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及自主发展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3047290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及自主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及自主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及自主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及自主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及自主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及自主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及自主发展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及自主发展研究基于某县区的实证性研究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无论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还是高效课堂研究,其实质都是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在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在借鉴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从年开始,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进行了研究,确立了教师成长的六个心理阶段和三个危机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根据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在进行了为期四年的实证性研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成果。一、开展此项研究的主要动因(一)研究的缘起任何一项课题的研究都有着现实的和理论的动因,是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只

2、所以在这方面开展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现实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展了以布鲁纳的课程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改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保证措施,即使如此,这项课改历经8年后依然失败了,1973年,布鲁姆在谈到这次改革失败的原因时曾这样说过:“我始终坚信我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只是教师的素质不足以嫁接我的教育理念。”应该说,当前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教育研究活动,无论是在经费投入、师资水平还是社会的支撑氛围等都远不如美国,其中面临着的困难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课程改革的失败是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应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经济和社会氛围无法尽快改善的情况下,首先能够解决的是不

3、断提升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在山东省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创新教育研究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关注这一问题更有着积极的价值。2.目前的现状。在对教师发展历程的研究方面,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以教师发展的外在表现作为指标的,一般认为,教师的成长要经历适应阶段(第1年)、掌握教学基本功(第13年)、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第35年)、徘徊阶段(第58年)、教师“成名”阶段(第812年)林炳伟谈中学教师生涯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2(10)。这些阶段以时间和外在表现划分的阶段不仅难以反映出个体的差异,也未能从教师心理的视角去分析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因,其引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3.研究的目的

4、。通过调查和思考,寻求最佳的教师发展现状及分期,探索不同阶段教师的成长心理特点、需求以及自主发展的措施。我们认为,教师入职到专家教师的全部历程中需要经历六个心理体验期和三个危机阶段,当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会经历这些阶段,教师能够体验到何种心理,决定了最终的发展结果。从目前的教师培养机制看,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本人都未能充分认识这些心理体验期,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因此,从心理的视角进行教师的成长分期,研究不同心理阶段的特点,成因、体验及针对性的措施,将能够实现教师的自住发展,引导更多的教师积极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二)研究的思路在理论研究确定教师成长心理分

5、期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省创新教育课题研究的要求,在总课题组张志勇副厅长、齐健教授,分课题组组长省教科所副所长刘吉林博士及临沂市教科研中心领导的指导下按照既定的研究计划进行的。1.借鉴的成果。目前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有很多,在研究的初期,我们主要借鉴了当时最新的教师阶段划分成果,这些成果包括顾泠沅教授的教师阶段划分、申继亮教授的青年教师阶段划分、吴刚平教授的教育经历与教育经验关系分析、郑金洲教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以及王澍教师的常识教育学等研究成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借鉴了浙江教育学院卢金真教授提出的教师发展三边理论,卢真金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

6、立足边、理论边、实践边。各类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沿着这三条边经历适应阶段、分化定型阶段、突破阶段和成熟阶段四个阶段向前发展。方方.在思考与研究中成就自己J.教学月刊2005(11).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我们从理论上对教师城战的心理阶段进行了划分。2.研究的方法。在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编制了课题研究流程图,选择了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对教师成长的心理阶段进行划分,尔后进行大量的调查与座谈,验证心理分期的可行性和阶段性,并从基本表现、心理需求、成因分析、发展目标和培养策略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阶段性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自2008年初选取的实验学校,通过确定研究专题、

7、开展协作论坛、做好成果提升等方式,探寻处在不同心理阶段教师成长的有效措施,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价值,有效地促进了全县教师的专业发展。3.研究的成果。通过研究,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研究目标,探索出了教师成长的心理规律,即心理成长的六阶段与发展过程的三危机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了该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初步结果见表1。表1 教师成长的心理阶段、危机阶段划分一览表习惯划分心理体验发展阶段入职时间危机阶段危机原因职初教师情绪高涨期从教之初12年心理困惑期适应阶段23年第一危机阶段职业受挫熟练教师反思求解期分化阶段45年心理倦怠期高原阶段57年第二危机阶段职业倦怠专家教

8、师情绪回归期整合阶段78年第三危机阶段成就焦虑心理愉悦期自我实现912年4.研究感悟。在从事这一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有着很多感悟,这些感悟使得我们及时调整教师发展的措施,着力构建教师自主成长的有效环境。其中最为突出的感悟有四点:一是教师的成长阶段存在着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即使处在同一工作年限阶段,由于教师的阅历及成长水平不同,其心理体验也有所不同。二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体验到这六个阶段,教师最终成长到什么水平取决于在何阶段停滞。三是危机期与关键期并存。每个危机期都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期,教师能否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取决于教师是否顺利地克服成长中的危机。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有很多,引导教师从行

9、政推动到自主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也只有走到这一层面,才能最终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二、职初教师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培养策略职初教师一般是指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前3年左右,在这一时期受到已有的教育观念和现实教育要求的影响,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适应和发展定位,有情绪高涨期和心理困惑期两个心理表现阶段,其中心理困惑是教师在入职后面临的第一次危机,这种危机主要来自于职业受挫。(一)从教之后的情绪高涨期1.基本表现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教师岗位后的12年,是大部分教师情绪的高涨时期,其中理想主义、有活力、富于创意、善于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是这一阶段教师的共同特征。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也

