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唐集团统计指标解释(试行)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3132559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大唐集团统计指标解释(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大唐集团统计指标解释(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大唐集团统计指标解释(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大唐集团统计指标解释(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大唐集团统计指标解释(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大唐集团统计指标解释(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唐集团统计指标解释(试行)(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综合统计分析系统指标解释(试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二三年七月29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将于2003年7月正式启用,由于报表填报单位原隶属各网、省公司,对填报的指标条目释义各有不同,为统一口径,形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规范化的统计指标核算体系,现根据最新出版的电力统计工作指南对报表所列主要指标作统一解释,请遵照执行,并请按规定时间准时上报统计月报。一、发电设备能力1、 发电设备容量:发电设备容量是从设备的构造和经济运行条件考虑的最大长期生产能力,设备容量是由该设备的设计所决定的,并且标明在设备的铭牌上,亦称铭牌容量。计量单位为“千瓦(kW)”。2、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期末发电设备

2、容量是指报告期(月、季、年)的最后一天,发电厂实际拥有的在役发电机组容量的总和。=本期末的发电设备容量即为下一期初的发电设备容量。本指标为时点指标。3、 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锅炉和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包括备用和正在检修的设备容量。“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的区别,在于综合可能出力要考虑:设备经技术改造后并经技术鉴定综合提高的出力(含机组通流改造后增加的出力); 机组、锅炉、主要辅机设备和升压站之间配合影响的出力; 设备本身缺陷的影响出力; 扣除封存的发电设备出力。如果没有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则二者应当相同。4、发电设备实

3、际可能出力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锅炉和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同时考虑火电厂受燃料供应、水电站受水量水位等影响,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期末发电设备容量量扣除故障、检修及封存的设备后的容量。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与综合可能出力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故障和检修中的设备。如果没有修理和故障以及外界因素(燃料供应、水量水位等)影响时,二者应当相等。5、股权比例集团公司实际所占股权比例,全资企业、内部核算企业股权份额百分比为100,控股、参股企业为集团公司所拥有的股权份额百分比。二、供热生产能力1、供热生产能力热电厂供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供出的额定蒸汽或热水的数量,计量单位为“吨/时”。热电厂供热设备有抽

4、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或电站锅炉等。经过中间二次转换的,按二次转换设备容量计算。2、供热机组容量报告期(月、1至当月)末的最后一天,热电厂中专门用于供热的抽汽式机组和背压式机组及其它供热机组的设备总量。计量单位为“千瓦”。3、锅炉生产能力锅炉每小时的蒸发量,计量单位为“吨/时”。4、期末锅炉设备容量报告期末一日,发电厂全部锅炉(发电及供热用生产锅炉)的铭牌容量的总和。报告期末容量,即为下一期初容量。5、锅炉平均容量锅炉设备在报告期内,按日历时间平均计算的容量。其计算方法为:每台锅炉的设备容量乘以报告期内该锅炉构成本厂锅炉设备容量小时数之积的总和,除以报告期日历小时数所得的商。即:由于锅炉设备

5、一般变化不大,所以采用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计算新增锅炉容量时,基建竣工新增设备投入生产的时间,应该与基建竣工新增计算新增生产能力的时间一致。6、期末锅炉可能出力从报告期末锅炉设备总容量中,扣除因锅炉本身及其附属设备存在缺陷所限制的出力,即得出期末锅炉可能出力。它包括正在检修中的设备能力。7、期末锅炉实际可能出力报告期末的锅炉设备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即期末锅炉可能出力减去正在检修的设备能力。三、产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 发电量:发电量是指电厂(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计算公式如下: 2、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报告期发电量与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的比率,是反映发电设备时间利用水平的指标。计算

6、公式为: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小时)=3、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的容量。如在报告期内发电机组无增减变化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等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如发电机组有新增或减少(拆迁、退役、报废)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应按下述方法计算:报告期发电设备平均容量=计算时可采用下列比较简便的方法: 4、 最高负荷最高负荷是指报告期(月、1至当月)内,每小时(或15分钟或30分钟)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大的一个。综合最高负荷,应按同一时间的负荷总和数值中,取最大的一个。如发电厂取每台发电机组在同一时间的发电负荷总和中,数值最大的一个,为该厂的发电最高负荷。供热最高负荷亦如此计算。

7、5、 发电最低负荷发电最低负荷是指报告期(日、月、季、年)内,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小的一个。6、 平均负荷平均负荷是指报告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即负荷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表明发、供、用电设备在报告期内达到的平均生产能力和用电设备平均开动的能力。计算为:7、 负荷率负荷率是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说明负荷的差异程度。数值大,表明生产均衡,设备能力利用高。计算式为:负荷率(%)=8、 发电用厂用电量 发电用厂用电量为发电厂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发电用厂用电量包括动力、照明、通风、取暖及经常维修等用电量,它励磁用电量,设备属电厂资产并由电厂负责其运行和检修的厂外输油管道系统、循环管道系统和除灰

