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分拣系统(最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3164414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送中心分拣系统(最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配送中心分拣系统(最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配送中心分拣系统(最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配送中心分拣系统(最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配送中心分拣系统(最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送中心分拣系统(最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送中心分拣系统(最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分拣系统案例分析1.、前言随着客户需求朝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配送中心配送货物的品种、数量和频次不断增加,这就对配送中心的分拣策略以及分拣作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拣作业时将货物按订单从存储区“拣”出,并按用户进行“分类”集中、处理、放置的过程。分拣作业实际上包括“拣选”和“分类”两种活动,其驱动因素是订单,其目标在于正确且迅速地集合客户订单商品。因而,在实际的配送中心中,必须根据订单特点和要求,采用合理的分拣策略,科学地提高分拣效率。同时,还必须考虑分拣的差错率、不合理作业环节与流程、成本等消极因素,并通过采用优化技术与方法尽可能减少或消除此类因素。2、问题描述某配送中心为一家服

2、装公司配送中心三种产品(箱为单位),产品的类型记为A、B、C。而这三种产品由不同的供应商供应,下表是主要相关数据。表1 三种产品的相关数据产品初始存量补货条件补货速度储运单位颜色A100小于100exponential(0,1,1)箱红B100小于1003箱绿C100小于100exponential(0,2,1)箱蓝表2 订单组合数据产品订单1订单2订单3订单4订单5A25408B184100C60402表3 其他相关数据名称属性数据分拣车辆数量3人分拣能力1箱/车订单到达间隔exponential(0,10,1)各类分布dunifrom(1,5)根据配送中心实际分拣系统布局,通过flexsi

3、m建立模型图(如图1所示)。在图1中,三个货架分别代表三种产品的存储区,处理器代表单个订单的拣选作业,五个分拣道口分别对应五种不同类型的订单,五个暂存区分别存放按订单分类后的待配送中心产品。图1 配送中心分拣系统布局配送中心为节省成本,提高分拣效率,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现有分拣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初始分拣方案(见表4),希望通过flexsim模拟仿真技术寻求不同条件下的最优分拣策略。表4 初始分拣策略方案并行处理订单数量1个2个分区拣选不分区()按单拣选: 订单按先后顺序处理()按单拣选: 两订单可并行处理分区()每人一区: 订单按先后顺序处理()每人一区: 两订单可并行处理3、仿真建模第一

4、步:案例所需实体模型元素系统元素备注Source发生器4个,分别是货物和托盘的发生器Mergesort分拣带对五种不同订单组合的分拣Conveyor产品传输带5条,对应不同的订单组合Queue产品暂存区5个,订单的存放区Transporter叉车2辆,负责订单的拣选Dispatcher分配器车辆拣选的分配biner合成器1-2个,订单的处理器Sink吸收器第二步:实体布局及参数设置 供应商以及补货系统设置先将三个发生器Source拖至模型视图中,作为三种货物的供应商,再拖三个货架至视图中,将发生器分别用A线连至对应地货架上。随后则对发生器和货架进行设置。(1)发生器的设置双击其中一个发生器,在

5、其Inter-Arrivaltime的下拉选项中选择第一个,单击它,此时则对A产品的补货时间进行设置接下来,在接下来,我们再Tiggiers选项中Set Color下对货物的颜色进行设置,此时的A产品是红色,因此选择colorred。同样的方法对另外两个发生器进行相应的设置,要注意的是产品B的补货函数应选择By Expression。(2)货架的设置由于我们每种货物的补货条件是当货物小于100时开始补货,因此,我们要对货架的Tiggiers选项中的OnEntry和OnExit进行设置,点击进行代码编写。在货架OnEntry触发器中编写代码If(content(current)=100)clos

6、einput(current); /*货架存货为100时,关闭输入端口*/在货架OnExi触发器中编写代码If(content(current)100)openinput(current); /*货架存货小于100时,打开输入端口*/(3)初始存货的设置拖入另一个发生器,将其用A线分别连接至三个货架,然后双击进行设置。在ArrivalStyle下拉选项中选择ArrivalSchedule,将数量改为3种类型,按照下图进行设置。同时,在OnCreation中对itemtype and color 和lable进行设置。 订单处理器的设置将一个托盘发生器和一个合成器biner拖至模型视图中,先将托

