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9篇_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3015251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9篇_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9篇_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9篇_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9篇_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9篇_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9篇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9篇_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计划模板锦集9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学习目标】1、了解代数式,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多项式的项、次数,整式概念;2、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3、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背景.【学习重点】对代数式意义的理解,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学习难点】正确规范书写代数式和叙述代数式的意义.【学习过程】问题情境、研讨情境一:小明去买苹果,苹果每千克1.5元,他买了a千克.问题1、一共用去多少钱?问题2.学生模仿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其他学生给以解答.(得到以下式子:30a、9b、2ab+2bc+2ac、abc)引导学生观察:30a、9b、2ab+2

2、bc+2ac、abc、。我们把这些式子都称为代数式.引入代数式定义:像n、-2、0.8a、2n+500、abc、2ab+2bc+2ac等式子都是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情境二:让学生先观察:30a、9b、0.8a、abc、.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说出它们都是字母与数相乘。)(1)引入单项式定义:像0.9a,0.8b,2a,2a2,151.5%m等都是数与字母的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它的次数.让学生列举单项式,并说出各单项式的系数与次

3、数(巩固所学概念).注意:系数与次数是一个数,应与字母区分.情境三:薯片每袋a元,9折优惠,虾条每袋b元,8折优惠,两种食品各买一袋共需几元?一个长方形的宽是am,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周长是多少?环形花坛铺草坪,大圆半径为Rm,小圆半径为rm,需要草皮多少平方米?问题1.观察、三题的结果?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引入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一个项.(2)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问题2.你能举一个次数是2,项数也是2的多项式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鼓励。然后小结: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是代数式.引出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例题讲评P63例题学生练习P67议一议P68/163.2代数式随堂练习评价_1.n箱苹果重p千克,每箱重_千克.2.甲同学身高a厘米,乙同学比甲同学高6厘米,则乙同学身高为_厘米.3.全校学生总数是x,其中女生占40%,则女生人数是_.4.一个两位数,个位数是x,十位数是y,这个两位数为_,如果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的两位数是_.5.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挖出一个底为b,高为a的正三角形,则剩下的面积为_.6.王洁同学买m本练习册花了n元,那么买2本练习册要_元.7.如果陈秀娟同学用v千米/时的速度走完路程为9千米的路,那么需_小时.8.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5、国家计划以每年10%的速度栽树绿化,如果第一年植树绿化是a公顷,那么,到第三年的植树绿化为_公顷.9.12345是一个五位数,将数字1放到右边构成新的五位数23451,如果x是一个四位数,现在把数字1放在它的右边,得到一个五位数,用代数式如何表示这个新五位数?若将1放在左边,也可以得到一个五位数,又如何表示?10.我们知道: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根据前面各式规律,可以猜测:1+3+5+7+9+(2n-1)=_.(其中n为自然数).11.解释代数式300-2a的实际意义.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对象分析一年级学生

6、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

7、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三、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

8、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

9、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初步认识=、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

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

11、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

12、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数学

13、教学计划 篇3 一、课程目标、本学段课程目标知识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确定位置。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数学思考1.通过用代数

14、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