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七)例3、例4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316598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七)例3、例4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七)例3、例4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七)例3、例4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七)例3、例4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七)例3、例4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对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细心观察、认真推理等过程,发现图形和数字之间的变化规律。2.通过对图形数量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通过图形和数字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使同学们通过直观观察逐渐掌握找规律的方法。2.能比较熟练地观察出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引题小朋友们,在我们身边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例如,钢琴上的黑白琴键、身上穿着的T恤衫上的条纹等等。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排列图形找规律的方法,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看看还能发现哪些数

2、学奥秘吧!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课件出示:87页例题3第一道题。师:哪位同学能找出这道题有什么规律?你能接着画出下一组吗?能填出接下来的数字吗?如果学生们没有找到,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我们用几个正方形摆图形,那么这个图形我们可不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表示出来?那么这一排的图形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呢?(用数字表示)师:对了,我们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规律,同学们真聪明。谁会接着填出下一组数呢?(2)出示第二行的方块图师:这行方块可以怎样表示呢?接下来应该怎样填呢?学生回答后,用数字标示图形的个数,那么这些数字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后一个数学都等于前一个数字减去2。)(3)出示例3的

3、第(2)题师:这一题与刚才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只有数字没有图形)仔细观察,哪位小朋友会动脑能把它们的规律找出来。(学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找到的规律,与大家分享。(4)完成“做一做”第1题。2、教学例4(1) 师:没有图形的帮忙,你能找到规律。看来小朋友们的能力挺好的。那么下面这题稍有难度,谁能找出规律呢?(学生找规律,与同桌交流)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每个图形中的大数等于其他两个数字之和)。(2)完成做一做第2题: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三、巩固练习练习二十的第2、3、5题四、总结规律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它不仅只存在于图片中,在数字里也同样存在着规律。我们可以灵活的运用学习过的加减法知识来

4、找出身边存在的规律。五、作业做一做第2题、练习十二第6题板书设计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对应)1、369 12 _ _ _。11 9 7 5 _ _ _。2、90=50+40 70=30+40 60=20+40( )=40+40 50=( )+40教学反思找规律第二课时的例3、例4是关于等差和数列的规律性知识,上完这节课,我有几点感受:1、谈话引题,激发好奇心上课前运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认为这一环节比较满意,达到了预期的激趣效果。2、图形变化,探索规律.通过对图形数量的变化,引出有各种不同的排列规律,使学生充满好奇心,增加学生探索的愿望,使学生专注于学习中。接着通过画一画,让学生在动手探究中理解规律。3、运用规律,创造规律七单元的知识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 首先,小朋友基本上都能自己用学具摆出有规律的图形,自己创造并发现规律。接着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充满规律。 学生回答的准确性也很好,但可以增加一些学生的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锻炼,这样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规律.说明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调整,得到最佳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