7、盘发生器用A线连接至合成器,再将三个货架按顺序依次连接至合成器上。(1)托盘发生器的设置在此发生器中找到Flowtype Class对其货物种类进行选择,在这里我们选择托盘Pallet; 并对托盘的类型进行设置。由于有五种订单,因为我们将设置五种类型。 (2)合成器的设置在合成器的多订单生成中,我们要应用excel表导入的方法,因此,将我们的订单绘制成一Xexcel表格,其数字部分的格式为“数值”。订单1订单2订单3订单4订单52 5 4 0 8 1 8 4 10 0 6 0 4 0 2 此时,双击合成器,在biner中点击,并确定。接着,我们将进行excel的导入步骤。在菜单栏中选择我们将得

8、到一X图表,图表中第三栏为多表导入,我们点击,对此表进行设置。在表头的中,填写3并点击Apply,此时,我们需要对下表进行设置。设置完毕后“确定”。开始进行表的导入。点击后找到你excel表对应存放的位置,“打开”导入(导入的次数一般超过2次)。此时,我们将发现刚才的excel表以导入:然后,点击工具栏里的,增加全局表Global Table,再根据我们excel的内容对其进行设置,(表名可自行设置)详细如下:接下来在合成器的Tiggiers中对OnEntry进行设置。选择最后一个选项,填上你所对应设置的表名即可。 分拣传送带的设置在模型这拖入一条分拣带和五条传送带,将其用线按照流程连接,具体

9、如下:(1)分拣带的设置双击分拣带,在send requirement中选择按类型分拣,正好对应了前面托盘所设的五种类型的订单。在连接了五条传送带后,将会出现五个出口设置,并设置对应地出口。接着要对其布局进行设置,在Layout中对其进行长度以及高度等设置。(2)传送带的设置双击传送带,在传送带的Layout中对其进行长度、方向以及高度等设置。 暂存区和吸收器的设置最后拖入5个暂存框放置五种不同的订单,和一个吸收器作为订单的接受。 叉车和分配器的使用拖入3辆叉车和一个分配器到模型视图中,用S线由货架到分配器和由分配器到合成器分别连接起来,作为信息流的传递,随后用A线将分配器和叉车分别连接起来。

10、由于货架和合成器使用了运输工具,因此,我们要给予其信息告知:分别在货架的Flow中找到将其打钩,再在合成器中找到打钩,这样就将运输的信息发送到两端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后面的方案中提到一人一区的工作分区策略,我们只需将分配器拆除,将三辆车分别连至三个货架即可。4、模拟结果分析在每一种方案建模完毕后,我们另其运行,在8h(28800s)后,输出仿真统计数据,如表summaryreport中所示。在表中,我们提炼出有效地信息。方案表5 订单处理数据实体输出量空闲时间处理时间收集时间平均停留时间biner54601013.50%86.50%source8390表6 操作工具作业数据实体搬运量空闲时间空

11、行时间载行时间偏移空行时间偏移载行时间transport21142221.60%11.20%29.10%31.90%6.20%transport22140021.20%12.30%29.30%31.30%6.00%transport23139021.50%12.60%29.50%30.70%5.80%方案表7 订单处理数据实体输出量空闲时间处理时间收集时间平均停留时间biner5277308.2%91.8%source8236表8 操作工具作业数据实体搬运量空闲时间空行时间载行时间偏移空行时间偏移载行时间transport21108157.0%0%14.6%22.90%5.5%transpor

12、t2256468.2%4.4%12.5%12.8%2.1%transport2389336.4%13.8%26.3%20.2%3.3%根据上述两种方案的仿真统计数据,对两种分拣策略的效率与人员作业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9。表9 两种分拣方案的分拣效果项目方案方案分拣量箱数46012773订单数390236车辆作 业情况平均搬运量1404846平均空闲率21.43%53.86%平均空行率12.03%6.06%平均载行率29.30%17.80%在订单连续作业策略下,方案的分拣量远远高出,其操作工具作业情况中,方案的搬运量也是超出方案,在平均空闲率指标中,我们发现方案的空闲率小,但其使用率仍须提高 。因此,在这两种方案的对比中,我们应选取订单连续作业且不分区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分拣效率,减低运营成本,实现配送中心的最优。5、作业对单并行分拣策略的方案和方案做出仿真建模,并给出结果分析报告;将四种分拣策略进行对比,得出最优分拣策略方案,并对其配送中心分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