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的实习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305235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准仪的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水准仪的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水准仪的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水准仪的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水准仪的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准仪的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准仪的实习报告(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准仪的实习报告 水准仪的实习报告1(623字)实训2 水准路线测量一、实训目的1.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观测、记录方法。 2.熟练掌握水准仪的使用。二、仪器及工具DS3型水准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普通水准尺2根,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记录板、记录表格等。三、实训方法及步骤1每组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如ABC。2在起始点A和待定点B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照准A点水准尺,消除视差、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a1;同法照准待定点B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b1,分别记录并计算其高差h13将A点水准尺立于待定点C,同上法读取待定点B后视读数及待定点C前视读数,计算平均高差h

2、2。4同法继续进行。四、注意事项1仪器的安置位置应保持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每次读数前应保证精平及消除视差。 2立尺员要立直水准尺。起点和待定点不能放尺垫,其间若需加设转点,转点可放尺垫。各测站读完后视读数未读前视读数仪器不能动;各测点读完前视读数未读后视读数,尺垫不能动。五、数据记录水准路线测量记录表线路名称: 仪器型号: 测量者: 记录者: 时间: 天气: 组别:水准仪的实习报告2(2391字)建筑测量是建设工程的基础,是一切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依据。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为了加深对测量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安排了一

3、次测量实习。1 实习地点及特征实习安排在位于山沟里。地形复杂,整条沟呈南北走向,沟深约在40m左右,长约2.5Km,右岸山坡坡度较陡沟顶往下2.5m时坡度陡然变为悬崖。左岸坡度较缓,但山脊山谷如麦垄一样,重叠相间,沟内小山丘呈散状分布,沟底地形起伏较大,测量难道较大。这次测量实习的任务就是绘制该地1:1000的地形图。2测量仪器和绘图工具本次测量实习所用测量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塔尺、花杆、尺垫、钢尺。绘图工具有:直尺、圆规、量角器、铅笔和橡皮等。3测量方法步骤首先是控制点的测绘。根据测量原则,先控制后碎部,采用闭合导线来控制整个沟。主要完成控制点的平面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角度测量。在测量中

4、控制地形,首先要根据实际地形找出控制点。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控制点的踏勘选点,踏勘选点有四个要素:a.点与点之间必须通视,便于测角、测距。b.点位应视野开阔,地形坚实,便于安装仪器。C.相邻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d.导线点长也有要求,一般不易大于0.8Km。根据以上理论要点,在实际地形中选择了8个符合要求的控制点并在控制点上打了木桩,做了容易找到的明显标记,这是很重要的环节,控制点不可以动摇移位、损坏等,以免使测量数据出现误差,按顺时针方向在木桩上排了序号,依次为BM1、 BM2、 BM8。接下来是确定控制边。控制边的选择要求是:相邻点之间地形平坦,中间无障碍物,无大的地形起伏。选择了BM

5、8、 BM7做为控制边,用钢尺做了精密丈量,测出BM8、 BM7之间的距离为242.844m,然后用森林罗盘仪测定BM8、 BM7的方位角为8321 44。假定BM8点的高程为1380.000m,开始测量前的基础工作就做完了。高程测量为闭合水准测量,以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从BM8出发开始测量闭合于BM1 ,BM1为终点。测量组的人员安排:1人观测读数、1人记录、2人跑点(轮换工作)。 首先进行高程测量,测区高程从右岸传递到左岸,中间以跨过沟底,控制点与控制点之间地形起伏较大,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每一站要求前后尺距离相等,当读完前后尺读数后,记录者用K+黑红3mm、

6、前后视距差d3mm、高差累计差d10mm的检核条件进行检核。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后方可迁站。另外,为了防止记录误差,记录者在观测者读数后复读一遍。观测采用后后前前的观测顺序。从沟顶往下测量是,由于坡度较陡我们采用“之”字形测量方向进行。每站水平距离较短,测站数较多,故对测量精度也要求越高。BM5控制点在沟底,是最复杂的控制点,所在地地形起伏大,测出的数据误差较大,为了缩小误差在BM5与 BM6之间增设了控制点BM5利用BM5向BM6过渡,增设控制点使误差缩小并使工作量大大减少。从沟底控制点BM5开始往上测,同样坡度较陡,测量难度高。在BM6控制点上地形较平坦,前后视距都控制在100m左右,测至B

7、M8路线闭合了。由于在测量过程中完全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操作,测量数据经过内业计算后完全符合要求即fh=h(H始H终)fh允。本次测量成果将做为绘制地形图的原始数据,所测数据符合要求后计算出各控制点上的高差,根据BM1点的假设高程计算出各控制点的高程,并进行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水准测量完成后进行了角度测量。角度测量是为了确定地面点的位臵,采用的仪器是经纬仪。经纬仪架设在BM1点,以BM8点为起点,测BM8点与BM7点之间的水平角度,以确定BM1的位臵,依次确定各控制点的位臵。人员安排与水准测量时的相同,观测1人,前后两桩立花杆2人,记录1人。在BM1架设仪器,达到点下对中及长水准管精平后,观

