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样板校创建考核细则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3115068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样板校创建考核细则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样板校创建考核细则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样板校创建考核细则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样板校创建考核细则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样板校创建考核细则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样板校创建考核细则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样板校创建考核细则表考核时间 考核人员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 估 要 素分值自我诊断学校自评县级考核市级复核A1教学常规管理(32分) B1课程设置C1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基础性课程。2C2积极推进拓展性课程建设,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2B2管理体系C3学校有系统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与组织机构,建立每个学科教师教学新常规考核指导档案。2 C4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指导性强。2 C5建设教学共享资源(网络资源库等),助力教师日常教学改进。2B3认可程度C6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新常规专题研训活动,落实教学常规相关内容,知晓率达100%。2B4团队建设

2、C7学校领导要深入教研组、年级段、备课组,督促和落实校本研修活动。2C8选拔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突出其引领作用。2C9落实好教研组长的待遇问题(如工作量、工作津贴等)。2C10教研组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基于学科特点的主题研讨活动),有成效。2B5成果成效C11学校定期开展与教学常规相关的研究评比活动,学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在区域内有一定的影响。3C12教师积极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学业务评比,成绩显著。获县(市、区)或市直一二等奖分别得0.5;获市级一二等奖分别得1。此项满分5分。5B6教学质量C13 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 根据区域教育质量综合测评评定

3、学校学业质量。4 A2备课(16分)B7内容要求C14教师备课有合理的教学进度计划,依据课标、教材、学情等进行备课,备课时落实好“学为中心”理念,践行学习方式的变革。4C15要从学科特点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资源。2B8形式要求C16提倡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每学期集体备课不少于3 次。2C17集体备课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对课时方案(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不能以单一的呈现教学流程式的课件代替教案。2B9时间要求C18至少提前2天备课,杜绝无教学案上课的现象。2B10备课管理C19教(学)案检查严格,做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有检查记录档案。2C20

4、教龄五年内(含五年)教师和第一次使用本册教材的教师必须写详案;实行见习期的新任教师教(学)案由指导教师审核的制度。2A3上课(25分)B11上课纪律C21教师课前准备到位,按时上课,无迟到、早退、中途随意离开、接打电话或玩手机、体罚学生等现象。2C22坚持巡课制度和候课制度(预备铃响须进课堂)。不私自调课。无特殊情况不得坐着上课。2B12教学过程C23课堂教学目标清晰合理,学习任务设置体现目标导向,任务分层,并有效落实。3C24学习活动体现导学结合,突出对重、难点的教学,关注教学生成。2C25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各类教学资源整合使用。2C26教学语言规范、清晰、生动,语

5、速得当,音量适中,使用普通话。2C27板书设计能呈现知识框架,突出教学重点,具有科学性、整体性、条理性。2C28学生能基于学习内容特点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学生能主动思考,善于提问。2C29 学生善于合作,能用心倾听同伴意见,又敢于发表个人见解。2B13教学效果C30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及时、深刻;学科思维有发展;学习兴趣有提高。6A4作业(12分)B14作业设计C31作业设计时能精选习题,份量适度;有分层设计,类型多样。不布置惩罚性作业。3B15作业批改C32作业批改及时准确,方式灵活多样。不随意写“阅”或“查”,建议采用等级制,有启发性、激励性批语。3C33学生作业整洁、格式规范

6、,书写认真、正确率高。学生有纠错本或有作业纠错措施。2B16作业反馈C34作业反馈要有体现针对性和适时性,要突显问题解决的过程,引导学生领悟解题的方法,提高读题、审题、答题的能力。2B17作业辅导C35坚持采用集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辅导方式,突出辅导的针对性、实施分层辅导。2A5评价(15分)B18形式内容C36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等。3B19命题要求C37备课组能自主编制阶段性质量检测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命制试题,注重能力立意,能规范命制,突出学科核心素养。2C38编制命题细目表,确保试卷的效度和信度。试卷总体

7、难度适中,难度值控制在0.700.85之间,难易题分布比例合理。2C39严格控制各类教学质量测试的频次。2 B20分析反馈C40基于数据及时做好试卷分析和成绩反馈。2C41做好典型错误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总结规律,鼓励学生质疑,开展解题与答题方法指导。2C42每学期各学科至少完成一份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对教与学作出合理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地教学改进意见。2备注 1.每项评定办法:得分为指标分值乘以等第系数,根据实际达成情况分A等为完全达成,系数为1;B等为基本达成,系数为0.8;C等为部分达成,系数为 0.6;D等为未达成,系数为0。 (有些指标可以直接给分数,如教学业务比赛)2.此表先由学校填写,再由县教研部门考核后填写上交。市直初中填写后直接上交市教研院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