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常规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3165364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儿科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儿科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儿科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儿科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常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护理常规一、儿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定时通风,室温以 18-20 为宜,湿度 50 -60%为宜。2、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及诊断合理安排病室, 重症患儿安排在监护室或抢救间 .3、入院后根据病情做常规处理,如:测体温、体重,3 岁以上的患儿测脉搏、呼吸、血压如有发热者按发热护理。每周测量一次体重并记录在体温单上。4、责任护士向患儿和家属进行入院宣教、自我介绍,危重病人专人护理。5、根据医嘱安排饮食, 指导活动与休息。6、协助留取检验标本,并说明注意事项。7、向患儿及家属做好卫生宣教及心理护理,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8、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积

2、极配合抢救。9、患儿出院时向家属做好出院指导,做好床单元的终末处理.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映炎)护理常规【概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指鼻、 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90以上由病毒引起。【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的舒适度。2、评估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体温的变化.3、潜在并发症:热性惊厥。【护理措施】1、执行儿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休息:发热时应卧床休息,集中护理,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3、保持并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4、鼻塞的护理:鼻塞严重时应清除鼻腔分泌物, 然后用 0.5%麻黄碱液滴鼻,是鼻腔通畅5、咽部护理:咽部不适可给予雾化吸入,年长儿可给

3、予润喉片并做好口腔护理.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 以免引起咽部疼痛。6、高热护理: 观察体温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如有高热惊厥史者,患儿体温在38 即给予降温措施,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以免发生惊厥。7、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儿有无口腔粘膜斑和皮疹,注意咳嗽性质及神经系统症状,以免早期发现某些急性传染病。8、饮食: 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鼓励患儿多饮水,给予清淡的易消化、高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健康指导】家长平时加强患儿营养, 多做户外活动, 进行体育锻炼。 婴幼儿应少到公共场所, 避免交叉感染 .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有流行趋势应及早隔离

4、患儿。三、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概念】小儿支气管肺炎是由不同病原菌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护理评估】1、测量生命体征,观察体温变化 .2、评估病情及呼吸情况.3、咳嗽、咳痰症状。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和流通。保持室内的相对湿度1822C,湿度60私宜。2、尽量保持患儿安静休息,调整适当卧位,利于患儿休息。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 缺氧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痰液粘稠可雾化吸入稀释痰液。5、体温升高者采用物理降温或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及早降

5、温, 同时使用镇静剂 .6、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药物使用时的剂量、时间、浓度。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药物.【健康指导】1、环境要清洁: 指导家长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减少人员流动,定时通风,取得配合。2、饮食:高热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缓解期可给普通饮食, 鼓励患儿多饮水, 以补充高热消耗的水分。3、活动: 患病期间应使患儿卧床休息。4、 教会家长拍背排痰的方法, 交给患儿有效的咳嗽, 讲解及时排痰的意义 , 使患儿勤换体位,勤拍背,雾化吸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四、毛细支气管炎护理常规【概念】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6、性疾病,多见于1-6 个月的小婴儿,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 .【护理评估】1、病情及精神状态。2、呼吸功能.3、饮食睡眠情况。4、有无并发症:心衰。【护理措施】1、执行儿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帮助患儿取合适体位或抱起患儿,以减少肺部淤血。治疗、护理集中进行,便于患儿休息。3、保持呼吸道通畅,准确及时给予高渗盐水、32受体激动剂或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时应及时吸痰。每天人工拍背或机械振动排痰 1-2 次。4、 氧气疗法: 气促、 发绀者应给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呼吸衰竭者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仍不能纠正低氧血症,应考虑给予机械通气.5、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给予易消化、营养丰

7、富的流质、 半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哺喂时应有耐心,防止呛咳引起窒息 ; 重症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营养。保证静脉输液通畅,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级输液量,防止心衰、肺水肿的发生.6、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呼吸、喘憋及缺氧的情况, 如出现梗阻性肺气阻,面色苍白及发绀加重者应警惕发生呼吸衰竭.【健康指导】指导家长加强患儿营养 , 多做户外活动。 少到公共场所,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教会家长一般呼吸道感染的处理方法, 使患儿在疾病早期能得到控制。五、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概念】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和T 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护理评估】1、呼吸功能。2

8、、全身情况及精神状况。3、饮食及睡眠。【护理措施】1、执行儿内科护理常规。2、环境:环境应整洁安静,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的温湿度。3、体位:哮喘发作时应卧床休息, 取半卧位或坐位。4、氧气疗法发作时应给与氧气吸入,氧浓度不超过40 为宜 , 病监测氧饱和度的变化以随时调整氧流量。5、 保持呼吸道通畅 根据医嘱准确的吸入药物, 解除支气管痉挛, 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时应及时吸痰。6、 注意观察发作前的前驱症状流涕、 鼻塞、 打喷嚏、 鼻痒、 咽痒痛、 咳嗽、 发热等症状。7、 注意观察患儿全身状态和呼吸变化 有无缺氧、 烦躁、 和呼吸困难加重和神志改变及脱水症等,以防发生哮喘持续状态。8、心理护理:关

