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总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314241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纸是由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和非植物纤维)和非纤维添加物交织而成的多孔性网状结构薄 型材料。2. 纸及纸板的消耗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3. 造纸过程:原料f备料(化学、机械法)f洗涤f净化f筛选f浓缩f浓缩f漂白f打浆 f调料f抄纸。4. 厚度定量:纸类V0.3mm V纸板,纸板V225g/m? V定量纸。5. 造纸原料:木材纤维原料(25%),非木材纤维原料(75%)。6. 制浆:由木材或其它原料中分离出纤维的过程。造纸:使纤维交织在一起形成纸张的过程。7. 备料: 1原料的储存(维持正常的连续生产,改进原料质量) 2原料的处理3 处理后料片 的输送和贮存

2、。制浆方法: 1 化学法:碱法:硫酸盐法、烧碱法、预水解碱法、石灰法;亚硫酸盐法:酸性 XHSO3 法、 XHSO3 法、微酸性 X2SO3 法、中性 X2SO3 法、碱性 X2SO3 法。 2 机械法: 磨石磨木法(SGW)、木片磨木法(TMP、RMP) 3化学-机械法:化学热磨法(CTMP)、 化学机械法(CMP)、磺化化学机械法(SCMP)、半化学法(SCP)、碱性H2O2化学机 械法( APMP) 4 溶剂法 5 废纸制浆。9. 早材细胞壁较薄,容易打浆,能制出抗张强度和耐破度高的纸张。晚材细胞壁厚,成管状, 纤维挺硬不易打浆,成纸撕裂度较好,透气度大,但纤维结合强度较差。10. 心材

3、含水分少,有机物质多,色泽深,质地坚硬,相对密度大,药液渗透困难,不利于 蒸煮漂白。边材色泽浅,树脂含量少,相对密度小,结构疏松,药液较易渗透,有利于蒸煮 漂白,且成纸强度较好,从制浆造纸角度来讲,心材不如边材。11. 木材备料:原木f锯断f剥皮f除节f劈木f削片f木片(合格率90%,厚3.7mm,宽 520mm) 。剥皮原因:树皮会使浆料白度下降,会导致纸张上出现尘埃点,降低浆料的脱 水能力和游离度;树皮中纤维含量较灰分含量较高,会增加蒸煮液的消耗。12. 原料贮存目的:1维持正常的连续的生产2改进原料质量3防止因自然灾害后由于农作物 欠收而引起的原料紧缺。13. 原料场的要求: 1 防火安

4、全 2 运输方便 3 排水畅通 4 通风良好 5 有良好的照明条件。14. 除髓:髓细胞为海绵状无定形物质,细胞粗短,缺乏交织能力,它的存在会在生产过程 中引起一系列困难。15. 化学法制浆:利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纤维原料中的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 或易于分离,成为纸浆,同时要求纤维素溶出最少,半纤维素有相应的保留。机械法制浆: 利用机械力量把木片等进入急速旋转的磨盘里,使纤维素离解出来,即得机械浆。16. 全湿法备料:a优点:1可较彻底地解决干法备料存在的飞尘问题,改善了工作环境2草 捆不经切断直接投入碎解机,降低了备料工作段的噪音和劳动强度3提高了草片质量,除杂 率高,净化效果好;

5、灰分、苯醇抽出物等含量降低,利于黑液碱的回收;草捆部分被打碎, 利于药液的渗透,压碎草片的水分含量稳定,利于控制蒸煮液化。 4可减少蒸煮用碱量和漂 白药品用量 5 纸浆得率高,强度好,易于滤水。 b 缺点:设备投资大,维修费用高,动力消 耗大,生产成本高。17.碱法制浆:特点/方法石灰法烧碱法硫酸盐法蒸煮液成分Ca (OH) 2Na0H+Na2C03NaOH+Na2S脱木素能力弱较强强使用范围草类生产纸板,处 理破布抄高档纸蒸煮阔叶木及草类,生 产文化生活用纸及纸板处理各种原料,但浆的颜色深,难 漂白,通常蒸煮针叶木生产高档纸18.亚硫酸盐法:蒸煮方法酸性XHS03 法亚硫酸 氢盐法微酸性X2