8、管道系统等的用电量。既要包括本厂自发的用作生产耗用电量外,还包括购电量中用作发电厂厂用电的电量。不能计入电厂发电(供热)厂用电量有: 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电力的消耗量。 新设备在未移交生产前的带负荷试运行期间耗用的电量。 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电力。 发电机作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电力。 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电力。 升、降压变压器(不包括厂用电变压器)、变波机、调相机等消耗的电力。修配车间、车库、副业、综合利用、集团企业、外供及非生产用(食堂、宿舍、幼儿园、学校、医院、服务公司和办公室等)的电力。发电厂用电量不含供热所耗用的厂用电量。9、 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

9、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10、综合厂用电量综合厂用电量即电厂全部耗用电量。综合厂用电量 = 发电量 + 购网电量 - 上网电量11、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12、上网电量电厂上网电量是指该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或销售)给电网的电量。即厂、网间协议确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计抄见的电量之和。它是厂、网间电费结算的依据。电厂上网电量=(电厂并网处关口计量点电能表抄见电量)基数电量为各网省公司核定的计划内电量竞价电量为计划外通过竞价上网的电量13、购网电量是指发电厂为发电、供热生产需要向电网或其它发电企业购入的电量。14、标准煤量又称标准燃料或标

10、准能源,是指将不能直接相加的各种不同发热量的燃料按一定系数折合成标准燃料的一种方法。所谓标准燃料,是指每一千克含热量29271千焦的理想燃料。为了反映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能源的使用价值,便于计算企业的能源消耗并进行企业间的对比,需要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合成标准能源数量。计算公式为:式中:是该种燃料的低位发热量与标准能源的热值之比,称“折标准燃料系数”。15、发电用标准煤量正常发电(供热)生产耗用的标准煤量。根据正平衡法计算的原煤、燃油等燃料的消耗量,乘以该种燃料实测低位发热量,除以标准燃料发热量29271千焦后算得。计算方法详见“标准煤量”。热电厂耗用的标准煤量,必须按发电用和供热用分开计算。发电

11、耗用标准煤量=16、低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是指燃料经完全燃烧,但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应热,它不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放出的凝结热。17、发电标准煤耗发电标准煤耗率是指火电发电厂每发一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计算公式为: 发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18、供电标准煤耗火力发电组每供出一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它是综合计算了发电煤耗及厂电用率水平的消耗指标。因此,供电标准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计算公式为:或:19、发电用原煤量日耗用原煤量:通过计量装置,测算出当天发电耗用的原煤数量,减去应扣除的其他用煤量。有中间储仓的电厂,尚应包括原煤仓,粉仓存煤期

12、末期初的差额。月发电耗用原煤量:通过月终盘存和收、耗之间的平衡关系计算全月耗用的原煤量。 热电厂耗用的原煤及其他燃料,按发电耗用和供热耗用分开计算(标准煤量的计算式也相同): 低位发热量是指燃料经完全燃烧,但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应热,它不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放出的凝结热。20、发电燃油耗(发电燃油耗率)发电燃油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所消耗的燃油量。计算公式为:21、发电燃气耗(发电燃气耗率)发电燃气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消耗的燃气量,包括天然气、燃气、尾气等。计算公式为: 22、发电原煤耗发电原煤耗是指发电厂每生产一千瓦时电能耗用的原煤量。计算公式为:23、煤损

13、率包括煤炭到厂过程中的运损率和到厂后的存损率。24、供热量火力发电厂在发电的同时,还要对外供出蒸汽或热水的热量,称为供热量。计量单位为“吉焦(百万千焦)”。 供热量包括由背压式机组、抽汽式机组及锅炉供出厂外的蒸汽或热水的含热量之和,减去返回冷凝水和补给软化水的含热量后计算求得。后者用返回冷凝水量和补给软化水量分别与其温度的乘积求得。计算式为: 无返回冷凝水时:供热量对用户供汽供水的热量补给的软化水含热量 有返回冷凝水时:供热量电厂供出的热量返回的冷凝水的热量(对用户供汽供水的流量供汽供水的回水流量)电厂补充水的天然温度 电厂如有通过热交换器供热时,则对用户供汽供水的总供热量为: 返回冷凝水的热

14、量和补给软化水的热量用返回冷凝水量和补给软化水量分别与其温度的乘积求得。 计算供热量时应注意: 供热量根据热电厂供热管道出口的流量表计算。对外供出的蒸汽流量应按流量孔板的设计参数修正。 供热量应包括热电厂供给本厂生活区的热量。 新装锅炉或锅炉进行改造、大修后,试运转期间对外供出的热量,应计入供热量中。 供热流量表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或出现故障时,应进行调整或根据其它相应表计推算其供热量。 在计算热效率指标时,应包括电厂自用热量部分。25、供热厂用电率供热厂用电率地指电厂在对外供热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厂用电量与供热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热电厂的厂用电率要分别计算发电厂用电率和供热厂用电率。为此,必须将热电厂的全部厂用电量划分为发电耗用和供热耗用两部分。首先,计算出各自的直接用电量,然后将发电、供热共用的电量,按照发电和供热消耗的热量比进行分摊,计算出供热与发电所用的厂用电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 发电、供热总耗热量各汽轮机进汽的含热量锅炉给水总 含热量自锅炉至减压减温器及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