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定义为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3124928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允价值的定义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允价值的定义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允价值的定义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允价值的定义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允价值的定义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的定义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允价值的定义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 务清偿的金额。可见,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计量属性,其最大特征 就是来自公平交易的市 场,是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智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达成共识的市场 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二)公允价值的本质与表现形式 就本质而言,公允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反映公平交易中双方交换资产或 者清偿债务的依据。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特殊性,葛家澍教授认为:“通常需 要合理的估计, 较难可靠计量,需要找到能可靠计量且可具体把握的计量属性作为它的代表。”一般认为, 公允价值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1.在市场上存在该项交 易的

2、活跃市场时,由于市场价格是 所有市场参与者根据所有掌握的信息对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收益和风险进行权衡之后所达成 的共识,因此市场价格能够代表公允价 值;2.在市场上不存在该项交易但存在类似交易的 活跃市场时,公允价值可参照类似交易的市场价格予以确定;3.在市场上既不存在该项交易 的活跃市场,也不 存在类似交易的活跃市场时,公允价值可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予以估计 确定。(三)公允价值的特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通 常被认为是当前财务会计的两种最主要的计量属性。相对于历 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具有以下两大特点:第一,相比历史成本强调的是某一时点状态,公 允价值更加 注重动态过程。随着时间流动,公允价值也会不断

3、变化,每个时点上的公允价 值都不同。历史成本注重已经发生的事项,一旦入账一般情况不做调整,只有在对取得 成 本和收入进行跨期配比时才进行估计。而公允价值能及时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即使交易或 事项尚未发生,只要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或预期价值 发生了变化,就必 须对账面价值调整并在表内反映、表外披露。第二,公允价值站在市场角度用公平成交价进 行计量,其形成并不一定要通过真实交易,也可以是虚 拟出来的。只要存在公平交易的客 观市场环境,公允价值就是“最可能”达成交易的价格。历史成本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前提 的,必须存在确实的交易才能凭有关 证据进行会计记录。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主

4、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 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生物资产等17 个具体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范围涉及一般工商 业及农业、金融业等特殊行业。如何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资本化或费用化?资本化和费用化又是什么? 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如:更新改造支出),企业一般应将该固定资产的原 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计 入在建工程,并在此 基础上重新确认固定资产原价。因已转入在建工程,因此停止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发生的 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 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固 定资产原价、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

5、方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 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2、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如:修理费用), 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一般情况下, 固定资产投 入使用之后,由于固定资产磨损、各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 为了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 能,企业将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 的维护。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在发生时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 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设置专设销售机 构的,其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

6、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销售费用。企业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不 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在发生时也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一)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中的费用资本化 原制度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 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 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 期费用。”新准则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 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 的有计划调查。内部研究开发 项目的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 成果或其

7、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 品等。企业内 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 究开发项目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 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 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

8、出能够可靠地计量。(二)企业会计准则第17 号借款费用中的费用资本化 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 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将原准则的固定资产扩大至包括固定资产、需要相 当长时间才能达 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范围。C)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原准则仅 为专门借款,新准则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而且,“借款费用”的范畴要比通常所说的“借 款利息”更广,允许被资本化的专门借款费用不仅是指专门借款所孳生的利息,还包括安排 专门借款而发生的折价或溢价的 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至 于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虽与原制

9、度有所差别,但方法基本不变。(三)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中的费用资本化 新准则扩大了职工薪酬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原制度规定,除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 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其他职工薪酬如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 老保险费、失 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则全部计 入当期费用。新准则规定除应付的辞退补偿只计入当期费用 外,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 本或当期费用,这无疑将增加资产的成本,对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的当期费用及存货成本会 有较大的影响。此外,与上述准则相关,体现费用资本化做法的还有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 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

10、等。 从费用资本化这一新变化可以看出,新准则将更加客观、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新会计准则制定中技术手段属性和经济后果属性得到了较好的结合,这无疑是我国 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一大进步。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收益计量理论,而且已经发展为会计准 则制定的两种不同指导思想。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改变了原来主要以收入费用观为主的 指导思想,改为主要采用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为主。因此,对资产负债观和 收入费用观进行 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战略的角度来把握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思想的总体思路, 而且还可详细地了解这种战略思想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

