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植物营养学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电大专科《植物营养学》考试小抄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316279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植物营养学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电大专科《植物营养学》考试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大植物营养学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电大专科《植物营养学》考试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大植物营养学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电大专科《植物营养学》考试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大植物营养学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电大专科《植物营养学》考试小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大植物营养学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电大专科《植物营养学》考试小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植物营养学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电大专科《植物营养学》考试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植物营养学小抄(最新完整版小抄)电大专科《植物营养学》考试小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大植物营养学考试小抄1.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即称为营养。 2.营养元素:植物体所需的化学元素称为营养元素。3.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4.必需营养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5.氧自由基(活性氧):由氧转化而来的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的含氧物质,由于它们都含氧,且具有比氧还要活泼的化学特性,所以统称为活性氧。 固氮酶:是豆科作物固氮所必需的,它由两个对氧敏感的非血红蛋白所组成。一个是含铁和钼的蛋白,也称钼铁蛋白;另一个是铁氧蛋白。6.有益元素:在16种必需的

2、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些营养元素,它们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或为某些植物种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有益元素 (目前主要包括硅、钠、钴、硒、镍、铝等6种。) 7.生物有效养分:指存在于土壤的离子库中,在作物生长期内能够移动到位置紧挨植物根的一些矿质养分。8.化学有效养分:指土壤中存在的矿质态养分。(化学有效养分主要包括可溶性的离子态与简单分子态养分;易分解态和交换吸附态养分以及某些气态养分。)9.截获:指根直接从所接触的土壤中获取养分而不通过运输。10.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差异导致土壤

3、溶液中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称为质流。 11.养分的扩散作用:当根系通过截获和质流作用所获得养分不能满足植物需求时,随着根系不断地吸收,根际有效养分的浓度明显降低,并在根表垂直的方向上出现养分浓度的梯度差,从而引起土体养分顺浓度梯度向根表迁移,这种养分的迁移方式叫养分的扩散作用。12.根际: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13.根分泌物:指植物生长过程中,根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14.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15.营

4、养临界期:指植物生长发育是某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在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而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多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个时期就叫植物养分临界期。一般在苗期。16.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时期,为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一般是生长最旺盛时期。17.横向运输:跟外介质中的养分从跟表皮细胞进入根内再经皮层组织到达中柱的迁移过程叫养分的横向运输,由于其迁移距离短,又称为短距离运输。18.纵向运输:养从根经木质部或韧皮部到达地上部的运输以及养分从地上部经韧皮部向根的运输过程,称为养分的纵向运输,由于养分迁移距离较长,又称为长

5、距离运输。19.质外体:由细胞壁和细胞间隙所组成的连续体。20.共质体:由细胞的原生质(不包括液泡)组成的,穿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把细胞与细胞连成一个整体,这些相互联系起来的原生质体称为共质体。21.矿质养分的再利用: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他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这种现象叫做矿质养分再利用。 22.基因:控制生物生长发育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 23.基因型:不同生物个体内的基因组成不同,所有基因的组合,一般将生物体内的某一性状的遗传基础总和称为基因型。 24.表现型:在一定条件下,基因表达使生物表现出某种性状,称为表现型。25.肥料人们用以调节植物营养与培肥改土的一类

6、物质。化学肥料按照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或有益的元素,经过合成,加工等工艺制造的肥料。有机肥料一般是由动物,植物的残提货排泄物组成26.复混肥料凡是肥料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养分的化学肥料。氮肥利用率当季作物从所施氮肥中吸收氮素占施氮量的百分数,其实只是当即作物对所施氮量的表观回收率27.沤制农业废弃物经适当配比,在嫌气条件下进行矿质化和腐殖化的腐熟制肥方式。28.绿肥:直接或经堆沤后施人土壤做肥料用的栽培或野生绿色植物体。专门栽培做绿肥用的作物称之为绿肥作物。1.植物营养学的范畴:植物营养生理学(营养生理学,产量生理学,逆境生理学),植物根系营养,植物营养遗传学,植物营养

7、生态学,植物的土壤营养(土壤养分行为学,土壤肥力学),肥料学及现代施肥技术。2.植物营养学的要研究方法:生物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生物数理统计法,核素计数法,酶学诊断法316种必须的营养元素及其确定的年份:C,1800 H,N,1804P,K,Ca.Mg.S.1839Fe.1860B.1923Mn.1922Cu.1931Zn.1926Mo.1939 Cl19544.在必需营养元素中,碳和氢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和氧可来自水;而其他的营养元素几乎全部来自土壤5.钾在植物体的存在形式:离子态6.根际养分主要受控于根吸收速率与养分迁移速率7.离子的跨膜运输是根系吸收养分的关键8.植物

8、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因此植物通过根系生长来影响对养分吸收。9韧皮部中养分的移动的难易程度分:移动性大的(N,P.K.Mg),小的(Fe.Mn.Cu.Zn.Mo)和难移动的(Ca.B)。移动性大小与养分的再利用有关,也与缺素部位有关。再利用程度大的元素,养分的缺乏症状首先出现在老的部位。10养分的再利用过程:老器官中养分激活-进入韧皮部运输-进入新器官再度利用 共质体(老器官细胞内激活)-质外体(装入韧皮部之前)-共质体(韧皮部)-质外体(缷入新器官之前)共质体(新器官细胞内)11基因型+环境=表现型12土壤类型:酸性,盐渍土,石灰性,渍水和淹水土壤,13化学氮肥分为铵态氮,硝态,

