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天德海景城大体积砼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3168240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照天德海景城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日照天德海景城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日照天德海景城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日照天德海景城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日照天德海景城大体积砼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照天德海景城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照天德海景城大体积砼施工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日照天德海景城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11.1.施工图纸11.2.主要规范、规程、标准1二.工程概况12.1.总体概况12.2. 大体积砼结构概况1三、施工准备13.1.技术准备13.2.生产准备2四、砼的供应44.1.泵送混凝土的拌制44.2.泵送混凝土运送44.3混凝土泵送需配备运输车辆台数计算4五、大体积砼施工措施55.1原材料质量控制55.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65.3大体积砼浇筑75.4大体积砼保温养护85.5测温控温8六、大体积砼防裂缝措施9七、成品保护102一.编制依据1.1.施工图纸1.2.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序号类别规范、规程名称编 号1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2、准GB50300-20012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国家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4国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二.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序号项 目 内 容1工程名称 日照天德海景城2工程地点日照市海曲路与绿舟路交叉口3建设单位 日照天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青岛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5勘察单位日照市城乡建设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6监理公司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7施工单位 中建八局2.2. 大体积砼结构概况本工程1#-a、1#-b主楼筏板基础东西向长45.9m,南北向长41.6m,厚1.55 m,局部2m,

3、属大体积砼,每个楼底板混凝土量3100M3;筏板基础砼强度等级C40,P8。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根据主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及技术要求,由技术部门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对搅拌站进行技术交底。大体积砼的施工在砼的模板、钢筋工程、预埋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并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安排现场做好进场砼塌落度的测试、砼试块留置、测温孔的留置工作。3.2.生产准备根据本工程筏板混凝土施工特点成立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小组,拟在本工程投入施工管理人员6人,混凝土施工工人 60 人。3.2.1项目部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生产负责徐士奎试验

4、员王艳辉质量负责任长河技术负责黄新友材料员孙佃江 资 料 员 孙国栋 3.2.2劳动力安排序号工种每班人数共计人数备注1 混凝土工3060(含力工5人)2木工12值班看模3钢筋工12值班看筋4养护工24混凝土养护5信号工24指挥塔吊6试验工12打试块、测坍落度7 测量放线12抄平8电工12值班9机修工12值班混凝土工长根据方案中的要求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工作交底;为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对每次浇筑的混凝土用量和使用工具准备齐全;对所用机具施工前进行试运行检查,注意天气预报,做好混凝土的防冻、防雨措施;对模板内的杂物应进行清理及模板上口标高进行检查;做好混凝土浇灌申请记录;现场做好混凝土标养

5、室、试模及坍落度测试工具的准备工作。试验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1砼 试 模15015015015组2抗渗试模1751851506组3坍落度筒1套4温度计80混凝土施工前,一切施工用的机具如:混凝土泵、输送管以及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棒、木抹子、铝合金长刮杠等准备充分。 混凝土施工机具一览表序号名 称单 位型 号数 量1塔吊台QTZ250、12512混凝土输送泵台HBT9023布料杆台4插入式振捣器台5085插入式振捣器台3066平板振捣器台27泵管米125200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

6、备临时停水停电,现场准备一台发电机(甲方提供)。四、砼的供应4.1.泵送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并应根据原材料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拌制泵送混凝土,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搅拌时其投料次序按规定执行,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的添加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泵送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4.2.泵送混凝土运送泵送混凝土的运送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根据所选用混凝土泵的输出量决定。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拌筒应保持3-6r/min的慢速运转。卸料前加速搅拌。4.3混凝土泵送需配备运输车辆台数计

7、算HBT-90混凝土泵(高压)实际平均输出量Q1: Q1Qmaxa1式中Qmax最大输出量(m3/h)取50 m3/h a1配管条件系数取0.85 作业效率取0.6 故:Q1500.850.6=25.5 m3/h 需配备混凝土运输车辆数计算:N1Q1/60V1 (60L1/S0+T1) 式中V1为运输车容量取10m3 S0为运输车平均行驶速度取30(km/h) L1为运输车往返距离为5km T1为每台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取40(min)故: N125.5/(6010) (605/3040)=2.125台次。HBT-90混凝土泵配备3辆运输车可满足要求。主楼基础底板阶段采用两台HBT-90混凝土泵

