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测评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309846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测评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测评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测评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测评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测评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测评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测评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测评试卷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近百年来,人类所定的铜矿石最低含铜量标准不断降低,使铜矿采储量不断增加。这反映了( )A. 自然资源综合性特征B.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特征C.铜矿资源具有可再生性D.社会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下图是“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变化图”,读图完成23题。0 O 0 o Q O 。50(5(5 3 2 2 11石油量恒万吨)消费量生产量图出口量蛔岫11)|他成19841989199419992004(年)2. 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A. 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B.我国消费的石

2、油以进口为主C.1995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D.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有余3. 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 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C.完全依赖进口石油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4. 天津滨海新区利用本地优势条件开发水源,持续可行的措施是()A.开采深层地下水 B.海水淡化C.利用洼地蓄水 D.跨流域调水5. 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A.开发利用难度小 B.燃烧效率低C.输送、使用方便 D.对大气污染严重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据此完成68题。6. 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

3、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7. 西部大开发首先要()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8. 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9. 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D.湿润区10. 我国南方热量条件好、水分充足,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山地发展生产,应该是()A. 大力垦荒,充分利用光热和水分条件,发展种植业B. 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扩大森林覆盖率C. 大力种草,发展畜牧业D.发展家禽

4、饲养业11. 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耕地 B.林地 C.草场 D.未开发土地12.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A. 地大物博,耕地、林地资源十分丰富B. 目前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C.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无限D.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贫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0.10公项左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30%。近年来,全国耕 地减少1亿亩,其中1 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读图,完成13-14题。13. 下列现象的发生能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气候变暖水土流失赤潮沙尘暴A. B. C.

5、D.14. 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是()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A. B. C. D.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能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恢复,而且能使土地永续利用。据此完成15-16题。15. 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方面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 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C.长江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16. 黄淮海地区在发展经济和进

6、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产 合理排灌,防止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植树种草,防止 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改良盐碱地、涝洼地、沼泽、沙荒地、红黄壤, 使黄土地变黑土地A. B. C. D.据2001年12月18日报道,中国北方普遍降雪。在吉林省的吉林市,却出现了罕见 的“黄雪”(黄色的雪、原来是大雪中伴着扬沙,沙尘把白雪涂成了黄色。当前我国由于生 态环境破坏而造成土地荒漠化情况非常严重,我国已有相当于一个江苏省的面积完全荒漠 化。这次“黄雪”的沙尘是随着西南风转西风飘过来的。根据材料完成17-20题。17. 据监测结果,我国90%以上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在

7、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总体上仍呈扩展趋势。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缺乏防沙、治沙的法律B.岩石和土质疏松易风蚀C.气候干旱等自然原因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18. 下列现象最容易出现类似东北罕见“黄雪”的是()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C.台风过境 D.反气旋控制19. 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墚”下列行为及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以粮为纲、有粮不慌退耕还林还草人口众多并快速增长大量采挖中药材A.B.C. D.20. 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以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大

8、规模人工降水 退耕还牧 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改变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 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公布空气质量日报A. B. C. D.21. 阅读漫画,完成下列问题。(9分)(1) 该图反映了什么现象?。(2) 设想会产生什么后果?。(3) 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切实可行()A. 建设人工草场,培植优良牧草B. 退牧还草,调整经济结构,使牧民从事牧业以外的行业C. 划区轮牧,规定合理载畜量D.禁止放牧,保护草场,保护环境22. 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 面积的40%,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

9、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 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1) 材料一说明的问题是,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 增高。(2) 材料二说明的问题是,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 的 造成很大压力。(3) 材料三说明的问题是,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 的 和 相对落后。1650 1700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2050 2100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供求2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 世界耕地在20世纪中叶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

10、因。(2) 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或使现有生产力水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 前景将怎样变化?(3) 耕地供求矛盾的实质,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是24. 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筲可开采寿命煤在消费水平不断增氏下 的可开采寿命二I磷 C_I 铭1985199220002010 2050 2100 2200 (年) 资源耗竭年份*5 4 3 2 1 110 15 25 35 50 75 100 150 250 (年) 器年增玲资源可采寿命年数(1) 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 作用制约。(2) 矿产资源属 资源,其数量是 的。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

11、量占绝大多数的是国家。(3) 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4) 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使资源,减少浪费,延长其 资源。答案:(1)云南广西贵州(2 )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越薄肥力(3) 选择坚硬的地基,避免地面塌陷(4) 土层薄,基岩大面积裸露,流水侵蚀作用强;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在陡坡上开 荒,破坏了地面植被答案(1)甲(2)C、A、B(3)干早、降水少过度放牧、垦殖等(4)“三北”防护林体 系”答案:(1)水稻、冬小麦油菜光、热、水资源充足(2) 农业结构单一,增产缓慢;能源短缺,植被破坏严重(3) 水果罐头、食品加工、茶饮料、毛竹加工等B(4) 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品质;提高科技水平,进行综合开发; 利用WTO有关条款加以保护等。答案(1)10森林草地(2)森林草地覆盖率降低,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多,水土流失严重(3)每公顷平均产粮减少一主要是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造成的人均产粮减少,主要 是人口增长快于粮食总产量增长的结果(4 )植树种草,控制水土流失;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