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316517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笑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注释)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诣:到去。曷:同“何”,什么。坐:犯罪。固:本来。避席:离开座位。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圣人:才德极高的人。熙:同“嬉”,开玩笑。反取病焉

2、:反而自讨没趣了。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王赐晏子酒(赏赐,给予)B.齐人固善盗乎(擅长)C.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仅仅)D.寡人反取病焉(生病,疾病)2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表示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A.缚者曷为者也?(呢)B.齐人固善盗乎?(吗)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吗)D.寡人反取病焉。(吧)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_4楚王想要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地进行反驳后,楚王为什么笑着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_5文中有两处描写了楚王的笑,“王视晏子笑曰”中的“笑”是楚王_的笑;“王笑曰”中的“笑”是楚王_的笑。6

3、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A.面对楚王发难,晏子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进行驳斥,使楚王陷入尴尬境地。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D.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2. 阅读小古文,完成习题。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ng y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B.

4、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解释整个句子。(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_)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_)_4读了这篇短文, 你有什么收获?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匡衡字稚圭(u),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注释匡(kun)衡:西汉经学家。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穿壁:在墙上凿洞。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衡乃穿壁引其光。_2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哪则成语故事?(选一选)( )A.囊萤映雪B.凿壁借光3你认为匡衡是一

5、个怎样的人?_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选自列女传)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其舍近墓(_) (2)遂迁居市旁(_)2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_3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_5. 古文阅读。伯牙鼓琴_,_。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

6、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钟子期死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6. 阅读短文。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未穷青之技_ (2)自谓尽之 _(3)秦青弗止_(4)薛谭乃谢求反_2翻译句子。(1)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_(

7、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_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_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_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一则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亲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翻译字词吾:_尝:_终日:_寝:_2这句话告诉我们_。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引:引来,使出现。邑:同乡。文不识:人名。与:帮助。资:借。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划线的词。衡乃穿壁引其光_遂成大学_2根

8、据意思写由文中的原句。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_匡衡于是帮助那个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_3像这样讲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还有:_。4匡衡为什么给那个大户人家做工而不要报酬?_9.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所宝”的意思是_,“锦囊玉轴”的意思是_。2用“_”画出体现杜处士很喜欢戴嵩牛这幅画的句子。3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_4读

9、了短文,你从中学到了怎样的道理?_10. 课外阅读。道旁苦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尝:曾经。诸:众人。游:玩。子:果实。折枝:压弯了树枝。竞:争着。走:跑。信然:果真这样。1文中形容路边李子树上李子多的一个词是()A.折枝B.竞C.多子2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的原因是()A.道旁而多子B.此必苦李C.取之信然3读了故事,我知道王戎是一个()的孩子。A.仔细观察B.依靠猜想C.故弄玄虚11. 阅读理解。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

10、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选自礼记曲礼上)注释:卑:谦卑。尊:尊重。虽:即使。负:背负担子。贩:商贩。有尊:有值得尊敬的地方。知好:了解并喜欢。不骄不淫:不骄纵不放纵。志不慑:志向就不会怯懦。慑:怯懦,害怕。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夫礼者 礼_而况富贵乎 富贵_2翻译下列各句。虽负贩者,必有尊也。_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_12. 文言文阅读。子罕弗受玉宋人或得玉,献之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选自左传(注释)子罕:人名。或:有人。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宝:指珍贵的东西。敢:表敬辞。尔:你。若以与我:如果把它给我。人:各人。(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1)子罕弗受 弗:_(2)故敢献 故:_(3)若以与我 若:_(4)皆丧宝也 丧:_2把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文。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_3你觉得子罕是一个_。1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