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316881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2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2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2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2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综合探究五探究乾隆盛世的危机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清朝前期的兴衰)2-2-7 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2-3-8 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马戛尔尼使华与闭关政策)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乾隆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理解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意义。了解清朝统治者采取闭关政策的原因,客观评价其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多种资源,

2、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清朝前期与历代盛世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清朝前期的中国社会;从马戛尔尼角度,运用多种资料,分析清朝前期在政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尝试比较同一时期中英两国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多种资源,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乾隆盛世危机表现,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教学难点: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清朝前期的中国社会;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三.教法学法教法:史料分析法、读图分析

3、法 学法:比较探究法、归纳梳理法四.教学过程 (各个环节都配以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流程环节环节提示导入: 【名人名言导入】:以罗及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对当时中国不同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过程: 环节一:【回望“盛世余晖”】1. 结合书本4则资料及图片,归纳乾隆盛世表现2. 列表比较清前期与汉、唐、宋、明,说说清朝(1840年前)处于中国封建社会衰朽阶段”,试将比较下表,判断一下该评价是否准确。 环节二:【透视盛世阴影】通过出示四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盛世有哪些危机,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能力、归纳能力。环节三:【探究盛世危机】通过透视马戛尔尼使华分析盛世危机1.礼品赠送:呈现图片让学生猜马

4、戛尔尼可能会带来哪些礼品,思考还有哪些礼品?反映了什么信息?马戛尔尼携带这些礼品有怎样的用意?乾隆帝有何反应,说明什么问题?2.对华要求隆帝从中看出英国使团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对待这些要求的?如何看待书中两种观点,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在能力。3.沿途所见通过六则图文资料让学生归纳了解中西文化习俗和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环节三:归纳小结以回国汇报的形式变式回顾本节课内容,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表达能力.拓展思考:环节四:拓展思考结合钓鱼岛及达赖等时政热点,谈谈明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重要贡献对我们有何启示.意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思想情感的升华.布置作业: 1. 作业本P13-14的第1到第7题2. 课外阅读: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