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协约式和谐德育的探索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313802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协约式和谐德育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协约式和谐德育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协约式和谐德育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协约式和谐德育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协约式和谐德育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协约式和谐德育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协约式和谐德育的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协约式和谐德育的探索 临海市哲商小学课题组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和谐”即“配合得适当和匀称”。音乐中的和谐指的是对主题旋律的各配器的在音响、节奏、色彩等的整体协配,借此,“和谐德育”亦即在学生的品德培育中围绕核心理念与目标(主题旋律),各部门、群体及个体的步调一致,共同响应,形成系统运作,以克服德育的临时突击与各自为“的”。同时考虑到实践德育时常见的低效现象,本课题在“和谐德育”前缀以“协约(意即双方或多方协商签订条约)”,旨在探寻一种新型的手段与载体,即通过建立多元协约,将学校、家庭、社区联成对学生品德培育的系统网络,在协约的框架内有效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开展德育,增强德育的

2、实效性。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现代德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德性和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生命以及人格的和谐成长。世界上许多国家围绕如何更有成效地实施人本化和谐德育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加拿大著名教育哲学家克里夫贝克的“道德对话法”认为:“传统德育要实现现代转化,就要在道德实践中以师生之间的对话取代教师的独白和灌输,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批判精神、批判能力,以平等的心态在未来的制度上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通过对话生发出温馨的、真正的合作与伙伴关系,让师生的心灵实实在在地相遇,在相遇中发生碰撞和融合,让德育焕发人性的光辉与生命的活力。”而科尔伯格则提出“公正团体法”,倡导“建立各种管理组织,鼓

3、励学生民主参与,营造一种民主的道德氛围,在民主管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集体或共同的价值意识,把集体力量作为一种教育资源,重视学生自治,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使学生在社会中,并根据社会规则生活。” 美国品格教育领导人里考纳创立了“综合法”,主张“从现实生活中考察儿童,以儿童为中心,把影响儿童的一切外在环境和条件综合起来,共同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和品格的形成。”日本金井肇博士则开展了愉快道德教学的研究,他认为“道德教学成功、愉快的关键应着眼于培养学生植根于内部的道德性,培育每一个学生的道德价值意识。”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大量的关于有效德育研究,如戚万学的“在活动中通过活动而且为了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

4、道德。”朱小蔓的“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系统为核心,以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促进而发展为过程,从这些情感素质层面以保证人的德性构成。”高德胜的“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中的德育。”再如肖川的“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德育”,檀传宝的“欣赏型德育”,还有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对话德育、交往德育、体验德育等。综观之,虽然各国的德育着力点略有不同,各地推出的德育方法又各具特点,但他们秉承的教育理念都极为趋同,就是回归生活,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还关注到郭宝仙、王先锋等已对“契约学习”和“契约学习法”作了研究。我校

5、也在德育的有效性方面曾作过长期的探索,如德育生活化:小学德育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道德长跑制:人本德育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等课题研究的展开,都是试图通过对德育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但终于都因为缺乏操作性强的载体和手段而致品德培育的“不尽如人意”。于是我们在2005年开始进行了契约式德育:人本德育的追索与超越的研究,在“老师学生”之间以自愿的项目契约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细节化德育探索,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种相对单一地以“老师学生”关系建立的方式难以形成较为持久的习惯力量,也难以使学校统盘的德育目标得以整体协调地达成,尤其在学生的家庭与社会延伸上亦“颇伤脑

6、筋”,再加上“契约”两字让人终觉冷硬,故经过深度反思,我们拟建立“学生教师”“家庭班级”“老师学校”“学校社区”的多元联结,以国际上通用的且语义色彩较为温和的“协约”作纽带,以形成高效且长效的系统化品德培育机制,获取较为理想的德育效果。三、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站在实践操作的角度观照协约式和谐德育,我们认为,协约式和谐德育通过协约的建立,更有益于进一步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以及家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加强师生以及家校和社区之间的多元互动,统合多元力量,也更有益于提高学生教育的主动性和发展的针对性,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助推学生道德的自主和谐发展。同时协约式和谐德育建构的明晰的、可

7、操作性的实践模式,也是对传统德育实践模式的创新与超越。四、研究目标及内容(一)研究目标1充分论证协约式和谐德育的可行性,探讨各对协约关系的功能与内容,明确各协约方的职责。2构建协约式德育的梯度目标、推进途径、方式及评价的理论与操作系统。3设计相应的载体并践行,以促进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健全人格的发展。(二)研究内容1. 小学生德育梯度目标构建研究。全面而充分地解读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德育的要求,从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出发,重新建构低、中、高三学段的有梯度的协约式德育要求,通过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商谈,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步骤形成协约式和谐德育的梯度目标。2协约式和谐德育的制度建设研究,包括组织