6、SO3 法中性X2SO3 法碱性X2SO3 法主要活性化学药 剂是SO2,及其相 应的盐基,组成的酸性盐或正盐的 水溶液pHV23556.569913.5蒸煮液组成盐基钙(镁、钠)镁、钠镁、钠钠、铵钠19. 黑液:碱法制浆蒸煮后从纸浆中分离出的残液。白液:碱回收系统回收所得色泽浅淡的 碱液。红液:各种亚硫酸盐法蒸煮纤维原料以后的残液。绿液:黑液回收后经过蒸煮所得的 滤液。20. 卡伯值:表示蒸煮获漂白后残留在纸浆中的木素及其他还原性物质相对含量的一种指标。21. 硫化度:硫酸盐碱液中 NaS 含量占活性碱 NaOH+NaS 含量的百分比。22. 用碱量:蒸煮所需的活性碱量与绝干植物纤维原料质量

7、的百分比。23. 粗浆得率:蒸煮后所得到的绝干(风干)粗浆质量与蒸煮前绝干(风干)植物纤维原料 质量的百分比。细浆得率:粗浆经筛选后所得到的绝干(风干)细浆质量与蒸煮前绝干(风干)纤维原料 质量的百分比。24. 纸浆硬度:植物纤维原料经蒸煮后纸浆中残留木素的强度和其他还原性物质的相对量。 25蒸煮T黑液(残液)T熔融状产物T绿液(NaCO3+Na2S)T白液(NaOH+Na2S)26. 小放气:消除由于木材细胞腔中存在的空气形成的内压力。补加碱:木素在缺碱升温的条件下,会产生相互间的缩合反应。27. 酸性亚硫酸盐法脱木素的主要反应是木素的磺化反应增溶,因此木素大分子的溶出不依 赖于大分子的变小

8、,而是通过a -C的磺化作用的增加亲水性使木素溶出。28. 药液的渗透:主体渗透(毛细管作用渗透)和扩散渗透。29. 药液渗透不均匀:纸浆强度下降,得率下降,筛渣量增加。30. 为了使木素从植物原料溶解在水中,可通过:1)增加木素的脂肪族和(或)羟基或羧基的数量,来提高其亲水性。2)降解木素的大分子或较小的能溶解在水中的木片。3)把亲水性取代基和木素大分子相连接,使它的衍生物可溶解于水中。31. 为什么硫酸盐法较烧碱法蒸煮木素快?答:HS的电负性较0H 强,其亲核攻击能力也强,所以能够迅速的形成,环硫化合物 而使B 芳基醚硫化断裂。蒸煮时臭气的来源:甲硫醇的H2S (NaSH的水解),甲硫醇

9、氧化后生成二甲二硫醚、32. 草类原料脱木素阶段:大量、补充、残余脱木素阶段 针叶木脱木素阶段:初始、大量脱木素阶段、残余脱木素阶段33. 蒸煮锅滤网的作用: 1)用于排气时防止物料被气体带走;2)用于将加热器送过来的药 液均匀分布在锅的整个截面上。中部抽液循环系统: 1)滤网位置高,能保证循环泵在蒸煮中满载,滤网不易被堵塞;2) 加热后的大部分由锅底进入,使浆料始终保持疏松状态;3)蒸煮均匀,易于放浆。34. 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缺点?优点: 1)适用范围广;2)能够生产很多品种的纸浆; 3)对设备腐蚀性小;4)纸浆强度 较好;5)可经济有效地对制浆化学药品和热能回收; 6)利用多段漂白方法,二

10、氧化氯漂 白剂;7)与烧碱法相比浆得率高;8)化学法中广泛应用。缺点:1)得率稍低,原料消耗略高,纸浆颜色深,打浆漂白较困难,浆得成本高,对多 戊糖含量高的草类纤维,碱法浆得滤水性差,不透明度较低;2)制浆时产生臭气,空气污 染,危害人体健康;3)能量回收率低(不能有效地利用木素组成)35. 亚硫酸盐法蒸煮目的:增加磺酸,使植物原料中的木素与药液反应,变为可溶性的木素, 磺酸和木素磺酸盐一并溶解出去,但却要最大限度的使纤维素和适当使半纤维素保留下来。 优点:1.易漂白,易打浆,白度高,得率高 2.制造精浆不需要预水解,简化了生产过程 3. 针叶木浆废液可生产酒精香兰素等 4.废液制造饲料酵母及

11、粘合剂(各种原料制浆后的废液 )。缺点:1.蒸煮时间长 2.对原料要求严格,对原料适应性差 3.需要耐酸设备(除碱性外)4. 纸浆强度低 5.需要设耐酸设备,而中小型厂不宜用 6.引起的污染难以解决36. 添加助剂的目的:1.加速脱木素速率 2.减少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提高纤维强度。无机氧化性助剂:多硫化钠,Na2S,Na2SO3 (通氧)37. 磨石磨木浆(SGW)特点:1.在各类制浆方法中得率最高,生产成本低,污染最小2浆 料具有优良的不透明度和吸墨度 3.强度和白度稳定性低 用途:新闻纸,印刷纸,配抄其他 文化用纸及纸板。38. 高得率制浆:得率 75%。意义: 1.充分合理利用植物