10、因遇到有维持课堂纪律、激发学生动机、处理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学生学业、与家长交往、组织班级活动和缺乏必要的教学材料和设备等诸多现实问题,而表显出些许的困惑和迷茫。2.心理需求教师从教之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熟悉课堂教学的步骤和各类教学情景,获得初步的教学经验,因而他们最渴望的是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在这一阶段,与管理和纪律相关的问题也是初任教师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他们渴望得到有效的帮助。同时,职初教师在从学生身份转向教师身份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压力,他们渴望获得心理方面的支持。一是希望得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同和接纳,尽快成为教学专业中的正式合格成员;二是在面临教学经

11、验缺乏的情况下,他们最需要得到校长或同事的理解、安慰和鼓励。3.原因分析职初教师高涨的情绪主要基于美好的愿望和强烈的成就动机带来的。未来职业的预期。师范院校中掌握的教育理论以及院校教师的引导,使得大多数教师有着对教育的憧憬和对自身发展的热切期望,从教之后,领导和老教师对他们寄予的厚望也使得他们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这种对未来的强烈预期和改变教育的责任使得他们这些能够制定严格的计划和措施,并愿意以自己的努力在展示自我价值的同时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因而呈现出高涨的情绪状态。印象控制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后都会受到印象控制的影响,希望以个人的努力得到最初好的印象。教师从教之后,

12、常常对一些不当的习惯行为加以控制,表现出积极、负责等,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地学习和工作。这种心理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职初阶段的情绪高涨心态。社会的良好预期。从我国的教师定位看,诸如古代的“以德为先”圣人形象、近现代“学德并行”以及当代的“学德能兼通”形象都将教师的目标定位在理想的境界,不愿意成为名师的教师肯定是被认为没有理想的教师。受这种良好社会预期的影响,很多教师虽然在工作最初的一年内困难重重,但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呈现出教师生涯中情绪最高涨的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初任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应对能力,在教学成功和有效地处理各种教育事件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难,使

13、得教师在情绪高涨的同时也有着些许的困惑和烦恼,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导,教师很快会进入心理迷茫阶段,这也是部分初任教师在入职阶段就放弃教学专业的主要原因。4.发展目标这一时期的教师面临的核心发展目标为:理解教学活动与实际工作环境的复杂度;了解各方面人员对教师的期望,包括学生、同事、家长、社会人士等;理解教师的基本权利、义务、责任、限制,以及各种相关法令规定;理解学生的学习特性以及问题本质;发展基本的教室管理与班级经营技巧;掌握任教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发展任教科目的教学技巧;调适自己的教育理想与教室内现实情境之间的差距。5.培养策略初任教师饱满高涨的热情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积极的心理

14、状态。因此,如何采取合理的、有梯次的措施来让这种高涨的情绪得以有效地保持应该成为新教师培训的重点。在具体的培养策略上,我们从行政和教师自身两个层面开展研究。在行政推进的层面上,主要采取以下策略。建立分层定期的培训制度。由于大学教育的专业分化和课程设置等原因,绝大多数初任教师缺乏实用的教育理论和实际的课堂操作技巧,在应对现实的教育要求过程中,常因为教学技能的差距造成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县教体局制定了新教师培训计划,根据教师的实际确立了班级管理、教学技能、学生心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并采取现场观摩、蹲点学习等方式组织以提升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形式。当然也可以委托到新教师所在的学校进行岗前

15、专业定向培训和指导,使初任教师正确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具备初步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合理安置初任教师。在对新教师的工作安排上,要为他们留有必要的学习和反思时间,使他们担任适当班级和学科的教学,为初任教师安排合适的指导教师和支持团队,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方面的各种技能和判断力。针对初任教师对校情和学情了解较少,与周围同事结交不深而出现的困惑心理,学校应围绕管理要求、学校文化和学生特点等做一个系统介绍,并在新教师任教后的3个月左右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工作感受,听取新教师给学校的建议。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初任教师对教学业绩有着较强的渴望,以单一的教学成绩评价教师的能力往往有着一定的偏差,也会影响到

16、教师对自我能力和未来发展的定位,因此,对新教师的评价在关注其教学业绩的同时,应提高德、能、勤、绩几个方面的权重,甚至可以单独制定量化考评标准,强化新教师最初的自我价值体验,给新教师以积极的认可和尊重。对部分新教师教学成绩暂不理想或管理能力暂时不足的现状做出恰当的分析,帮助新教师降低理想和现实的心理落差,使得新教师能比较平和、比较自信地面对以后可能出现的迷茫和失落。从教师自我发展的视角,我们提出了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在不同的学校进行实践,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引导教师制定年度的发展规划。通过学校的指导和帮扶教师的引导,对他们提出较中肯的、符合其个人实际特长的教育期望和愿景;以各级名师的事迹去鼓舞并支撑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