8、与运行机制等。3各对协约关系的协约内容选择与载体设计,包括内容的呈现、时间、对象、款式、评价等。4协约时机与德育评价研究。包括长期协约与即时协约,书面协约与口头协约等研究。同时以评价巩固协约式德育的效果,根据教师、学生、家长特点设立共性与个性化的激励项目。5采用多元并举、协调一致的方式践行协约式和谐德育。围绕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主题旋律,通过学生教师、家庭班级、教师学校、学校社区间的协约等,协同推进和谐德育。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学生老师间的协约内容主要是涉及基本道德的项目,而并不是所有的德育内容都用协约这种唯一的方式,且协约同时亦具有可选择性,包括对项目、标准、时间、场所等的选择,体现人本性与阶

9、段性,不求一律性。五、研究假设、拟创新点及思路(一)研究假设德育难以以苦口婆心的说教方式取得全面的效果,协约式和谐德育因为理念的现代性与先进性、目标的梯度性与明确性、协约的约束性和可操作性、培育主体的多元性与适切性,将是德育全面有效性的说明,也将是德育途径与方式的创新。(二)研究拟创新点1将原有课题 契约式德育:人本德育的追索与超越的教师、学生间的契约转化为教师、学生间的协约,将是德育的人本化的创意;2将原有的老师与学生的单一的契约关系拓展到学校、教师、社区三大领域,形成道德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协同效应,将是德育实践丰富化与系统化的创意;3努力追求德育的和谐性、自律性与习惯化,将是德

10、育新目标的建构的创意。(三)研究思路检讨传统德育的困难与弊端,将契约式德育、协约式德育、和谐德育、全员德育、人本德育等思想进行梳理,对原有的契约式德育课题研究重新进行审视,提取合理的操作设计与施行方法,针对新的梯度目标,转变契约观念为协约观念,设计丰富的协约样本,协同推进学校德育。及时积累素材,不断反思改进与总结,以丰富学校德育的理论,形成学校有效德育的可行性实践。六、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从多角度开展对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2调查法。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

11、调查教师对协约式和谐德育的认识;二是调查学生在校内外的德育外显表现。3经验总结法。定期举行交流讨论,不断总结反思实践中的得与失,形成和谐德育的经验。4行动研究法。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制订新计划实施观察反思螺旋上升,以寻求小学协约式和谐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评价体系的最佳策略(二)技术路线 文献研究与已有经验总结组织、制度及相关策略的构建 “具体的协约德育实践”小学生健全人格培育 总体目标 学生教师 家庭班级 教师学校 学校社区 协约关系可选择性的 日常巩固与 技术习得与 组织宣传与 协约内容道德细节 个别化需求 自我约束 环境支持协约式和谐德育研究路线框架图七、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11

12、年4月)(1)收集资料、分析现状、理性思考、确定课题。(2)建立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分析、调研、论证,制定课题计划。(3)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初步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1年9月)(1)制订出课题实施方案;(2)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3)开始初步实施,邀请专家对本课题研究进行具体的指导,以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改进和完善研究方案。3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3年7月)(1)根据课题研究,进行各个协约板块研究探索,积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形成四类协约文本。(2)开展课题组成员的定期评估与交流,构建协约式德育的梯度目

13、标系统。(3)组织研究成果自我定期评估与鉴定,完成协约式德育实施与评价的论文撰写。(4)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和迎接中期评估准备。4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8月2013年10月)(1)分析、整理资料。(2)研究成效调整、检测。(3)撰写研究报告。(4)课题成果汇编,组织专著出版。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一)前期研究成果及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课题的研究之前,我校的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学校先后开展了德育生活化:小学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契约式德育:人本德育的追索与超越、道德长跑制:人本德育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等课题研究;有多项研究成果和相关的德育论文获

14、奖和发表。如:契约式德育:人本德育的追索与超越获2006年度省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契约式德育的探索与实践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2006.7-8期)。我校科研基础好,先后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三次)、“省科研兴校百强学校”、“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曾被省教育学会和省教科院领导誉为“科研兴校的典范”;在教育科研中涌现了6位省特级教师和10多位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科研型教师。(二)全校科研骨干均倾心致力于本项课题研究课题负责人系本集团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市科研型名校长,是长三角首届名校长研究班成员,并获得了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

15、师培训合格证书。让教育科研走进课堂等20多篇论文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基础教育研究等刊物或在省级以上获奖。另有4项科研成果获省级二、三等奖。课题主要成员之一为集团校联系德育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他负责的契约式德育:人本德育的追索与超越荣获省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近36篇德育论文分别在班主任、中国德育等国家级、省级正式公开刊物发表。 课题主要成员之二为集团校分管科研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有多年的科研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经验。曾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省教育科研青年标兵,多次主持国家级子课题、省级等教育科学研究。其他成员大都是本校的中层以上干部和骨干教师,他们热衷于教育研究,并且在创新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三)当地高校专家和科研机构直接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本校是当地一所全日制本科高校的附属小学,是高校的教科研基地。这次有两位教授作为本课题的主要成员(其中一位教授还是华师大某重点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