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主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316730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实践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实践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主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题(一)纪念“五四”95周年,践行“我们的价值观”积极引导青年学生以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为契机,通过开展“学团史、知团情”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观察,开展寻访优秀青年团员、团干部活动,以走访、座谈、促谈等方式深入挖掘、学习团干部的成长奋斗经历。同时,通过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我们的价值观”,引导青年学子形成正确、科学、高尚、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激发团员青年树理想、学榜样、争先进、创优秀的活力与热情,用先进典型引领求是青年的价值追求,不断提升团员青年能力水平,推进青年领袖培养计划。(二)助力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贯彻落实浙江省委

2、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五水共治”工作要求,努力营造全民助力“五水共治”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主题,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争当“五水共治”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为建设美丽浙江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三)促进创新创业,追逐“青春梦想”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投身我校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建设,着力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创造发明和创业实践活动;在部分知名企业和校友企业中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我校大学生以社会实践团队形式深入企业调研实践;要鼓励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地方需求,将创业计划项目

3、、创新科技成果带出校门、走进企业、走向市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升自身创业能力,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创业的青春梦想。(四)关注生态文化,共建社会文明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开展生态文化调研活动,增进对优秀文化,特别是对生态文化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要鼓励创建文化系统的社会实践基地,切实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在实践中更要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宣传,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组建生态文化宣讲团,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扩大学校影响力,提升学校生态大学的美誉度。(五)实现科技下乡,培养“三农”情怀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做热爱“三农”

4、、情系“三农”的实践者。结合我校大学生村官学院学员驻村实习,发挥我校农林类专业特色优势,根据定点联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与当地农林业部门合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探索利用互联网平台举办农产品营销比赛等活动,针对农村基层农产品销售难的情况,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促进我省“三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六)深化专业实践,提升科技创新积极引导青年学生依托学院专业、学科资源,主动对接学校科技特派员工作、校地合作项目、教师科研、开放实验项目、课程实习等内容,丰富和深化专业实践内容形式;结合专业学习实际积极开展“挑战杯”筹备、科技制

5、作、创新发明、专利申请以及论文撰写等实践活动,培养青年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七)走访农村基层,关注社会民生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全面了解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积极完成主题调研工作,开展城乡建设、社会服务调查活动。同时向群众面对面宣讲党中央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重要战略思想。深入了解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八)推进文化创新,丰富基层生活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开展“文化艺术下乡”活动,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

6、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结合我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组织大学生文艺骨干、演出队编排喜闻乐见、贴近实际生活的文艺节目到基层进行巡演。在实践过程中,全面了解当地历史、风俗,同时对现阶段的农村文化建设和民俗文化进行调研和研究,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组建科技文化宣讲团,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校影响力。引领科学文明新风尚,丰富基层品质文化生活。(九)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深入群众大力宣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组织青年学生重点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关爱老人、爱心陪护等活动,以弘扬 “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积极营造“人人学雷锋、时时有雷锋”的良好社会氛围,让“雷锋”精神活在新世纪,体现当代青年的奉献价值观。此外,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根据当地需求,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立足专业,形成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品牌,切实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当地具体情况有机结合,产生实际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