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6物质的相互转换1》讲义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3023924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6物质的相互转换1》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9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6物质的相互转换1》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9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6物质的相互转换1》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9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6物质的相互转换1》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9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6物质的相互转换1》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6物质的相互转换1》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6物质的相互转换1》讲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例:Na、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纯净物单质 化合物_,例:Cl2、 、稀有气体_氧化物,例:SO2、 _氧化物,例:Na2O、 氧化物酸 例: 碱 例: 盐 例: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例: 混合物 例:盐酸、空气、 1、元素:是具有相同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量相同,中子数量不同的原子或离子也属于相同的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量不同的原子或离子被称为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其 决定的,元素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2、纯净物: 称为纯净物, 纯净物又分为 和 。3、混合物: 称为混合物。4、单质: 称为单质。元素在单质中存在时称为元素的游离态。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石墨

2、和 )。5、化合物: 叫做化合物。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为化合物。6、无机化合物:通常指不含 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等),简称无机物。7、有机化合物: 通常指含 元素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主要由 、 、 、 等元素组成。 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碳酸等除外。8、氧化物: 称为氧化物。 另一种元素若为金属元素,则为 ;若为非金属元素,则为 。9、酸:电离时生成 的化合物。10、碱:电离时生成 的化合物。11、盐:是指一类 或 与 结合的化合物。(二)物质的转化规律:(1)金属 + 氧 = 金属氧化物 1、钠放置在空气中。现象:银白色逐渐退去。

3、 反应:4Na+O2 = 2、镁条燃烧。 现象: , 反应:2Mg+O2 3、加热金属铝片。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铝表面生成了氧化铝薄膜,构成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金属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会落下来。反应:4Al+3O2 4、铝在空气中生锈:4Al+3O2= ;Al2O3是一层极薄的 物,可阻碍反应的进行。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 反应:3Fe+2O2 铁钉在空气中生锈。现象: , 反应:4Fe+3O2= 相关知识点:(1)铁生锈的条件: 、 (2)Fe可做 中的抗氧化剂(去除 ) 6、加热金属铜丝。 现象: 。 反应

4、:2Cu+O2= (2)金属氧化物 + 还原剂 = 金 属 + 非金属氧化物 1、CuO+H2 = 现象: ,H2还原优点是反应生成物之一是 ,且产物较纯净。 2、CuO+CO = (CO有剧毒,实验时一定 ) 3、2CuO+C ;现象: (虽然C的还原能力强于H2,但固体还原剂与氧化物的充分接触程度没有固体与气体还原剂充分,自然反应温度 就比H2要高,最好使用酒精喷灯或加罩的酒精灯。C要稍微过量。) 4、2Fe2O3+3C ; 5、Fe2O3+3CO ; (加热时一定要持续高温) 6、Fe2O3+3H2 ;现象: 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转换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

5、化物。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 ; 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 表面的氧化层。在点燃镁条或铝片前,常用砂纸 镁条或铝片。 除Ag、Pt、Au外的金属, 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 反应就越剧烈。生成氧化物的特点是绝大部分反应的结果多为 热量, 的热量愈大,则生成的氧化物愈稳定。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 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热还原反应指的是金属氧化物(如Fe2O3、CuO等)在加热或者更高的温度条件下,用一些还原剂 (如: )将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以单质形式还原出来的反应。越活泼的金属,其金属氧化物被还原时 所需温度越高。KAl的冶

6、炼只能在矿石熔化状态(不是水溶液)下电解,用H2、CO 还原。 用气体做还原剂时,气体“ ”,酒精灯“ ”。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或H2),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CO( 或H2)导管,目的是 . CO有剧毒,实验时一定要进行 。(3)金属氧化物 + 水 = 碱 生石灰溶于水:CaO+H2O = 现象: 。相关知识点: (1) 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 ; (2) 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 色; (3)生石灰可做 干燥剂. 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 = 氧化钾溶于水:K2O+H2O = 补充:K、Ca、Na可以直接与水反应。 如:Ca

7、+2H2O=Ca(OH)2+H2(4)碱=金属氧化物 + 水 Mg Fe对应的氢氧化物加热可分解。如:2Fe(OH)3 = 。 Sn Cu对应的氢氧化物微热即分解。如:Cu(OH)2 = 。现象: 。 H g Ag对应的氢氧化物常温即易分解。如:2AgOH = Ag2O + H2O。(常温下不存在) 特例:NH4OH = 。 现象: 。总结:金属氧化物与碱之间的转换 1、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一定要 溶于水,生成的碱都是 碱。反应时都 大量的热。 2、弱碱(一般不溶于水的碱)加热可分解,活泼性越强的金属所生成的碱,加热分解需温度越 。 3、可溶性碱加热一般不分解。KNa对应的氢氧化物 分解

8、。(5)非金属 + 氧 = 非金属氧化物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 现象: 相关知识点: (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否则会爆炸。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现象: 相关知识点: (1)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2)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3)可做烟雾弹。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 火焰,在氧气 中是发出明亮的 火焰. 有强烈 气味。 相关知识点:(1)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SO2污染空气,要用 溶液进行尾气处理。(3)SO2是气体,所以 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若将水改为 溶液, 也可以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