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主动学习 (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3021822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主动学习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孩子主动学习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孩子主动学习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孩子主动学习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孩子主动学习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主动学习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孩子主动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孩子在学习上一点也不主动,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在着急:上学要迟到了,孩子不着急;作业做不完了,孩子不着急;明天就要考试了,孩子也不着急;而家长们却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这是因为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会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形成,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厌学情绪,家长应该引起关注。案例 家长苦恼:贪玩的孩子难管教 李女士的儿子现在读小学三年级了,长得帅气十足,人见人爱,可就是贪玩,甚至连学校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更是偷工减料。梁妇士知道后,在家督促了儿子一段时间,道理也讲了一堆。

2、当时儿子是听进去了,可过后该怎么还怎么样,成绩一直不见起色。这让李女士困扰不已。原因孩子为何不善自主学习 李女士的苦恼源于她并不明白:孩子在学习上之所以依赖人、缺乏主动性,家长其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的关爱剥夺了孩子的主动。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独苗,平日里,家人都围着他们转,在学习上,他们一遇到难题,家长就上阵解围。由于孩子是独生子女,便格外金贵:怕衣服弄脏了,所以手不能到处摸;担心走丢了,所以不能到处乱跑。这也不能,那也不行,现在的孩子从来就不敢主动地去干点什么。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 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很多种,如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或孩子对心中梦想、目标的追求,还可以是恒心和毅力等

3、。而现状是,我们的教育堵塞了这股学习动力的源泉。从学习兴趣看,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四处奔波着参加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玩是孩子的天性,当这些孩子被剥夺了玩的权利而只能学习时,学习还有何兴趣可言?再看学习成就感。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的心尤其急切:孩子考了班级第一,还希望是年级第一;孩子考了99分,还希望孩子考个100分。家长们的眼睛盯着金字塔的塔尖,而塔尖上又能容下几个人?于是,家长没完没了的批评和指责便扑向孩子,孩子很难得到家长的肯定,自然也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了。现在孩子很少“做梦”,他们的梦都是家长们强加的。“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好

4、生活。”梦是家长的,家长也为之操劳着,孩子无动于衷就不奇怪了。对孩子恒心和毅力的教育,在家长学习至上的思想左右下,被忽略了。加上现在条件好了,家长老担心孩子吃苦、受累,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又从何谈起?孩子学习的责任意识被剥夺当孩子的书或作业忘记在家里,家长一接到孩子的求助电话,便放下手上的工作,飞车送来;孩子遇到难题,家长便捋袖上阵;孩子犯了错,家长主动作检讨。从表面看,这样的家长是好家长,他们关心孩子,但实际上,他们这样做是在帮孩子逃脱学习责任,给了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找家长”的不良暗示,这些做法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极为不利。分析 家长要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一个菠萝的故事一位妈妈买回来一个菠萝,好奇

5、的孩子被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位妈妈可能会有两种方式对待好奇的孩子。一种方式是:妈妈告诉孩子:“这是菠萝,是可以吃的,它的外面是很硬、很尖的刺,你不要去摸它!它很重,你提不动它,但是它是圆的,你可以滚动它。你闻一闻,它是不是很香啊?现在我们把它拿到厨房去切开,切好后用盐水泡一泡,它吃起来就又香又甜了。”另一种方式是:妈妈告诉孩子“这是菠萝”,然后就把菠萝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忙乎把买回来的其它东西处理好。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菠萝“采取行动”,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一下菠萝,赶紧又把手缩了回来,并且对着妈妈喊:“妈妈,这个菠萝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妈妈回应说:“是的,孩子,菠萝会

6、刺手,不要紧的。”于是孩子又尝试抓起菠萝的叶子,把它拎了起来,可是菠萝很重,孩子很快就把它放下了,“妈妈,这个菠萝很重,我拎不动它。”“是的,菠萝很重。”孩子可能又尝试着滚动菠萝,结果真的把它滚动了,他高兴极了:“妈妈,我把菠萝滚动了。”妈妈也很高兴:“你真能干!”“妈妈,我闻到一股香香的气味,菠萝是不是可以吃的?”“对孩子。菠萝是一种水果,是可以吃的。”“怎样吃呀?”“把皮削掉,切成一片一片,用盐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让我试一试真好吃!”故事的启示: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以上两种方式,你主张哪一种?你常用的是哪一种?我们知道,采用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就知道了,菠萝是多刺的,是很重的,是可以滚

7、动的,是很香的,是要泡了盐水才可以吃的。但这是妈妈告诉他的,不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将来妈妈又带回来一件新奇的东西,孩子可能会像这次一样等着妈妈告诉他关于这个东西的知识。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孩子会一点一点地明白;菠萝是多刺的,会扎手;菠萝是很重的;菠萝可以滚动,因为它是圆的;菠萝闻起来很香,切开来是金黄色的,泡上盐水再吃,又香又甜。相比之下,这不像是第一种方式那样来得快捷,需花费更多的时间。但这一切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认识事物的方法,随着不同事物的出现,孩子积累的方法就会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他体会到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主动学