8、和一台汽车泵,应配备10辆运输车可满足要求。五、大体积砼施工措施大体积砼施工前,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砼厂家共同预控,施工过程中各单位加强监控。5.1原材料质量控制5.1.1水泥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5.1.2粗骨料 粗骨料选用碎石,碎石的粒径、级配和形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碎石粒径为0.5-2.5cm,碎石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含泥量小于1%。5.1.3细骨料细骨料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也有很大影响。混凝土拌合物能在输送管中顺利流动,主要是粗骨料被包裹在砂浆中,而有砂浆直接与管壁接触起到润滑作用。选用中砂、细度模数宜为2.6,并有良好的

9、级配;含泥量小于3%。5.1.4水配置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本工程要求选用饮用水。5.1.5掺合料拌制混凝土时掺入粉煤灰、缓凝剂,改善混凝土的黏塑性,并可代替部分水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本工程粉煤灰掺量可取水泥用量的20%25%(水泥重量比)也可根据本工程所用水泥进行掺量试验,以便于最大限度降低水化热。可利用60d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和施工。5.1.6外加剂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中掺加SY-K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外加剂供应方应提供详细的实验数据,掺量6-10%,现场定。供应方还应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保证外

10、加剂的正确使用。砼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及施工应严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的规定执行,配合比报告须经设计认可后方可施工。5.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加强与混凝土供应单位的沟通,要求拌站在配合比设计中,适量减少水泥用量,提高粉煤灰、矿粉含量,参加合适的减水剂、外加剂,减小水化热。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使用合适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延缓水泥水化放热速率,以减少水化热。掺加粉煤灰和矿渣粉活性混合材料,替代部分水泥,能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水化热,延迟峰温出现的时间。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除了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

11、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应使混凝土满足可泵性要求;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的规定选用;针对本工程筏板基础大体积砼,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塌落度不大于160mm。筏板基础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a. 胶凝材料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等级等选用,其总用量不宜小于320kgm3,当强度要求较高或地下水有腐蚀性时,胶凝材料用量可通过试验调整。b. 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8m3。c. 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d. 灰砂比宜为1:151:25。e. 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

12、水胶比不宜大于045。f.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0014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g. 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h. 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h。砼浇筑前,应做好砼配合比开盘鉴定工作,保证砼的供应质量。5.3大体积砼浇筑 本工程筏板基础采用分层浇筑、阶梯式推进,沿长边方向(东西向46m)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浇筑时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由于是大体积砼,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及收缩裂缝出现,除了设计上采取措施外,在施工操作上控制每一浇筑层厚度,不大于500mm,并通过测温记录与保温覆盖使内外温差

13、控制在25以内。砼坍落度为160mm,采用的浇筑坡度为1:6,且上层砼应超前覆盖下层砼500mm以上,各地泵同时向后退着浇筑,泵口之间的距离保证接软管后能左右交合。根据泵送浇筑时会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为了不出现夹心层及施工冷缝,应重视每个浇筑带坡顶和坡脚两道振动器振动,要求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置二道振捣棒,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砼密实,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砼的捣实,确保钢筋密集部位混凝土振实。除了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其它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振捣点的距离为300400mm,在砼浇筑过程中,为了使上下层不产生冷缝,上层砼振实,应在下层砼初

14、凝前完成,且振捣棒下插5cm;振捣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原则,防止先将上层砼振实,而下层砼气泡无法排出,且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振捣密实;振捣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控制在表面出浮浆且不再下沉为止;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上浮的泌水和浮浆顺砼面流到后浇带处抽排。5.4大体积砼保温养护砼表面二次压光收水后用手按无指印时即可进行砼表面保温养护工作。保温措施采用二层塑料薄膜,二层棉毡(一层厚、一层薄)覆盖,覆盖工作必须严格认真贴实。薄膜幅边之间搭接宽度不少于10cm,草包之间边口拼紧,养护期间浇水视具体情况而定。要根据测温结果调整养护层厚度。确保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控制在25以内,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大于20,降温速度在2/d以内。养护时间不少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