8、测者手拿红旗指挥立尺手立点。角度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者以正镜照准BM8,使水平度盘臵数略大于0,将读数a记录在册,然后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右边目标BM3,读取读数b左,记录在册。B左=b左a左;以侧镜照准BM3,读取读数,记录在册为b右。然后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右边的目标BM8,读取a右,计入手册,那么B右=b右a右;本测回值12(B左+ B右)。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我们分别观测了几个测回,每测回变动一下度盘位臵,如90、180、270、360。为检核测角精度,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水平角之差36,测回差不超过24,以此做控制。内业随即进行了闭合导线计算,推算出了各控制点方位角及其x、y轴坐标。

9、至此,经纬仪角度测量完成。经纬仪测量中,出现的误差较多,如目标偏心差、照准误差、竖盘分划误差等。以上误差根据理论知识在实际中予以缩小。4实习体会通过一周的测量实习,使我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次实习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增强了我们克服困难、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良好意识。水准仪的实习报告3(1006字)实习名称: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实习目的:1、熟悉水准仪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2、练习水准仪的安装、瞄准、读数实习时间:3月5日地点:逸夫楼和机械楼之间的空地人员:_x、_x

10、实习仪器:水准仪1台、水准尺2根、三脚架1个实习步骤:1、安置仪器打开三脚架;连接仪器。2、粗略整平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3、瞄准水准尺目镜对光;大致瞄准;物镜对光;精确瞄准。4、读数实习总结:今天的线路勘测实习课,我们对水准仪的结构、使用、安装和读数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在实习中我们认识到对水准仪的安装要采取一丝不苟的态度,如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竖丝要对准水准尺等。本次实习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了水准仪的读法:从尺上可直接读出米、分米、厘米,并估读出毫米数,保证每个读数均为4位数。在读数时,老是会读错数据,有观测者的原因,因为读数不够明白和清晰,有时候会读错;或者是扶尺者没有把水准尺

11、扶直,造成前后读出的数据有很大的区别,造成了错误。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实习的重要性,光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操作,是不行的,什么也学不会,所以在以后的实习中要认真的对待,我们即将要步入社会,实习机会越来越少,我们要更加的珍惜,会对我们以后步入岗位有很大的帮助。总之,通过这次的测量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遇到了书本上不曾考虑到的问题。比如更加熟练的对实验仪器的操作,会了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积累了一些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能力,也更加了解实习的过程,培养了同学间的交流合作。水准仪的实习报告4(1365字)一、实习时间:4月二、实习地点:学校公路三、

12、小组成员:组员:_X、_X、_X四、指导教师:_x五、实习目的: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六、实习设备:全站仪、棱镜、脚架、铅笔、图纸七、实习内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的原则,实行外业的碎部点测量。测5个地貌八、实习步骤:1、确定测站点确定测站点时,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过的已知点。

13、所以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地势,以避免经常迁站。2、架设仪器架设仪器时,要保证仪器架稳,一般是将三脚架的腿间距稍微放大些,保证平稳。角度大将导致全站仪过低,给观测者带来不便,同时也影响观测员的观测;角度过小是,存在仪器损害的潜在危险。观测钱要进行仪器的校验,对准已知点,以保证数据的精准度。3、立棱镜测量读数,立镜是要保证镜杆尽量竖直。九、实习过程1、我们把仪器架在操场的点,摆好仪器后,看光学对中器把仪器和地面点对中并升降两支脚架(另一只固定不动)使圆气泡居中,这就完成了对中整平。旋转两个螺旋按钮,将仪器来回90度旋转使管气泡居中这完成了精平。把棱镜放在看台上的点。2、按开机键开机按“菜单”键选

14、择“测量功能”按对应的“F1”键进入测量模式选择测站点,输入测视点点号QS和坐标、仪器的高,将仪器对准后视点的棱镜,并输入后视点的点好HS和坐标、棱镜高。3、将仪器对准地物,依次按输入点号、按测量键。五个地貌测量仪器在已知点放好后,把测站及后视坐标给弄好,后视定向,检核之后,新建一个文件(注意了有些全站仪在新建文件的时候分为测量文件与坐标文件)然后就可以采集数据了。我们组测了一段公路,一个花坛,灯,一棵树,还有一个下水道井盖,采集好数据后,并制图。测量的时候画了草图。十、实习收获实习期间操作全站仪,也使我对全站仪的操作熟练程度加深,学会了对地貌的基本测量,对制图也有了了解,采集数据速度也有了提

15、高,增加了我对测绘的了解及兴趣,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测绘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实习中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认真对待自己所测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件事情,这对我们以后做事有了一个很大的帮助。水准仪的实习报告5(5524字)一、实习目的: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书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3、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4、练习用经纬仪配合水准仪测绘地形图;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土建施工放样中一般问题的能力。二、实习要求: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一些主要一起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2、掌握数据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