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要把握好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3165581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要把握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反思要把握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反思要把握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要把握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要把握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要把握好“三度”作为理论,反思性教学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自觉性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但不可否认,在课程改革不断深人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假反思”的现象,当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途径时,应当突出强调教学反思的“深度”、 “广度”、“效度”。一、教学反思的深度 反思水平的提高首先表现在思考的深度:一个成功的、 具有启发性的反思案例其价值不在于它解决了多少问题,而 在于提出了值得大家思考的新问题。一个教师只有对教学现状有了深刻的思考,才能从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考,以体现科学素养在知识选取上的要求。比如,学生解题是十分常见,一般教师总是停留在比

2、较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上,然后得出最优的一种推而广之。但反思性较强的教师往往还要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的解法,从学生不同的解题策略中是否能寻求到有深思价值的问题。二、教学反思的广度人们常用“一桶水和一杯水”来比喻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传授中的数量关系,这也常常被作为分科教师难以胜任科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理由。但在实践中,老师感到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不适应。在科学教师反思中,教师的知识广度要比知识深度显得尤其重要,以满足科学素养在方法论上的要求。比如,分析学情是教学中的一个必备环节,一般教师往往以教材为主线,对学情分析只局限在已学过的知识内容。但反思性较强的教师

3、还要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背景。估计出影响新内容学习的“前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办法。三、教学反思的效度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不断发展。因此,一个反思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不断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反思要讲究质量,以体现科学素养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整体把握上的要求。比如,随着对科学本质研究的日益深入,实验教学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但在不少实验课堂上,教师可能忙于做实验,学生忙于看现象,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结论,但有效反思比较少,或者说,反思的质量不高。有深度、广度、效度的教学反思,实质上就是实施“问题试探性假说批判与检验”的科学认识模式,洋溢着科学的精神和毅力,渗透着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还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大家与新课程一起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