8、习的习惯。大部分的家长,可能都在不自觉中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对待孩子,这就剥夺了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的许多机会。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经常都有这种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家长是否善于把握。父母要多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有太多不必要的“不准”;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干扰他,尽可能不要催促他,更不要跟在孩子身边不断提醒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在孩子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他,可以多给他提些建议;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发现。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不善自主学习的表现1.对学习缺乏兴趣,反感学习,总是想方设法地逃避学习。这类孩子厌学,

9、在课堂上,他们听讲不认真,平时厌倦做作业,简直把学习当作累赘。2.把学习当作应付任务。这类孩子一般是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才进行学习。可是上课时,他们极易走神,小动作不断;做作业时,他们往往投机取巧,拖拖拉拉,双脚混则混,应付交差,能少做一题,决不多做半题,甚至于上网查询,打电话问同学,或直接抄答案,有的甚至专门花钱雇做作业。3.学习不得法,畏难情绪严重。这类孩子还算听从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在课堂听讲和作业完成方面,态度比较认真,但他们的学习方法比较死板,做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学习中的难题,他们往往想法子绕开,不会主动去弄清缘由。策略让孩子主动学习的9个小诀窍1.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孩子能自

10、己动手做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吧!像是平时的例行作息、吃饭、褶衣服等,让孩子试着动手照顾自己,这样不仅可以养成孩子的责任心及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精神。2.适度允许孩子犯错要保留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关键在父母身上,大人的态度是阻断孩子“主动学习”的最大因素。“从错误中学习”是促使孩子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同时也是使孩子保有勇于探索精神的最大助力。所以面对孩子犯的小错误,家长不妨睁一眼闭一只眼。3.保持耐心,回答孩子的100个问题。你有类似的经验吗?当孩子不断地问为什么的时候,你常不耐烦地叫孩子:走开,不要再问了。但当你表现出不耐烦的时候,其实就是你在打消孩子的好奇心及主动精神的时

11、候。最好的方式是告诉孩子:哇,你的问题好难喔!妈咪也不会,我们都去找找答案,之后再来讨论好不好?先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并且支持孩子自己找答案,这样才可以促使孩子保持进步。4.不要过于强势地干涉孩子父母常干涉孩子的学习模式,也常给予强势的指导,往往会跛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其实,你只要预备好安全的环境,其他的就别瞎操心了,放手让孩子自己操作吧!多创造学习机会,也给孩子尝试错误的机会,那么他自然会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家长不要有过强的保护欲,才能保持孩子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5. 多与孩子微笑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是最好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因而当你与孩子相处时不妨多与孩子说话,并用丰富的词汇来丰富孩子的大

12、脑。而当孩子习惯于与人沟通之后,就能逐渐地理解他人,并掌握词汇的运用。不过父母可别光顾自己说个不停,也要试着听孩子说话,多对孩子微笑,那么孩子与人之间的互动才可以发展得更好。6.少用命令句及指导性的句子你对孩子说话常用命令句吗?或是常用指导性的话语吗?那么久了孩子可能只是一个任你摆布的木偶喔!其实你只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先预告事情可能的经过及结果,那么孩子也可以做得很好。例如:当你准备带孩子进电影院看电影时可以先说好:要看电影,就要乖乖坐好等,或者也可以在家模拟一次看电影的状况,让孩子事先练习。千万不可事先没有做说明,到现场才命令孩子待会要乖乖看,不准吵,否则回去就完蛋等,这样孩子可能会莫名其妙,

13、搞不清楚自己为何犯错。7.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愈严格的妈妈其实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愈差,孩子可能连小小的表情及情绪都得看妈妈的脸色再决定是否行动。建议家长不妨试着去接纳孩子的感觉,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对孩子多一点同情,并帮助他们表达,当遇到困难时,不妨陪着他们一起想办法,如此才不会使孩子愈来愈退缩。8.让孩子经常当小老师老师在孩子们的眼里都是神圣的,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情绪,让孩子也做一回老师。比如,晚饭后的一点时间,家长就可以毕恭毕敬地坐着,让孩子给你上课,这样,孩子就需要认真地备课,吃透教材,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学到的知识重新组合,并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这比“学”的要求要高许多。如果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一些这样的游戏,不但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9.站起来摸不着,跳一跳能够着许多家长认为,要给孩子成就感,是否应该把孩子的学习任务降低到最低水平,这样孩子做什么都会轻易获得成功。事实上,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如果孩子的学习目标太低,不需要努力就能够完成,孩子就不会在学习中体会到战胜困难的乐趣。所以家长给孩子订立的学习目标最好能比孩子的实际水平稍微高出那么一点点,让孩子在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后可以成功。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站起来摸不着,跳一跳能够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