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Ⅲ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315514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8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Ⅲ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课程设计Ⅲ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课程设计Ⅲ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课程设计Ⅲ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课程设计Ⅲ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Ⅲ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Ⅲ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设计III设计说明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网络081成绩指导教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12月31日3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评阅书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答辩评语及成绩答辩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总成绩: 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0818064034 姓名: 夏岳涛 课程设计名称: 课程设计III 设计题目: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完成期限:自 2010年 12 月 20 日至 2011 年 1 月 2 日共 2 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可另加

2、附页):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本系统依据开发要求主要应用于教育系统,完成对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学生成绩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开发本系统可使学院教职员工减轻工作压力,比较系统地对教务、教学上的各项服务和信息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加快查询速度、加强管理,以及国家各部门关于信息化的步伐,使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据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重多,虽然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已进入高校,但还未普及,而对于学生成绩管理来说,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统一的系统。因此,开发一套适和大众的、兼容性好的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3、关键词:成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SQL SERVER 目 录 一 课设背景及可行性分析7 1.1 系统的开发背景7 1.2 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8 1.3 系统开发的必要性8 1.4 系统开发目标与意义9 1.4.1 系统开发目标9 1.4.2 意义10 1.5可行性分析10 1.5.1 经济上可行性:10 1.5.2 技术上可行性:11 1.5.3 操作可行性:111.6 运行环境要求111.7系统设计原则12 二 需求分析132.1 数据流程图142.2 数据字典142.3系统结构模块图162.4 通用功能操作24三 数据库设计32 3.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33 3.2数据库逻辑结构

4、设计35 3.3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35四 系统的具体实现434.1 数据库的连接434.2 系统的登录页面444.3 学生信息管理45五 系统测试和总结495.1 测试准备495.2 测试的目标505.3 测试方法505.4 功能测试505.5界面测试515.6测试技术515.7系统开发的总结52六 结束语53实现代码56参考文献69一、课设背景及可行性分析1.1 系统的开发背景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尤

5、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学生成绩管理管理功能,方便系统管理员对学生成绩等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同时一样的方面学生对自己各科成绩查询,学习的交流。1.2 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在我国,各大中小学校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并非一个新的课题,但也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信息任何管理系统,所有的工作几乎还是手工操作来完成。计算机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是有的很多学校,特别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学校的种类管理都依然由手工操作来完成,这十分落后,效率极低,成本很大,而且极易出错。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是社会进程的必然趋势,学校管理只有快、准、精,才能发

6、挥其价值。所以机器代替人力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只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从人工操作改为计算机的自动化系统。人工操作必将被计算机代替。有些学校虽使用了计算机,甚至管理系统,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问题一日不解决,效率就一日提不上去。还有,有的系统很不完善到处是漏洞,可以说是千疮百孔,这样极不完善的系统对管理来说是没有任何保障的。1.3 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在21世纪的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已经不仅是在科技上应用,而且在生活中也是同样得到了广泛在应用。如今,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很多大学生的学生成绩管理基本上是靠人工进行管理,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学校规模的扩大,有关学生成绩管理工作和所

7、涉及到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大多数学校不得不靠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学生成绩管理。但是人工管理成绩档案具有效率低、查找麻烦、可靠性不高、保密性低等因素。因此开发出一个不仅仅是适用于大中专院校以及其它高校通用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必要的。开发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效益和现代化水平。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生成绩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现在我国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成绩档案管理水平普遍都不是很高,有的还停留在全用纸介质基础上,这种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因为它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因素

8、。在今天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会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所代替。一个高效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可以存储历届的学生成绩档案,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只需要几名专门录入员即可操作系统,节省大量人力,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高效、安全,学生在能方便的查看自己的成绩。1.4 系统开发目标本系统是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教务工作相结合,按照学院的工作流程设计完成的。为了使系统在学院的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现提出如下的系统开发目标:1.系统应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同时注意到先进性。2.对各个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防止混乱。3.能够按照用户选择的

9、不同的条件进行简单查询和复合查询。4.能够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实现报表打印。5.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具有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功能。6.方便用户的操作,尽量减少用户的操作。1.5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考虑到系统开发时间、资源等因素,在实际开发该计算机系统时,常常要为资源不足和交付日期难以完成而苦恼,因而需要慎重地尽可能早地估价研制课题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操作可行性、不同的方案等等。1.5.1 经济上可行性现在,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而本系统的开发,为学校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为

10、此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第二,本系统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资源;第三,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第四,本系统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所以,本系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1.5.2 技术上可行性本系统的开发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作为本系统的数据库,它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新型数据库,适用于大中规模的数据量需求。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也为新系统服务器/客户端的结构提供了硬件的支持。使用eclipset作为系统开发的开发环境,它提供完善的指令控制语句、类与对象的支持及丰富的数据类型,给开发高性能系统提供的保障为开发满

11、足客户要求的系统,保证了代码的模块化要求,而代码模块化的提高,非常有利于以后对新系统的扩展与修改。综上所述,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技术上和硬件设备上的条件都是满足的,因此,它在技术上是可行的。1.5.3 操作可行性本系统为一个小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所耗费的资源非常的小,学校的电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能够满足条件,界面设计时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习惯,使得操作简单;数据录入迅速、规范、可靠;统计准确;制表灵活;适应力强;容易扩充,因此,本系统在操作上是可行的。1.6 运行环境要求 为了保证成绩管理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服务器应具有较高的软硬件配置,客户端的要求不是很高。此应用程序可广泛运行于国际互

12、联网即Internet,也可适用于内部的局域网。其运行要求如下:软件环境:客户端: Windows95/98/2000/XP,Internet Explorer(IE)等服务器端:Windows 2003/Windows200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6.0及其以上版本,IE等;或者Windows98,Personal Web Server(PWS),IE等。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运行于服务器端。硬件环境:服务器端:处理器:Intel PentiumIII 以上 内存:推荐512或更高客户机:处理器:Intel PentiumII

13、I 以上 内存:256M以上推荐5121.7系统设计原则 1. 实用性原则: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系统性能,友好的用户界面,较高的处理效率,便于使用和维护,并采用成熟的技术。2. 先进性原则:尽量采用先进而且成熟的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和较长的生命周期3. 开放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可扩展性原则。4. 兼容性原则:对于所选硬件系统及平台,能很好地适应开发和使用的需要。5. 规范性原则:软件设计过程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规定,系统编码,文档,操作系统平台以及所采用的开发方法按照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第二章 需求分析2.1 数据流程图图2.1 系统流程图 图2.2系统操作流程图2.2数据字典数

14、据结构名称:学生描述:用户的基本信息表定义:用户=学号+姓名+密码+性别+年龄+专业名+院系名+班级用户名=10英文字母、数字、特殊符号30姓名=10英文字母、数字、文字50名称:教师描述:学校教师注册基本信息表定义:教师表=教师号+姓名+密码教师号=5数字5姓名=2文字.4名称:专业描述: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信息表定义:专业表=专业号+专业名+系编号专业号=11 数字 11专业名=4 文字 10名称:课程描述:学生所学课程的基本信息表定义: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课程号=3数字3名称=4文字10名称:班级描述:学生所在班级的基本信息表定义:班级=班级编号+班级名+专业编号班级编号=4数字4名称=4文字、数字10名称:院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