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开发区纺织业发展现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317055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长汀开发区纺织业发展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长汀开发区纺织业发展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长汀开发区纺织业发展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长汀开发区纺织业发展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长汀开发区纺织业发展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长汀开发区纺织业发展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长汀开发区纺织业发展现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长汀开发区纺织业发展现状中国品牌服装网 www.china- 热流涌动看长汀 记者走进腾飞开发区,在安踏、利郎、盼盼、远山、鸿鑫一家家企业的生产车间都是一片忙碌景象。安踏(长汀)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去年产值2亿多元,新春伊始,在原有30条生产线、1500名员工基础上,这家公司又新上5条生产线,新招的500名员工也已全部上岗。一楼的仓库里,分门别类堆放的成衣制品已经打包好,包装箱外写着发往各地的地址,就等待着提货的通知。 “正准备再兴建厂房。”鸿程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培树指着厂区内的一片空地,兴奋地告诉记者,“不过,看到前面那座蓝色外墙的房子吗?”他手指着前方。顺势望去,一幢两层的厂房矗立在公司

2、的围墙之外。“我们已经把它盘过来了,到时围墙打通,再改造一下就可以使用了。等不及啊!” 落户长汀开发区工业新区的福建省舒驰车业有限公司,20多名工人正紧张地在电动车流水线旁操作,一部部新生产出来的双动力节能大功率电动车排列有序,两部满载32辆电动车的货车正准备出发往江西信丰。舒驰电动车畅销闽粤赣三省和湖南等地市场,公司抓住机遇,扩建厂房上新的生产线。 来自漳州长泰的员工黄志平,在舒驰车业刚刚创办时就到这里了,伴随着公司一起成长,他说:“刚来时月收入才八九百元,随着市场慢慢开拓,如今月工资1800多元,还有加班费。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公司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应对措施,我对公司的市场前景看好,对企

3、业充满信心。” 在安踏采访的同时,正好碰上长汀县委书记卢德明。他来这儿了解企业生产情况,看看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现在一些企业遇到困难,更需要我们政府主动做好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大家合力,当前的挑战就是我们发展的机遇。”他告诉记者,春节后经济开发区九成以上企业已开工,还新吸纳返乡农民工3000多人。 信心十足,干劲十足,就像早春的暖流,在腾飞开发区涌动着。 历 程 海风入襟怀 县域经济转型提升的发展之路 入夜的长汀,静不下来。腾飞开发区内,纺织厂透出的灯光和着机器的轰鸣,在月色下,跃动着,飞腾着。 作为山区老区的长汀,一无资源优势,二无交通优势,经济发展之路却从纺织业起步。 上世纪90年代

4、中后期,福建省闽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内地辐射转移,这其中就有针织产业。 多年苦于发展无路的长汀决策者们敏锐地意识到,沿海地区正在加速转移的针织业,投资门槛低,又可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是典型的适合贫困山区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海风入襟怀,观念变思路变,决策者提出,要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由此寻求县域经济转型提升的发展之路。 1999年始,传统农业大县的长汀,提出建设“万台针织城”的目标,拉开了纺织业大发展的序幕。 2000年,长汀县成立发展针织产业领导小组,下设服务中心,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动、鼓励兴办针织企业,并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招商引资。半年内全县新增针织机2000多台、针

5、织企业20多家。前来考察、落户的企业越来越多,长汀纺织渐渐有了名气。 到2002年底,长汀纺织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但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纱、织布环节,产业链条短,无法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至于最早在长汀办针织厂的香港南益集团都有撤出的打算。 发展遭遇瓶颈,怎么办?长汀县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从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到企业需要什么就帮扶什么,持续创新服务企业方式。恰在此时,来了一个被称为长汀“招商局长”的人,他的故事开始流传。 那是2003年的一天,下雨路滑,一辆奔驰车经长汀前往江西。国道正在改造,车子不得不从一个村子绕行。崎岖山路中,车子陷进了泥潭,进退不得。此时,前面一二十名村民赶过来,卷起裤管,

6、协力把车从泥潭中推出。 车上人名叫蔡天守,晋江天守机构总裁,当时正前往外地考察投资地点。 蔡天守想给村民们辛苦费,村民们坚决不收。蔡天守为之感动,再了解长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氛围后,在长汀投资设服装厂的决定很快作出。 在蔡天守的带动下,三四十家企业在一年左右时间相继纷纷进驻长汀,其中不乏安踏、利郎等品牌。这些企业的入驻,形成了集群效应,使得长汀的纺织产业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到2004年,全县共有纺织企业167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纺织业成为长汀经济增长的支柱。 2005年4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来到长汀调研,对长汀平地崛起“纺织城”的经济发展成就,称为“长汀现象”。媒体迅速跟进。本报于2005年4月

7、15日-20日推出解读“长汀现象”系列报道,随后,全国诸多媒体也纷纷来到长汀采访。 随着2004年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不断推进,“长汀现象”借助海西效应,迅速成长。 海西发展,交通先行。长汀县抓住周边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或投建的机遇,瞄准产值高、税利大的机械制造业,先后引进投资逾亿元的闽兴专用汽车、凯鲍专用汽车、舒驰电动车等项目落户,从而培育出了机械产业。 海西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长汀成立远山农业公司后,又陆续引进盼盼、森宝等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如今的长汀工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从过去单一的纺织产业,发展为纺织、机械电子、稀土精深加工和农副产品加

