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3124282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作业答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作业第一讲一、解释概念1、简单的市场经济模型:生产和消费等决策是由无数个微观决策主体厂商和家庭自主作出的。它们的行为都是市场行为,即供求和需求行为。厂商是生产者,它既是产品和劳务(最终产品)的供给者,又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家庭是消费者,它们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通过转让生产要素来获得收入,又是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产品、劳务的供给和需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就构成了两个基本的市场,即生产要素市场、或者说资源市场,与最终产品市场。市场通过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市场竟争和市场定价,引导资源的配置和产品的生产、消费。市场机制的运行同时也就是国民经济的运行,形成市场机制对国民经济运行、发展的调节和推

2、动作用。2、稀缺:稀缺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而言,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和手段总是有限的。稀缺不仅包括物资资源的有限性,也包括劳务和时间的有限性。3、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人们在作出一种选择时所必须放弃的另外一种选择的收益,简言之,机会成本就是选择的代价。4、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一个社会在既定时间和既定技术条件下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及其可能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组合。它可以表达一个社会所面临的相关经济问题:资源的稀缺及由此形成的约束,资源用途的选择,资源运用的效率,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等。二、什么是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P11

3、)答:实证和规范两方法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经济观点、建立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实证方法是一种避开了价值判断,只着眼于证明事实真实性的研究方法,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种方法是对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借鉴。它一般要求研究者不把自己的主观立场、主观好恶带入分析中,在研究中,不评价事情的好与坏,只确认它的真与假,即确认它是不是事实。实证方法强调:现象不一定是“事实”,只有说明了确切的因果关系的现象才能称之为“事实”。实证方法的一般步骤是,对现象作出某种因果关系的假设性解释,然后证明这种假设成立还是不成立。规范方法是从一定价值判断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认识观点的研究方法,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这里

4、,某种确定的评价标准就成为对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得出结论的支配因素。因为经济学终究是社会科学,它必须以某种人文价值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就是说,经济学的研究必然带有某种特定的社会目的性。从西方经济学来看,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互相配合应用。一般说来,在涉及到政策问题时,规范分析应用的更为多一些。但是在设想政策的后果、考察政策的影响时,也需要应用实证方法来帮助作出合理的政策选择,或有效地判断政策的实施效果。三、西方经济学是如何定义经济学的?(P12-13) 答:当人们面临选择时,他就需要作出某种决策,而这种决策就是他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中、在得到与失去之间进行权衡,作出比较,最

5、后决定取舍的过程和结果。人们作出比较和取舍时,他的行为就是一种具有经济性的行为,或者说,就是可以运用经济学来进行分析的行为了。通俗的讲,正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才提出了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而关于经济学的定义也就从这里演绎出来。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第二讲一、解释概念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着眼于分析单个经济单位(也即市场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及调节这些经济行为的机制。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对亚当斯密关于市场机制的命题“一只看不见的手”进行研究和论证。2、经济人: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目标利益最大化的理

6、性人。包含三个方面的假定:经济人是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经济人是理性人;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3、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投入产出方法是微观经济学归纳经济现象的一种基本方法。微观经济学在认识各种经济行为、经济现象时,首先把这些行为视之为一种投入产出的行为,把这些经济现象归结为一种投入产出过程,然后再进行分析。4、均衡分析方法:所谓均衡分析方法,是指这样一种方法,在设定什么是均衡状态或确定均衡状态的评判标准的前提下,分析影响均衡状态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探讨能否达到所要求的均衡,怎样才能达到所要求的均衡,指出达到均衡状态或保持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或必须满足的条件。5、边际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是这样一种方

7、法,它通过对增量变化的分析,来确定资源(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边界或当事人行为的合理边界,确定实现均衡所要求的数量标准或几何条件(以几何方式表达的条件)。二、怎样理解经济人概念?(P27-28)答:1、经济人的概念是微观经济学对微观个体的行为所具有的共性的一种归纳。微观经济学侧重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关注的是人们行为的共性。把不同的消费者或生产者所具有的共同的特点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理论上抽象的“消费者”或“生产者”。最终这些抽象就形成了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经济人概念的前提,所以经济人是一个反映了所有微观个体共同行为特征的理论假设。2、经济人是自利的,但不一定是自私的。3、最大化不仅仅是经济

