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高技能课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313593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高技能课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高技能课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高技能课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高技能课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高技能课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高技能课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高技能课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高级技能课有机合成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对教学实践的重要贡献,就是它认识了不同类型的学习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之间的必然联系。根据该教学论可将现有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分为如下几类课型:元素化合物课、概念课、原理课、基本技能课、高级技能课、复习课等。1. 高级技能课显性教学任务:形成解决某些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策略(分析、评价、创造)。2. 高级技能课一般教学结构:(1)对问题形成表征,明确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创设任务情境,指导学生形成对特定问题的表征,明确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并对解决问

2、题的方法和策略不断反思、描述、评价、提炼。(教师指导学生对思维进行监控,而不能代替学生思维)(3)运用策略解决新问题:通过情境变化但本质相近的新任务,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产生迁移、发展。(长期过程)本节教学设计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理论指导,针对本节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起点、教学目标(终点)等进行任务分析,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复习再现各类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建构转化关系网络,运用逆合成法等策略,力图帮助学生在解决有机合成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有机合成相应的方法和策略,最终能运用策略解决新的问题。二、教材分析1. 定位与功能有机合成安排在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四节,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学习

3、了有机物的分类、结构、性质、转化。从本节课的安排来看,本课承载的价值有以下两个方面:(1)从学科价值角度看:一方面,有机合成承载了整合有机反应的任务,通过有机合成的学习进一步建立起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本节课兼有复习课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合成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有机合成的方法,特别是逆推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目标产物的结构特点,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断键的位置,还原出中间体及基础原料,并从目标产物与各中间体的组成变化找到辅助原料的思维方法,以使学生学科思维能力方面进一步提高。(2)从其社会价值来看,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到有机合成在医药、化工、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这门课程存在的价

4、值,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有机合成的发展及现阶段所获得的成绩。总而言之,有机合成的学习是有机物性质和有机反应的学习的一个结合点,是对整体有机化学部分的总结和熟练应用。让学生知道从有机物组成及结构的变化可以分析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探讨合成有机物的路线和方法,并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在现在的发展状况,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所起的重要作用。2学生分析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高中常见有机物: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和酯的性质,并对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有了全面的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由于所学有机物种类繁多,我们通常说有机物相关知识“点多,

5、面广”,学生“易学,难记”,对官能团性质掌握不熟练,甚至混淆,彼此之间的转化容易出差错,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此时进行归纳、梳理、整合。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有机化学合成的发展成果介绍,激发对有机合成这一技术的兴趣,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有机合成的任务。2、通过观察已知合成路线,能够分析出各物质转化过程中断键、成键位置,判断反应类型,并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复习再现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构建转化关系网络。4、通过具体物质的合成路线分析,了解逆合成分析法的运用,并能应用知识网络分析简单的有机合成问题。四、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1)建构

6、各类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网络。(2)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中的应用。2、教学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五、课时安排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有机合成的任务、原则和过程”及“逆合成分析法”。第一课时的重点在于对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的归纳,建构各类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网络,梳理及储备有机合成所需的知识。第二课时重点是关于“逆合成分析法”的学习以及应用。了解逆合成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掌握键的切断和官能团转换的一些技巧。对于高考有机化学试题中要求的“看懂陌生有机物合成线路图”循序渐进,与高三的能力要求做一些铺垫。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环节1:有机合成的影响意义,感受有机合成的神奇和伟大。【引入】

7、人类活动离不开有机合成世界!你知道为什么吗?【展示图片】生活中的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洗涤剂、合成药物。【讲述】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制成”一文,标志着第一次人工合成有机物。【展示图片1】例如维生素B12的合成。这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合成该物质的原料却很简单(展示结构)。是由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与来自14个国家的110位化学家,经过了11年的时间,完成了近1000个复杂的实验合成的。【展示图片2】海葵毒素,其同分异构体数目为271个,目前最复杂的化合物,但已被科学家全合成。1989年经8年之久由哈佛大学的Kishi领导24名博士和博士后完成。【讲述】有机

8、合成中有激动、有探险、也有挑战,也可包含着伟大的艺术。你觉得有机合成有着怎样的“魔力”?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什么问题?【回答】有机合成可以把简单的原料变成复杂的产物;一步一步地“建造”出产物的结构。【归纳】有机合成就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合成我们想要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板书】有机合成含义。环节2:创设任务情境,建构各类有机物转化关系网络,明确有机合成所需的知识。【过渡】我们暂时不可能完成像前面例子那样复杂的有机合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合成例子,体会合成过程,以及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下面我们来分析案例1。案例1:乙酸乙酯(CH3COOC2H5),是一种常用香料原料