8、工齐头并进的“2+2”产业发展格局。300多家企业吸纳务工人员5万多人,在大力引导本地农民工就业的同时,还拓展与外省的劳务协作,近年来在江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安徽等省建立了12个招工基地,为开发区引进外来务工人员4000多人,其中江西务工人员占了一半。 服 务 坚守“生命线” 长汀持续创新服务企业方式 一个地方在发展之初引进企业,正如把种子播撒到土地上,它们能否长成大树,甚至形成森林,要看有没有适合的阳光、雨水和土壤。 在长汀开发区工业新区,“经济发展,工业为先;工业发展,产业为重;产业发展,企业为大”,斗大的字体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县委书记卢德明对这一口号作进一步解答:长汀县

9、把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的“生命线”,持续创新服务企业方式,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早在2002年,长汀利用县级机构改革的时机,精简9个科局,设立针织工业局、轻纺工业局、机械工业局、稀土办等,专业服务企业发展。2004年入驻的鸿程纺织有限公司就享受到这种上门服务的便利:公司的报批手续,交上资料和工本费后就不用管了,由轻纺工业局的办事人员全程代办,当天就办出来了。 2月23日,记者来到长汀县经贸局,一楼正在紧张装修中,这里即将成为长汀县的企业服务中心。中心预计3月份可以使用,到时有14个部门集中办公,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此外,今年长汀县还将集中开展“工业发展年”活动,从投资

10、、市场、融资、品牌创建等方面帮扶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服务。 长汀不仅通过自身的主动改革来服务企业,它还不断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转变工作重点,适应经济变化。 随着长汀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的逐步兴起,一方面是工业化和新引进的企业需要工人;一方面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不符合产业工人的要求。如何做好对接文章,为企业持续提供高素质的员工,成了当地政府一道待解的难题。 自2002年以来,长汀县委、县政府就把促进农民工就业、服务主导产业用工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出台完善了农民工子女就学、户籍迁移、评先评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卢德明告诉记者,随着一批沿海企业来长汀投资纺织产业,税费等传统的优惠政策已不

11、再是企业最看重的条件,他们及时调整方案,把原本用于这些项目的补贴,改用于对全县劳动力的培训。 2002年起,长汀县劳动保障部门和农办牵头,整合全县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力量,以培训纺织产业急需的技术工人为突破口,采取“政府埋单、社会承办、市场运作、定向培训”的办法,哪里有人要培训,就将机器设备运到哪里,极大地吸引和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003年,长汀率先在全省成立县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联合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技术登记认证,既使工人技术水平在工资中得到体现,又使企业留住了人才;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劳务派遣公司,引导城乡劳动力有序转移。 2004年,长汀县出台政策,凡是在长汀打工满一年

12、的外来人口,均可以优惠价购买经济适用房。 8年来,全县免费培训农民技术工5万多人,1000多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优惠安置农民工,5位农民工评上市级以上劳模,盖桂林、杨胜英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为农民工就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让长汀的投资环境越来越优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更重要的是,长汀政府职能也越来越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 策 善拼更会赢 长汀部分企业应对“严冬”的对策对策一:增产能 降成本 企业:鸿程纺织有限公司 董事长吴培树近来对欧元走势很关注。 公司要从德国进口12台自动络筒机,汇率的上上下下波动,关系着机器价格的高低。合同最终在2月中旬签订

13、,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也从谈判初的1比10元多,一路走低到8元多,一下子节约了200多万元人民币的设备成本。 吴培树觉得,关键是4月份机器到货安装后,产能一下子扩大五分之一,而且产品质量再上一个档次,公司的竞争力大大增强。 如何改进现有设备,实现节能降耗,进而降低成本,也是鸿程纺织的一个着力点。 去年该公司在高压变频调速的基础上,对原有251台设备进行技术更新改造,一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万元。今后两年,该公司还将投资220万元,进行设备更新改造。 “扩大产能后,按现在的发展势头,今年产值能超过2个亿。” 吴培树信心很足。 对策二:求创新 壮实力 企业:长汀盼盼食品有限公司 记者来到总经理

14、盖桂林的办公室,他就热情地拿出几款新研发的产品,要我们尝个新鲜,顺带做个点评。看他这架势,真是既有着身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的质朴,也有着作为省劳模的敬业。 盖桂林觉得创新是盼盼发展的重中之重。他以去年研发的新产品冰糖香芋片为例,这个以长汀盛产的槟榔芋为原料制作的薯片,不仅获得国家的两项专利,而且还形成了系列产品,一投放市场就一路畅销。 去年,盼盼研发的各种新产品,占了销售额的一半。更令人惊叹的是,今年2月还没结束,他们就已经研发了五个新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又将成为企业的新增长点。 此外,去年公司还产生了33项员工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节能降耗、技术创新等,为增加效益贡献多多。这不,将在3月中旬召开的

15、公司技术创新颁奖大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对策三:扩内需 拓市场 企业:舒驰车业有限公司 舒驰车业去年1月电动车产值是60多万元,今年1月猛增到600多万元,这家企业就这么猛? “没那么神啦。”总经理朱智德很谦虚,“去年我们是刚起步,主要精力都放在开拓市场上。现在市场打开了,产值当然就上去了。今年准备生产5万辆,产值争取超过一个亿。” “去年对市场的判断还是有些保守,现在产品供不应求。”朱智德将手指向窗外一片工地,“那厂房要是能早点建就好了。” 他算了一笔账:去年全国电动车销量3000万辆,今年预计突破4000万辆。长汀地处三省交界,周边尚没有什么大的电动车生产企业。而随着村村通的实现、许多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及二级公路取消收费等机遇,都为电动车消费市场的扩大带来良好预期,朱智德认为,舒驰只要占有周边地区10%的市场份额,就够企业忙得热火朝天了。 记者后记 长汀发展的变与不变 持续运作,持续提升,长汀创造了沿海和内地对接、协作、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模式。随着赣龙铁路、龙长高速开通,交通趋于便捷;随着沿海企业在这里立足、成长、壮大,长汀已成为海峡西岸西南翼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