8、人的行为动机,而且也是他的行为方式三、解释概念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某一价格水平下对一种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需求有两个条件: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第二,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即有能力购买。2、需求函数: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与商品需求量大小之间所具有的相关性,可以归结为一种函数关系,其中,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是自变量,由此而导致的需求量的变化是因变量,这就是需求函数,它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需求量与决定这些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Dx(Px,Py,Pz,,M,T,E)3、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商品的价格。把表

9、现商品需求与价格相关性的“需求规律”,用图形表现出来,就是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几何图形。4、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或卖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应不同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是在市场上与需求相对应的力量。它是一个量的概念。5、供给函数:影响供给的因素是很多的,各个因素与商品供给量之间变化的相关性,也表示为一种函数关系,即供给函数。供给函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种商品的可能的供给量与影响这些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即: Sx(Px,C,Po, T,E)6、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与生产者供给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几何图形。正常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10、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它反映了一般商品的供给规律。7、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一致时的价格。8、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需求数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要反映的是一种商品价格的单位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或幅度。9、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10、交叉弹性: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是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需求交叉弹性就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其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11、供

11、给弹性:供给弹性也就是供给价格弹性,是指因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供给的相应的变动率。根据供给规律,一般商品的供给是与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动的,但是不同的商品,其变动的幅度却大不一样,也就是说,它们具有不同的供给弹性。四、说明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区别。(P42-43)答: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不同的。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完全由于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单纯反映需求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的相关性,在几何图形上,它表现为在同一条需求线上不同点之间的变化或移动。需求变化也称需求水平的变化,是指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之外的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

12、数量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对于某种商品需求水平的变化,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即由这条需求曲线向另外一条需求曲线的变动,出现了新的需求曲线,显示了一种新的需求水平。五、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并以此说明市场价格机制如何调节资源配置。(p49-52)答:均衡价格是经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及价格的波动而形成的。价格过高,会刺激生产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但是却会减少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导致该商品的供过于求。形成一种迫使市场价格下降的压力,进而促使生产者减少该商品的生产或供给,把供给规模降至均衡水平。价格过低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而供给量则会减少,需求数量多于供给数量,造成供不应求。

13、形成提高价格的推力,抑制需求而刺激供给,使供求趋向于均衡点。 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表明,均衡是市场的必然趋势和正常状态。脱离均衡点的价格,必然造成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通过均衡价格的形成,促使供求关系由失衡状态转向均衡状态,就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价格机制。通过这种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着有效的调节作用。六、解释概念1、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或劳务所具有的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或劳务消费所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一单位新增消费所带来

14、的边际效用在递减的趋势,这一趋势被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所消费的商品量的增加,每一新增单位消费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4、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其消费的商品组合的排列,反映的是消费者个人的兴趣或嗜好。5、预算约束:消费者所能够得到的商品数量要受到商品价格和他自己的可支配收入的限制,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或需求能力。由价格和收入所决定的对消费者需求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限制就是预算约束。6、无差异曲线:所谓的无差异曲线,就是把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效用差别的各个商品组合连接起来形成的一条曲线,在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种商

15、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满足程度都是相同的。这样,无差异曲线即可以反映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又可以描述他们所能够追求的效用最大化。七、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歧在哪里?(P73-74;78-79)答:这两种效用论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效用能不能或者应该不应该用准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基数效用论认为可以,序数效用论认为不可以,甚至不应该。第三讲一、解释概念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要素投入与产量产出的函数关系,即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某种产品的产出数量取决于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及其组合比例,或者说,产量是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及投入比例的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Q(K,L,T, ,N)2、边际产

16、量(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条件不变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投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当达到一定点后,边际产量(报酬)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至下降到0,甚至为负数。3、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进行长期生产分析的一种工具,它是从生产函数中得出的。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都能够生产出同等水平的产量,把这些组合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就是等量线那些能够生产出同等产量的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就是处在同一条等产量线的组合。如果各种组合可以形成多个水平的等产量,就会形成多条等产量线。4、等成本线:生产者在生产时,要考虑技术上的合理性、经济性、防止技术上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对产量最大化的追求还要受到他所能够支付的成本的制约。如果增加劳动的投入,就必须减少资本的投入,反之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