11、应用情况。一、资产负债观理论与收入费用观理论基本关系资产负债观理论和收入费用观理论是复式记账计算收益的两种方法,本是同源的两种理 论。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这两种本来同源的理论产生了分歧。(一)两种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 收入费用观是指直接从收入和费用的角度来确认与计量企业收益,认为收益是收入与 费用相配比的结果,这种计量收益的方法又称为收益表法。该方法主张以交易 为中心,强 调收益的确定要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稳健性原则;财务会计处 理的重心应该是对收入、费用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而资产 和负债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 依附收入和费用要素;在财务报告体系中

12、,收益表是整个报告体系的核心内容,资产负债表 是收益表的补充和附属。资产负债观则和收益费用观完全相反。资产负债观直接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确认与计 量企业的收益,认为收益是企业期初净资产和期末净资产比较的结果,这种计 量收益的方 法又称之为财产法。该方法强调经济交易的实质,要求在交易发生时弄清该交易或事项产生 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者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然后 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 认收益。所以该理论认为,不需要区分交易与否这种形式上的差异,而只需要考虑企业净资 产在实质上是否发生变化(所有者的投资及 对其的分配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除外),因而 该理论认为收益的实质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的

13、增加。这种理论要求在计量属性上尽可能 采用公允价值,不主张采 用历史成本原则;强调财务会计处理的重心应该是对资产和负债 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而收入和费用要素则从属于资产和负债要素;在财务报告中,强调资产 负债表在 整体报告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收益表只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是对资产负债观所 确定的总括收益的一个明细说明。(二)两种理论的同源性分析 一般认为,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最初只是确认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而已,这两种计算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别从不同的价值运动角度确定企业的收 益。企业在 某一时点的价值存量实际上就是企业在该时刻的余额量,表现为企业在该时刻的资产、负债 和所有者权益;企业在

14、某一时期的价值流量实际上就是企业在 该期间所产生的发生额,其 中就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既可以通过价值存量的期末与期初的变化(即资产和负债期初、 期末的变化)来确定企业当期的收益,即资 产负债观计量法,也可以通过价值流量的比较 (即收入、费用的比较)来确定企业当期的收益,即收入费用观计量法。由于这两种观点分 别从价值运动的不同侧面来 确定企业的收益,因而造成其所提供的收益信息含量的作用也 有所不同;资产负债观所确定的收益,能更有效地度量企业财富的增加,反映的是归属于企 业所有者的 财富变化;而收入费用观所确定的收益能更好地度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反映的 是企业管理当局所取得的经营业绩。这种双重计量

15、损益的方法正是复式记账的一个重要 特 征。在不考虑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理想状态下,这两种收益观最终所确定的收益应该相等。(三)两种理论的差异起源分析 在不考虑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两种收益计量方法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不考虑其期末持有价值的变化,只考虑其取得时发生的历史成本,因此, 两种计量方 法所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但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是变化的,而且是极不稳定的。在20 世 纪70年代后,随着与美元挂钩的国际金融体制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西方各国都不同程度 地发生了通货膨胀,物价、利率和汇率经常处在一个剧烈的波动之中,使得企业资产的现行 价值与其历史成本出现了较 大差异。在这种背景下,

16、资产的期末价值量不再是相关支出分 配给费用之后的一个剩余历史成本,而是能反映其现行价值的一个现行价格;而收入、费用 的计量仍然 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这样就造成资产负债观计量的收益与收入费用观计量的 收益出现差异,最终导致复式记账的双重计量损益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随着经济环境 对 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影响,尤其是会计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差异从本质上慢慢地影响到会 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并渗透到会计准则的方方面面。二、资产负偾观理论与收入费用观理论具体差异(一)两种理论在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上不同 资产负债观理论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基本会计准则以及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 事项的具体会计准则时,要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作为指导。具体而言,在制定会 计准则时, 首先要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或负债造成影 响的确认与计量,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与计量收 益。在该种理论的指导下, 会计准则重点和首要的问题就是规范资产和负债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