9、。在工业上可以通过最基本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为原料合成,请你完成任务1。任务1:请你以乙烯为原料(其它无机试剂任选),合成乙酸乙酯,写出合成线路图。【投影】展示合成线路的范例。【学生】讨论、书写,学生代表发言、交流。路线1:【投影】主线1:官能团种类的转化。烯烃卤代烃醇醛羧酸 酯 醇合成路线2:【投影】主线1:官能团种类的转化:烯烃醇醛羧酸 酯。 醇【学生】结合课本P66“学与问”,请你对比两条合成路线,归纳有机合成路线中的选择原则。【板书】有机合成 原料廉价易得 遵循原则 步骤简单 副产物少(绿色化学) 条件温和【教师点评】回顾刚才的合成线路,我们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连上一

10、个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得到一个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上辅助原料,进行第二步反应,合成出第二个中间体经过多步反应,按照目标产物的要求,合成具有一定碳原子数目、一定结构的目标化合物。如图所示:【追问】从案例1,用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学生回答】官能团种类的转化,碳链的增长。【板书】 碳原子数增多 骨架构建 碳原子数减少 过程任务 官能团种类的转化 官能团转化 有机合成【过渡】请你结合案例1物质的转化关系,思考下面问题,完成任务2。(1)关系图中的有机物之间是否还有其它的转化?(2)是否还有其他有机物类别能补充到这个关系图中?任务2:画出各类有机物之间的

11、转化关系图(请注明反应类型)。【学生】思考讨论、书写,学生代表发言、交流。【展示】各类有机物转化关系网络: 任务3:根据上述有机物转化关系网络,请你找出引入碳碳双键、卤原子、羟基的方法。(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 (2)引入卤原子方法: (3)引入羟基的方法: 【学生】思考讨论、书写,学生代表发言、交流。【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案例1体验了简单有机合成的过程,知道了有机合成的含义、遵循的原则和明确了有机合成过程的任务:骨架的建构和官能团的转化,以及建立了目前所学各类有机物的转化关系网络。下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机合成中更有趣的问题。第二课时环节3:逆合成分析思路的建构。(通过总结分析案例

12、1,解决案例2等过程,建构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不断反思、描述、评价、提炼。)【展示】诺贝尔奖中的有机合成:. 2001年不对称合成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全新领域;. 2005年烯烃复分解烯烃合成的最有效方法;. 2010年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今天的化学家所拥有的最为先进的工具。. 年, (你的名字)。【教师】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来能在有机合成事业上做出自己的贡献,更希望能在诺贝尔奖榜单上看到你的名字!【过渡】想将来有所建树,今天就先要打好基础哦。【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建立了有机物转化关系网,为合成提供了依据,但是有的时候合成过程中各物质并不

13、是很容易就看出来的,往往需要我们对合成任务进行分析。请回顾:你在解决案例1的时候,是怎么想到要把乙烯转变成乙醇的?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学生】分析目标产物是乙酸乙酯,只能由乙酸和乙醇酯化得到,因此,必须合成乙醇。采用的是逆向思维的方式。【教师】这也是有机合成常见的思维方式:将目标化合物做适当的分解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也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结合案例1的例子,展示逆合成分析过程)。书写合成线路就可以反过来从原料到产物进行书写。【介绍】课本P65资料卡片:现任哈佛大学教授,伊莱亚斯詹姆斯科里,于1967年提出了

14、“你合成分析原理”,并开创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新纪元,获得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板书】(逆合成分析法)方法有机合成【过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2体会知识网络和逆合成思路的应用。案例2:工业产品乙二酸二乙酯( ),常用作溶剂、染料,及油漆、药物的合成。请以乙烷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自选,合成该物质,写出合成路线图。【学生】讨论、分析、书写。 【教师】学生代表发言,引导学生分析:你在解决这个任务的思路是怎样的?(逆合成法)你依据什么来选择合成线路?(各类有机物转化关系网络)中间体的合成遇到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二元羧酸引入方法)【板书】分析思路:【投影】主线2:官能团个数的转化(一元变二元) 【教师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