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在控诉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316558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在控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圆明园在控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圆明园在控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圆明园在控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明园在控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在控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姓名马永民电话学科品德与社会年级五年级邮件单位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圆明园在控诉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我是中国人”第4条的要求编写。本课以圆明园的毁灭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了解近代以来(主要是1840年-1919年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反侵略斗争的事例,探究中国遭受屈辱和苦难的主要原因,树立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爱国志向。二、学生分析 因为讲解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的圆

2、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及列强对圆明园的侵略有更多、更形象地了解。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落后挨打”的道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2)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知识目标(1)了解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2)知道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英勇抗争的事例。(3)通过分析知道中国遭受苦难的主要原因。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

3、?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圆明园在控诉”一节课中,我运用PowerPoint设计、微视频展示等工具实施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PowerPoint进行图片、微视频等展示圆明园的资料让学生在动感中获得生动的了解和视野,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已有知识的回忆,发表感想,加强教学的生动性、时效、动感性。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小学品德与生活的学习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视野,使得师生快速进入教学状态,丰富本课程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

4、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创设情境1.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到北京的圆明园去看一看。2. 播放课件,老师当导游,用富有感情的语言介绍圆明园辉煌的历史和破败的现状。1. 回答2. 跟随老师的讲解认真看课件1.课件出示课题2播放圆明园的视频引发思考1.提出问题,引导讨论(1)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2)圆明园是怎样从“万园之园”变成一片废墟的?2.教师小结: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空前灾难,是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是西方列强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1.讨论2.小组内选一名学

5、生汇报预设1:以前宏伟、华丽、壮观。现在残败、一片废墟。预设2:被大肆抢掠后放火焚烧。播放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图片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遭受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在中国发动过侵略战争,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大家知道有哪些吗?请同学们把课下搜集的资料拿出来交流,讨论。具体要求是:(1)把它们的罪行列举出来。(2)汇报时,要讲明自己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的来源。(3)组长做好记录。(4)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另一名代表向大家展示图片。2.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不少。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影视资料的片段,让我们共同看一下。3.同学们看了有何感受?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1.小组合作学习,

6、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并在班内交流2. 认真观看视频3.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列强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罪行不可饶恕。)1.展台展示学生搜集到的资料。2.播放北洋水师、时局图等课件资料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方列强在中国所犯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是怎样不屈不挠、奋起抗争的呢?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学习。学生谈感受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圆明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学生无法亲历,也不想亲历那段悲惨的历史,同时,由于课堂时空的限制,我们也无法向学生全面展示那场浩劫的全貌。但是,我还是通过和学生

7、们一起观看影片来了解了局部的历史事件。孩子们又一次体验着那段历史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可是,在观看完火烧圆明园的影片后,若能够进一步了解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那段外国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就更加能够激起孩子们的愤慨,引发孩子们更深入的思考。那么,这时的体验就一定是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体验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的生命体验过程。学生的生命体验当然需要良好的教学情境作引导,这也是体验学习完整结构的另一种解读。例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当年圆明园中被掠走的珍宝现在在哪里呢?”本课教学中,我却忽略了。如果,我在这里能够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制作成表格,使学生了解当年流失的珍宝回归祖国怀抱的艰难历程,会使学生们对圆明园的悲惨境遇有更深入的了解,更能够让我们的孩子们看到爱国人士的拳拳中国心,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不忘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那么,这时的体验就该是内化了的知识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