9、爱患儿,给患儿安慰、鼓励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和不安。【健康指导】教会家属和患儿掌握哮喘的本质、发作机制、诱发因素;哮喘发作时的家庭治疗方法;哮喘加剧时的表现及及时就诊.六、高热惊厥护理常规【概念】高热惊厥是指高热引起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 以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为主要表现,常伴意识障碍.【护理评估】1、意识状态.2、生命体征,重点是体温。3、有无外伤.【护理措施】1、执行儿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及噪音等不良刺激.8、 将患儿侧卧位或仰卧位, 且头偏向一侧, 立即松解患儿衣领扣 , 清除口腔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4、抽搐时应专人护理,

10、防坠床或碰伤。5、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用药,迅速镇静止惊,控制惊厥.6、根据医嘱给予氧气吸入。7、根据医嘱给与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健康指导】向家长说明惊厥的原因, 治疗及预后, 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 教会家长预防和控制高热惊厥的方法.七、小儿腹泻护理常规【概念】小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及多种病原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护理评估】1、全身状况, 包括营养状况、精神状态。2、大便的次数,颜色,性质。3、局部皮肤情况。4、饮食评估。5、评估有无酸碱失衡及脱水.【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去除引起腹泻的相关因素 , 保证患儿营养。对感染性腹泻做好

11、消毒隔离。2、 预防和矫正体液不足 , 保证热量的摄入 , 遵医嘱给口服或静脉补液, 掌握补液的顺序和原则。3、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4、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肛周及臀部皮肤粘膜损伤。5、纠正体液不足的护理按医嘱静脉补液纠正脱水。补液的原则 : 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补液中观察患儿皮肤弹性,前因、眼窝及尿量,注意不宜过快或过慢。口服OR S液时防止高钠血症。6、电解质紊乱的护理遵医嘱补液后密切观察患儿肌张力、腱反射及精神状态,注意有无低钾血症、低钙血症、补钾时浓度不超过 0.3 , 滴速不宜过快, 以免引起心跳骤停。7、病情观察: 观察大便性状、颜色、次数及量。患儿的皮肤、黏膜、

12、眼泪、尿量、有无烦躁、嗜睡、甚至昏迷抽搐等症状。【健康指导】1、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 , 指导合理喂养 , 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增加辅食。防止过食、偏食及饮食结构突然变动。2、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食物、食具的清洁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增强体质,适当户外活动,防止受凉或过热。免滥用抗生素.八、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概念】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护理评估】1、近期用药及进食情况。2、评估皮肤及关节等症状。3、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情况。【护理措施】1、执行儿内科护理常规。2、急性期卧床休息, 有利于减轻皮肤紫癜及缓解关节症状.3、合理安排饮食

13、。( 1 ) 有消化道症状无出血时, 可给予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消化道出血者应暂禁饮食, 由静脉补充热量. 止血后根据病情由流质、半流质逐步过渡到无渣普通饮食。(2 )根据医嘱禁动物蛋白饮食,对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 如鱼、虾、蟹、蛋及牛奶等食物暂停食用 , 待病情恢复,逐渐排除过敏原后食用。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1 )观察皮肤紫癜形态, 分布及消退情况, 若有痒感禁用手抓,做各种穿刺或注射后压迫片刻,防止出血。( 2) 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及性质,排便的次数及性质,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3) 观察关节疼痛情况,部分患儿出现关节症状,应限制活动,必要时用解热镇痛

14、剂。5 、做好心理护理:较大患儿因反复发作,精神紧张,有恐惧或悲观情绪,应加强鼓励 , 安慰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早日康复 .【健康指导】1、预防感冒: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防止受凉。2、过敏性紫癜可反复发作或并发肾损害,鼓励及时积极治疗战胜疾病。3、指导家长和患儿学会观察病情,合理调配饮食。4、指导尽量避免接触各种可能的过敏源及定期到医院复查.九、新生儿护理常规1、办理入院手续,安排新生儿房间,温度22 24,相对湿度55 65 .2、入院后处理监测体温、呼吸、心率、体重, 填写腕带信息并佩戴。3、观察全身情况, 意识及大小便,勤巡视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家属和医生.4、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新生儿

15、消毒隔离制度, 减少探视,接触患儿前必须洗手,保持患儿皮肤清洁 .5、遵医嘱及时准确的执行治疗护理, 协助完善辅助检查。6、确保安全:及时修剪患儿及医护人员的指甲,避免划伤患儿皮肤。在暖箱、蓝光箱治疗时避免让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环境。7、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支持,疾病的特点,育儿保健知识。8、出院后新生儿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及做好房间的消毒处理.十、早产儿护理常规【概念】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 周出生的活产婴儿,又称未成熟儿.【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的外表特征判断胎儿胎龄。2、了解患儿基础体温、体重、大小便、饮食喂养情况。【护理措施】1、根据胎龄或体重安排新生儿室或暖箱。2、保暖。( 1 )室温保持在24-26 ,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晨间护理是室温提高到2728。(2 ) 凡体重小于2500 克者应放置在暖箱内 , 根据体重及病情调节暖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