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3169164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1 目的与范围为规范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员工遵守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自觉性,提高公司员工职业病防治意识和防范技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本制度规定了教育培训的对象、方式、内容、计划制定及培训实施、记录保存、实施及效果检查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单位,以及在本公司参观学习及进行有关作业的人员。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定*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3 职责3.1 分管职业健康的公司

2、领导是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的主管领导。3.2 人力资源部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的归口管理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计划的审定。根据需要统一安排新员工、外来人员(包括外来参观、学习、临时工作、劳务用工人员等)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 3.3 安全技术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的配合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主要职责是:a) 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管理制度,配合所属各部门、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b) 负责公司级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培训、再教育培训、考核和资格证取(换)证等工作。c

3、) 负责公司级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督促各部门、单位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d) 负责公司级的新员工、外来人员(外来参观、实习、临时工作、劳务用工人员等)职业卫生安全教育与考核。3.4 各部门、单位是公司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单位。主要职责是:a) 负责对组织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培训、再教育培训、考核和资格证取(换)证等工作。b) 负责组织本单位在职员工的日常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c) 负责本单位新上岗从业人员职业卫生教育工作;新上岗的员工在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后,由所属单位对其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安排具体工作。d) 负

4、责建立本单位员工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台帐,并妥善保存签字记录、考核资料等;3.5 工会负责督促并协助开展本单位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4 教育培训内容与方法4.1 基本要求4.1.1 各部门、单位要重视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坚持做好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范意识和技能。4.1.2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不具备培训条件时,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病防治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4.1.3 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应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考核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4.1.4 对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

5、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4.1.5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实施分级实施及分级管理,可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同步实施,各实施单位应做好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相关记录,建立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4.1.6 建立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妥善保存至少3年。4.2 教育培训方式及类别4.2.1 教育培训方式分为宣传栏、集中讲座、参观学习、知识竞赛、现场教育、会议宣讲以及单位组织的实地应急演练等活动。4.2.2 教育培训类别: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新员工教育培训、在职员工日常教育培训、外来工作人员培训等。4

6、.2.2.1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必须接受专门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对其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履职。4.2.2.2 新员工教育培训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培训中的全部职业卫生相关内容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施操作、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及自救互救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经考核合格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转岗、复岗员工必须完成三级教育培训中的部门级和班组级教育培训。4.2.2.3 在职员工日常教育培训 在职员工在岗期间

7、的定期(不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相关内容培训。4.2.2.4 进入各生产区域参观学习及作业的人员,接待部门必须对其进行职业病防治教育,并在参观学习人员“外来参观人员危害告知卡”签字。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本单位所从事生产的特点、各生产装置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本单位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3 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及所属各部门、单位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内容具体包括:1) 国家职业病防治方针、政策,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 单位职业病防治目标、管理机构、实施计划、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等基本情况;3)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 4)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5)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6)法律法规及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7)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使用、维护以及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佩戴、使用;8) 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9) 典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10) 设备检维修作业、受(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前,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培训重点为作业期间可能产生的急性职业病危害、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