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方案汉中路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3156441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测方案汉中路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监测方案汉中路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监测方案汉中路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监测方案汉中路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监测方案汉中路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测方案汉中路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测方案汉中路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土建15标汉中路站施工监测方案编 制: 校 对: 审 核: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土建15标段项目经理部二0一一年四月目 录1、工程概况1 1.1工程概述1 1.2周边环境2 1.2.1 现状交通2 1.2.2 周边管线3 1.2.3 周边建筑3 1.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4 1.3.1地质条件4 1.3.2水文条件52、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及原则6 2.1主要技术依据6 2.2监测工作遵循规则与监测方案编制原则63、监测目的74、监测项目内容8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8 5.1 基准点的布设8 5.1.1沉降基准点的选择和精度保证措施8 5.

2、1.2水平位移后视点的选择和精度保证措施8 5.2 监测点的布设9 5.2.1围护测斜9 5.2.2围护墙顶位移、沉降9 5.2.3支撑轴力10 5.2.4立柱隆沉10 5.2.5坑底回弹10 5.2.6坑内外水位11 5.2.7地表沉降11 5.2.8周边建筑物沉降11 5.2.9周边管线沉降12 5.2.10测点统计12 5.3监测点的保护12 5.3.1墙体测斜监测点的保护12 5.3.2沉降点的保护13 5.3.3坑外水位监测点的保护13 5.3.4支撑轴力监测点保护13 5.3.5与施工单位协商对监测点保护136、监测技术方法13 6.1围护测斜13 6.2沉降监测点13 6.3水平

3、位移测量14 6.4地下水位量测14 6.5支撑轴力147、警戒值14 7.1警戒值确定的原则14 7.2警戒值的设定14 7.3报警制度168、监测频率及监测资料的提交16 8.1监测频率安排16 8.2监测资料整理提交179、监测仪器设备1710、监测人员组成1711、监测项目的管理18 11.1监测质量管理18 11.2安全文明管理1912、风险点与监测应急措施19 12.1风险点19 12.2监测应急措施20附图:1、汉中路12号、13号线换乘车站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土建15标汉中路站施工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轨道交通12号线汉中路站为12号线和

4、13号线换乘站。建址位于恒通路、恒丰路、光复路、梅园路围成的地块之间,将与已建成运营的1号线实现三线换乘。见图1.1-1:工程总平面图。图1.1-1:工程总平面图1)12号线站:12号线车站沿长安路设置,大致呈东西走向车站为地下四层岛式车站,开挖深度为24.0126.01m;车站主体外包长度189.07m,标准段外包宽度21.2m。围护采用1200mm地下墙,IIa区墙深47m,IIb区墙深49m。2)13号线站:13号线车站位于地块内,大致呈南北走向车站为地下五层岛式车站,开挖深度为30.9532.88m,车站主体外包长度206.4m,标准段外包宽度21.2m围护采用1200mm地下墙,标准

5、段墙深58m,端头井墙深62m。3)设备房基坑:13号线车站与12号线车站西北侧相交区域为设备房,基坑呈三角形布置,面积约为2200m2,地下四层结构,基坑开挖深度23.86m。围护采用1200mm厚地下连续墙,墙深53m4)换乘大厅基坑:13号线车站与12号线车站东北侧相交区域为换乘大厅,该基坑呈四边形布置,面积约为4500m2,地下三层结构。基坑开挖深度23.86m。围护采用1200mm厚地下连续墙,墙深47m5)附属结构:本工程附属结构为六个出入口、四个风井和一个换乘通道。其中,1、2、3号出入口设在长安路北侧,为有盖式出入口;4、5、6号出入口与房产开发相结合。长安路东侧分别设置12号

6、线风井、13号线风井,风井采用敞开式低风井。其他两个风井与房产开发相结合。1号出入口位于长安路南侧,13号线车站与12号线车站东南侧夹角处,地下二层结构2、3号出入口 位于长安路与苏州河之间,13号线车站与12号线车站西南侧夹角处,地下二层结构12号线风井位于12号线东端头井东侧,地下二层结构13号线风井位于13号线南端头井北侧,地下二层结构1号线换乘通道位于房产开发基坑与1号线车站之间,地下一二层结构。1.2周边环境1.2.1 现状交通车站施工主要涉及恒通路、恒丰路、光复路、梅园路和长安路。恒通路基本呈东西走向,道路宽度约20m,单向通行(西向东),设4条机动车道+双向人非道。过地铁恒通大厦

7、后,道路渠化成5条机动车道。道路中央设隔离带,隔离带一侧为公交车专用道,路中设公交车终点站。恒丰路为南北走向主干道,道路宽度约38m。该路设过苏州河桥,桥上部分为5条机动车道+双向非机动车道(南向北2条机动车道,北向南3条机动车道)。桥下两侧分别为约7m的机非混合道路。光复路走向沿苏州河布置,道路宽度约10m,为机非混合道。梅园路大致呈南北走向,恒通路长安路段道路宽度约16m,设双向3条机动车道+双向人非道(北向南1条机动车道,南向北2条机动车道);长安路光复路段道路宽度约10m,为双向机非混合道。长安路主要为东西走向,道路宽度约8m,为机非混合道。其中恒丰路梅园路段因在围场内,施工期间道路封

