,未能达到时代的高度。B . 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根本原因。C . 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三个方面,我们应该要创造性、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D . 当我们注重对“内源性”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就能脱羽成熟。5. (12分) (2017高二下荆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甘惜分的探路人生1916年,甘惜分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的一个穷苦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年仅16岁的他就不得已辍学,成为

10、一名乡村小学的普通教员。年轻的甘惜分求知若渴。为了与先进思想保持同步,他倾尽微薄的工资,多方订阅来自上海的进步读物。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与甘惜分邂逅,并在这个历经苦难的年轻人心底触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还在山沟里时,我就已经从上海的进步书报里面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那时候上海都是些进步知识分子,比如说李公朴等人。”如果说进步书报为甘惜分提供了影响深远的价值观启蒙,那么两位重要人物的引导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他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形成。其一便是甘的表哥、知名共产党人熊寿祺,彼时已投身革命多年的他,经常以通信的方式教甘惜分学习马克思主义;而另一位便是甘中学时代的老朋友熊复,这位初中毕业后便去上海

11、读书的伙伴,不仅与甘惜分志趣相投,而且也通过书信拓宽了好友的革命视野。进步书报与良师益友,潜移默化地促成了甘惜分的思想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甘惜分从事的新闻工作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血气方刚的甘惜分开始以实际行动“闹革命”。1946年,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和谈期间,甘惜分跟随军代表前往大同采访,初入新华社不久的他为了获得新闻线索,冒着被特务发现的危险行走街市,观察各方动向。“在大同,我看见日本鬼子穿着军装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走,我一看就生气了,日本鬼子不是投降了吗?还这么神气?”在一篇回忆文章中,甘惜分回忆起这个令他义愤填膺的片段,“这件事让我觉得,新闻不一定要采访什么人物,有时候,就是用眼睛

12、看一看,到处走一走,就会发现新闻。”回到后方以后,甘惜分很快写出了大同日本投降者的乐园尴尬的嘴脸等通讯,引起广泛重视。就这样,通过在一线工作中培养起的专业嗅觉,他慢慢形成了一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新闻方法论。短短两年间,甘惜分从一个新闻“门外汉”成长为采编一线的“顶梁柱”。回顾这段生涯,他认为,成长的关键在于“每天研究新事物,研究新华社,也研究地方实际”。对于那个年代的前线新闻工作,甘惜分有自己独到的感触。“老实说,在晋绥边区的时候,无论是晋绥日报还是新华社晋绥分社,有些同志由于没读过马列著作,对工人生活的了解、对农村社会的了解,到底还是不一样的。我那时候就想,幸好我读过资本论,这些书不容易读的咧

13、!因为当时我们的环境是农村环境,不是资产阶级坏境,我们接触的也不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关系,对于了解这些关系很不利。”1954年,38岁的甘惜分离开了一线新闻岗位,奉调先后到北大和人大任教,为社会主义新闻教育事业奉献才华,主要讲授新闻理论。“五十五年我都在大学教书,不会纵横捭阖,不会上下其手,只会钻书本,但我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书呆子,我是一个读书严谨、务求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书呆子。”甘惜分这犀利的黑色幽默,分明也是对自己率真性格最真实的写照。从教几十年,甘惜分如今俨然已经成为新闻学界的“老祖师爷”,其亲自指导的博士生虽然不多,但每一位都是当今新闻传播学界的精英翘楚:全国第一个新闻学博士童兵,人大新

14、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燕南,广电部门的王锋、王甫怪不得有诗赞云:“大禹惜寸君惜分,满园桃李苦耕耘。舆坛多少擎旗手,都是程门立雪人。”(摘编自2016年1月14日光明日报)【相关链接】从战火中走来的甘惜分经历了旧时的苦难,也经历了新中国的风云,从家乡四川到延安,从记者到教师,他把探寻真理当作毕生的追求。“吴天罔极持泰斗,千古流芳传精神。”这是后学们致意这位新闻战线老前辈的挽联。“我反对那些把我称为泰斗的人,我只是一个执著的新闻规律探索者。”甘惜分曾在回忆录里说。(2016年1月15日北京青年报)今天用“民间报纸”这个词,觉得很别扭。我们共产党党报本来就是民间报纸

15、。第一,1949年以前,我们共产党在全国来说就是在野党,我们的报纸属于民间报纸,不是官报。第二,我们的报纸始终如一代表人民利益,是人民代言人。但是1949年以后,我们党在全国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的党是全国的执政党,我们的党报是执政党的报纸。尽管我们天天说我们的党报同时也是人民的报纸,但逐渐有了不少“官”气,同广大人民之间逐渐加大了距离,群众不大喜欢看它了。(选自人民网)(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作为乡村小学的普通教员,甘惜分积极上进,求知若渴,倾其所有,订阅来自上海的进步读物,以求让自己的思想与先进思想保持同步。B . 作为新闻记者,甘惜分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观照现实,而没有熊寿祺、熊复等早期革命者对他的引领,他就不可能拥有这一视角。C . “不会纵横捭阖,不会上下其手”,与其说是表现甘惜分对不务学术专事权术者的不满,不如说是表现他潜心学术与教学的自觉。D . 甘惜分能辩证对待“民间报纸”这种说法,既认为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党报的地位,又在很大程度上认可这种说法接地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