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法现象和句式现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316574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词法现象和句式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言文词法现象和句式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词法现象和句式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词法现象和句式现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词法现象和句式现象(一)通假字:借与本字音同、音近、形似的字来代替本字的做法。 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入则无法家拂士 裁如星点 食之不能尽其材 仓鹰击于殿上 策勋十二转 为天下唱 左手倚一衡木 项为之强 百废具兴 同舍生皆被绮绣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诎右臂支船 裨补阙漏 欲信大义于天下 对镜帖花黄 才美不外见 乡为身死而不受 便要还家 子墨子守圉有余 不亦说乎 四支僵劲不能动 属予作文以记之(二)古今异义:词义随历史的变迁,使用中意义不断的产生和消亡,古人与今人的习惯很 不同,因而产生了古今异义的现象。 例:则有去国怀乡 先帝不以臣卑鄙 至若春和景明 可以为师矣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牺

2、牲玉帛 把酒临风 由是感激 遂用猖獗 禽兽之变几何哉 弗敢加也 又何间焉 阡陌交通 诚宜开张圣听 攻亲戚之所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文言文总复习手册(三)一词多义:分两类,同一篇文章或不同文章中的某个词意义有多个。(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一狼洞其中2、名词作状语:吾日三省吾身 杂然而前陈者 狐鸣呼曰 与亮情好日密3、形容词作动词:亲贤臣,远小人4、形容词作名词:优劣得所 吾与汝毕力平险5、动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猛浪若奔 出入之迂也6、动词作状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 天下苦秦久矣8、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无

3、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动词的使动用法:流血千里,伏尸百万 飞沙走砾 忿恚尉 闻寡人之耳者三、句式现象:(一)省略句:1、省略主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2、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省略宾语: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4、省略介词“于”:帝感(于)其诚(二)倒装句:1、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状语后置:试用于昔日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3、宾语前置: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4、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才美不外见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三)判断句:1、者,也。 者,。 ,也。 例: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2、句中有“乃、则、为、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其他:(没有任何标志) 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臣本布衣4、备注:有“也”字不一定是判断句: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夫战,勇气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