12、纤维原料单糖 2.减轻制浆废水中的 污染物质 3.满足产品性能的需要 制浆得率:一般化学法制浆不超过50%,得率50%以上, 65%以下的化学浆称为高得率化学浆。39. 洗涤目的: 1.尽量把浆洗干净,获得洁净的纸浆 2.尽可能经济的回收蒸煮黑液40. 置换比:洗涤过程中,纸浆中含可溶性固形物实际减少量与最大可能减少量之比 41.洗 涤效率黑液提取率42. 稀释因子:洗涤每千克风干浆引入黑液系统的洗涤水量43. 洗涤过程的扩散作用,扩散速度(增大的方法): 1.纤维内外废液的浓度差(增大) 2.温度 高,分子动能大, D 值也大,黏度小,分子运动阻力小,扩散快 3.搅拌作用44. 影响洗涤的因

13、素:蒸煮方法,浆种,浆的硬度;洗涤水温;压力差(真空度);浆层厚度, 上浆浓度,浆层干度,洗涤水量。45. 泡沫形成的原因: 1.内因:从原料溶出的脂,蜡,醇,胶及其他皂化物等表面活性物质。 2.外因:空气混入,激烈的搅拌46. 消泡的方法:静置消泡,蒸汽消泡,机械消泡,消泡剂消泡,抽吸消泡。47. 筛选: 1.纤维性杂质:木片,生片,草节,粗纤维素,非纤维细胞等 2.非纤维性杂质: 泥沙,飞灰,垢块,沉淀物,铁锈,螺钉,铁丝小石块等48. 筛选:利用杂质外形尺寸和几何形状与纤维不同的特点,用不同型式的筛选设备将其分 离。 净化:利用杂质的相对密度与纤维的相对密度不同的特点,采用重力沉降或离心

14、分离 的方式除去杂质。49. 波形筛板: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筛机生产能力,还能提高筛机的最大工作浓度,为高 浓度筛选提高技术保证。筛孔的选择主要与浆料的性质及纤维的长短有关。孔径大,产量高,但筛选效率低;孔 径小,筛选效率高,但产量小。50. 段:原浆和尾桨通过筛选(或净化)设备的次数。有效降低纤维的损失,但不能提高良 浆的质量。 级:将原浆和良浆通过筛选(或净化)设备的次数。提高良浆的质量。51. 二级三段:净化效果会随级数的增加而提高;设备和投资动力消耗成倍增加;只有在浆 料达不到生产要求才考虑二级多段流程。 适合洁净度高的浆料产品生产;良浆质量高;有 效降低纤维损失。53、浓缩设备:圆

15、网、侧压式、落差式、鼓式真空浓缩机。 53、有效氯:漂白剂中,能与未漂浆中残留的木素和有色物质引起反应的那一部分氯。纸浆白度:未加任何物料和打浆处理的纸浆纤维的白度,主要取决于浆中发色基团的多 少。纸张白度:主要取决于浆的白度,并受打浆、施胶、加填、染色、压榨、干燥的影响。 卡伯因子:施加有效氯()与含氯漂白前纸浆卡伯值之比。54、漂白原理:破坏或改变发色基团的结构(溶出木素或改变木素的结构);防止或消除发色基团与助色基团的联合;阻止发色基团的共轭;防止产生新的发色基团。55、施胶度:用标准墨水划线是不能扩散也不渗透的线条最大宽度,mm表示。调胶目的:提高纸业质量,赋予纸页某种特殊功能;增加产量,改进操作,减少流失, 降低成本。56、 漂白流程代号:C:氯化E:碱处理D: C102漂白P :过氧化氢或过氧化钠漂白O: 氧漂 乙臭氧漂白DIC :程序漂白先加C102,然后氯化,中间不洗涤C+D:氯化时使用 氯气和C1O2混合物,氯气占大部分 Eop碱抽提时加入少量氧、过氧化氢C D:氯化时加OP :D少量ClO2 Y:连二亚硫酸钠漂白ECF:无元素氯漂白TEF:无废水排放漂白57、中浓过氧化氢经二氧化硫中和,酸化到升流塔 Na2SO4.58、返黄:纸浆在通常的环境或特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