9、酰胺态,氰氨态14缓释/控释肥按性质与作用机理分:合成有机微溶性氮肥和包膜氮肥15磷肥的种类水溶性,弱酸溶解性,难溶性16磷肥施入土壤后转化包括固定和释放17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类型:生物化学的固定-分解平衡反应;化学的沉淀-溶解平衡反应;物理化学的吸附-解析平衡反应;有机或无机的配合-解离平衡反应。 19绿肥的作用提供植物营养培肥改土,用作饲料,水土保持,荒山废地修复等第一章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以后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以不同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

10、,就必须把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否则由于不断地栽培植物,势必会引起土壤养分的损耗,而使土壤变得十分贫瘠,产量很低,甚至寸草不生,如通过施肥使之归还,就能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第二章 大量营养元素 1.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三个标准:这种化学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缺乏这种元素后,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而且其他任何一种化学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这种元素必须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

11、间接作用。2.必需营养元素分组:大量营养元素:C.H,O.N.P.K(平均含量占干物质重的0.5%以上),中量营养元素: Ca.Mg.S(平均含量占干物质重在0.1% 0.5%),微量营养元素: Fe.B.Mn.Cu.Zn.Mo.Cl(平均含量一般在0.1%一下)。(大量和微量之间的界限为0.1%,大量与中量之间的界限是0.5%) 3.植物体内氧自由基有两大清除系统:酶系统(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或POX)和抗氧化剂系统(维生素E;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 4.氮的营养功能:蛋白质的重要组分 核酸和核蛋白的成分 叶绿素的组分元素 许多酶的组分。氮素还是

12、一些维生素的组分,而生物碱和植物激素也都含有氮5.NO3-N的吸收和同化:吸收:硝态氮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可进入根细胞的液泡中储存起来暂时不被同化,而大部分既可以在根系中同化为氨基酸、蛋白质,也可以硝态氮的形式直接通过木质部运往地上部分进行同化。根中合成的氨基酸也可向地上部运输,在叶片中再合成蛋白质。(植物吸收硝态氮是主动过程。介质PH值升高,硝态氮的吸收减少,吸收硝态氮在体内同化时细胞内的PH上升。铵态氮反之)。.6硝态氮的同化:(硝酸盐还原成氨是由两张独立的酶分布进行催化的。硝酸还原酶可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还原酶则可使亚硝酸盐还原成氨。)还原的第1步:硝态氮的还原作用是在细胞质

13、中进行的,形成的亚硝酸以分子态透过质膜。第2步:亚硝酸在叶绿体或前质体内被还原,并形成氨。由于这两种酶的连续作用,所以植物体内没有明显的亚硝酸盐积累。 7.NH4+-N的吸收和同化:吸收:(在水培条件下种植水稻时发现,NH4+的吸收与H+的释放存在着相当一致的等当量关系)由于NH3是中性分子,能通过扩散迅速透过细胞膜,因此他们根据NH4+吸收与H+的释放存在着相当一致的等当量关系的事实,推测NH4+是在细胞膜外脱去质子成为NH3后被植物吸收的。他们认为植物吸收的是NH3,而不是NH4+。因为,植物吸收NH3是NH4+脱质子化作用的结果。同化:NH4+-N被植物吸收后,NH4+-N在根细胞中很快

14、同化为氨基酸,然后再向地上部运输。很少以NH4+的方式直接送往地上部。铵态氮可直接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酮酸结合生产氨基酸。氨基酸进一步合成蛋白质。(NH3对植物细胞有毒害作用,因此合成有机含氮化合物是解毒的主要措施)(谷氨酸脱氢酶(GDH)所催化的还原性胺化作用的途径(也称GDP途径),是高等植物中氨同化为有机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方式)作物缺氮的外部特征:苗期:植株生长受阻显得矮小,瘦弱,叶片薄而小。禾本科作物表现为分蘖少,茎秆细长;双子叶植物表现为分枝少。后期:禾本科作物表现为穗短小,穗粒数少,籽粒不饱满,并已出现早衰而导致常量下降。作物缺氮显著特征是下部叶片首先褪绿黄花,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

15、展,出现早衰。氮多p少:促进谷类和叶菜类植物的生长氮少p多,适合于豆科作物,或者需磷作物。 8.缺磷的症状:生长延缓,植株矮小,分或分蘖少。缺磷初期叶片常呈暗绿色。供磷过多:营养生长缩短,生殖生长提前和加快,作物无效分蘖增加,籽粒不饱满,叶片肥厚而密集,叶色浓绿,植株矮小,节间过短,出现生长明显受抑制的症状。营养体小。还会诱发锌锰等元素的代谢紊乱,常导致植物缺锌。氮、磷配合更能发挥磷和氮的交互作用。磷的营养功能:(无机磷:在植物液泡中,含量变化很大,随供磷增加而增加。有机磷:在细胞质中,含量低,含量稳定)(一)构成大分子物质的结构组分(二)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分:1.核酸和核蛋白2.磷脂3.植素

16、4.三磷酸腺苷(ATP)(三)积极参与体内的代谢:1.碳水化合物代谢2.氮素代谢 3.脂肪代谢 钾的分布:细胞质中浓度底,但含量稳定;液泡中含量变化很大;植物细胞中其含量分布有明显差异。9. 钾的营养功能:(一)促进光合作用,提高CO2的同化率(二)促进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三)促进蛋白质合成(四)参与细胞渗透调节作用(五)调控气孔运动(六)激活酶的活性:由于钾是许多酶的活化剂,所以供钾水平明显影响植物体内碳、氮代谢作用(七)促进有机酸代谢(八)增强植物的抗逆性:钾有多方面的抗逆功能,它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等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忍耐能力。 10.钾与作物品质:(钾是抗性元素和品质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