8、闭。1.2.2 周边管线恒丰路下管线主要有管径1400mm污水1根,顶埋深1.9m;管径400、600mm雨水各1根,顶埋深1.9、1.8m;管径500mm上水2根,顶埋深1.4、1.1m;管径500mm煤气3根,顶埋深1.1、1.4、2.0m;管径300mm煤气1根,顶埋深0.6m;电力3根,顶埋深0.8、0.6、0.5m。恒通路上煤气管1根;上水管和雨水管各一根。长安路下管线主要有管径680mmx450mm雨水1根,顶埋深1.7m,材质为砼;管径150mm上水1根,顶埋深0.7m,材质为铁;管径300mm煤气1根,顶埋深0.7m,材质为铁。12号线车站主体围护施工之前,恒丰路管线不受影响,

9、需对长安路上管线进行临时搬迁,上述管线临时从车站南侧围护与金峰大厦地下室之间穿过,施工期间需进行重点保护。1.2.3 周边建筑汉中路站周围建(构)筑物众多,南面为城市母亲河苏州河,防汛墙距离13号线东端头井最近处约为30m;西南面为金峰大厦(29层),设地下室,工程桩为800mm钻孔桩,桩底标高-40.9m;裙房4层,桩基为500mm粉喷桩加固,桩底标高-9.8m,围护桩为750mm水泥土桩,桩底标高-6.3m。距离12号线南端头井最近处约6.7m, 西面为恒丰路桥,距离西南侧附属结构基坑最近处约10m。 恒丰路桥西侧地块主要以商业办公为主,包括在建的一天下大厦、建谊大厦均为现代化的商务办公楼

10、,距离西南侧附属结构基坑最近处约50m。北面为兆安酒店和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其中兆安酒店(16层),有地下室,工程桩为800mm灌注桩,桩底标高-57.0m,围护结构为600mm地下连续墙,墙底标高-25m,如图1.2-3;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21层),有地下室。工程桩为800mm灌注桩,桩底标高-57.0m,围护结构为600mm地下连续墙,墙底标高-25m,距离13号线西端头井最近处约44m。东面为地铁恒通大厦(25层),有地下室,工程桩为1000mm钻孔灌注桩,桩底标高-75.0m,围护桩为灌注桩600mm,桩底标高-10.0m。距离房产开发基坑最近处约1.28m。已建成运营的轨道交通

11、1号线汉中路站位于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和地铁恒通大厦之间,地下二层结构,地下连续墙围护,距离房产开发基坑最近处约16m。周边主要建筑物情况详见下表1.2-1表1.2-1:车站周边主要建筑情况汇总表建筑物层数上部结构形式基础下部结构形式相邻车站工程与围护距离(m)备注金峰大厦29框架主楼:800钻孔桩;裙房:500粉喷桩地下一层12号线车站主体6.7与裙房距离兆安酒店16框架800钻孔桩地下二层12号线车站附属结构44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21框架800钻孔桩地下二层12号线车站附属结构44地铁恒通大厦25框架主楼:1000钻孔桩;裙房:600钻孔桩地下一层房产基坑1.3与地下室距离1.3工程地质

12、、水文条件1.3.1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本工程区域为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地势平坦拟建汉中路站区域地面标高一般在3.003.50m之间。2)地基土构成与特性经本次勘察揭露,本区间地基土在85.38m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属第四系滨海平原地基土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土组成,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特点。勘察成果表明,拟建场地为正常地层分布区,本车站地基土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 第1层填土,遍布,表层以杂填土为主,含碎石、煤渣等,下部以素填土为主,含虫孔、植物根茎,土质松散,拟建场地南侧上部为路面结构。(2) 第31层灰黄灰色砂质粉土,含云母,局部夹较多薄层粘性土,呈粘质粉土状,土质不均。第

13、32层灰色砂质粉土,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局部砂性较重,呈粉砂状。(3) 第1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呈流塑状态,含云母、有机质,局部上部夹较多薄层粉砂。(4) 第1-1层灰色粘土,含云母、有机质、腐植物及钙质结核,夹少量薄层粉砂,局部以粉质粘土为主,呈软塑状态。第1-2层灰色粉质粘土,含云母、腐植物、钙质结核,局部下部夹薄层粉土。(5) 第层暗绿灰绿色粉质粘土(上海地区俗称“次生硬土层”),含氧化铁条纹及铁锰质结核,土质较好;场地遍布。(6) 第1层草黄灰黄色砂质粉土,含云母,夹少量粉砂,土质较均匀。第2层草黄灰黄色粉砂,颗粒组成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局部上部夹薄层粘性土。(7) 第1层灰色

14、粘土,含有机质,局部夹少量薄层粉砂,土质较均匀。第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砂、粉砂互层,含云母、有机质,与粉砂互层,土质不均匀。(8) 第1层灰色粉砂夹粉质粘土,含云母、长石等,夹少量粘性土,土质均匀。第2层灰色粉细砂,含云母,颗粒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局部夹中砂,砾径较大,土质不均匀。1.3.2水文条件1)潜水潜水含水层赋存于3-1砂质粉土和3-2砂质粉土层中,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及地表水迳流侧向补给,本场地潜水与苏州河有水力联系,潜水含水层的排泄方式以蒸发消耗为主。岩土工程勘察期间测得的潜水含水层的静止水位埋深为0.801.70m。2)承压水拟建场区第一承压含水层赋存于1层砂质粉土和2层粉砂中,第二承压含水层赋存于2、1和2层中。根据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试验期间及勘察期间含水层水位标高约-3.88-6.30m,第二承压含水层水位标高约-2.92-3.43m。2、监测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