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主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991483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主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作文主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作文主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作文主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作文主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主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主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学情 有效指导 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县镇中心小学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今天,能坐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几点不成熟的习作指导经验,非常激动。首先感谢市教研室领导给了我这宝贵机会,和大家交流习作教学方面的问题。如果我有说的不当的地方,敬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下面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基于学情,有效指导,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这么一首儿歌在校园里颇为流行,“前怕狼,后怕虎,小学生最怕星期五,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小学生怕写作文-这个长期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在农村小学生身上更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的作

2、文过程变得快乐起来,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探究的课题,我也是众多困惑者中的一员,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虽然没有取得大的成效,但是我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这些年来,我以市级课题放飞童心,快乐习作为依托,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领域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下面就浅谈几点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与体会。一、我对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的认识。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体会到目前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1、学生习作兴趣不高。只要老师布置写作文,教室里就哀叹一片,个个愁眉苦脸,“谈文色变”。 2、学生习作内容贫乏陈旧。学生在写同一类型的命题作文时,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出现多年数次写同一素材的人、事、景、物的现象。

3、例如写一个小动物,三年级写的是家里的那只小花猫,到六年级了还是那只小花猫,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习作任务,挖空心思地编作文。3、“应试化”、“八股腔”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疲于“围绕考试指挥棒”押宝猜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考模式的习作教学,脱离了农村生活的需要,学生的习作普遍缺乏新意、个性和特色,练得越多,雷同、平庸、应付、抄袭之作也就越多。目前,教材上提供的一些习作练习大部分内容与城市生活相关,而对农村的孩子来说这些题材总是比较遥远。其实,我们农村有农村的优势,农村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有浓郁的民风民俗,有淳朴善良的村民,这些都为农村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因此,只要我们立足农村,因地

4、制宜,选择贴近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的习作内容并进行有序的指导练习,就能闯出农村习作教学的一片新天地。二、我在农村小学学习作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打破作文神秘感让学生认识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因此,要想让小学生爱上写作文,必须得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要想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我认为首先要打破学生对作文神秘感和恐惧感,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作文。小学学生害怕写作文,这是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作文跟日常说话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拿起笔写作时,总觉得是在完成一项很神秘、很特殊的任务。他们认为作文必须写有意义的、主题深刻的事和

5、品德非常高尚的人,而这些内容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很少的。于是他们为了完成作业就随意编造、虚构情节或套用别人现成的素材,甚至直接抄作文选,这样学生就感受不到作文的快乐,于是就惧怕写作文,渐渐地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其实我发现孩子们的生活阅历还是不少的,平常只要有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就滔滔不绝的讲述,兴趣盎然地描绘,手舞足蹈的比划,可一提笔就眉头紧锁,冥思苦想,最终只是寥寥数句,穷于应付。为了打破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恐惧感,我告诉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心里怎么想,口里怎么说,笔下就怎样写,只要把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明白,就成了作文,也就是“我口抒我心,我手写我口

6、”。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淡化”作文概念。要尽量让学生感觉不出在上作文课,而是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如:刚接一个新班,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学生畅所欲言。我说:“你们人太多了,我一下子记不住,大家写下来,让我慢慢看吧!”这节课,学生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作文,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习作。2、“淡化”作文时间。打破每周五下午固定作文课时间,让作文课与阅读课、班会、纪念日等有机衔接。如在母亲节到来时,让学生帮妈妈做一件家务活,接着以永存一颗感恩的心为题进行习作,因为学生有亲身体验,有感而发,作文都写得情真意切。3、以说促写,降低作文难度。在写作训练时,我始终按照先说后写的训练顺序进行,即在

7、作文时,让学生整理思路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学生互相补充,老师适时穿插点拨,在师生互动中,学生一篇篇独具个性的口头作文已形成。这时,再将“口头”变成“书面”,就降低了学生作文的难度,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比较容易。4、注重即时作文,捕捉写作时机。如我发试卷时故意把时间拖长,制造出一些悬念,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然后写在小练笔上。因为学生有亲身感受,所以作文都写得真实生动。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当老师手中的优秀试卷只剩一张时,我的眼瞪得大大的,心“咚咚”地跳到了嗓子眼,额头也直冒汗,就在这时,老师念到了我的名字,我激动地一下子从凳子上跳起来冲到讲台前,从老师手中抢过试卷,我心中的大石头才终

8、于落了地”。多么真实啊!(二)、说真话、诉真情让学生领悟作文真谛。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然而看看现在的学生作文“假、大、空、抄、背、套”现象严重,读学生的作文,你触摸不到纯洁无瑕的童心,搜寻不到天真烂漫的童趣,品读不到娇憨逗人的童话,感受不到纯朴率真的童真。我在要求学生写作文时,一定要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的写出来,让学生的情感自然地流淌。并且一定要用自己的朴实

9、自然的语言来写,不矫饰,不做作。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写作成为平常事,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文章闪现真、朴、美的光彩。有一次我指导学生写我的老师,我把学生打完的草稿收上来一看,有很多学生在套用作文选上的事例, 我就对他们说,有的同学写的事例的确很感人, 写老师背着上课生病晕倒的同学,冒大着雨走了七八里崎岖的山路去医院, 路上摔了无数次跤。可是, 你绝对不敢在班上读,你写得再完美也感动不了老师和同学, 因为这是不真实的。同学们想一想学校就在医院附近,相距几百米,哪里来的七八里崎岖的山路?同学们应该写一个真实的老师!想一想老师上课时哪一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课下和大家都发生了那些有意思的事?学

10、生第二次修改后,作文内容就真实多了,每个学生表达出了真情实感。期中许娜写的怪老师非常的精彩,作文抓住“怪”字来选材,通过写老师别具一格的上作文课、课堂上发“懒”让学生自学、对犯了错误的同学不打不骂,罚他们搜集资料写科技小论文三件事,突出了老师的与众不同和教育教学的创新。我把这篇作文投给了语文学习报五年级版,第二天编辑王翠老师打过电话对此文进行了高度评价,说是她自编辑以来看到的最好的一篇作文,评价此文真正诠释了“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作文很快在语文学习报上发表了并且还荣获了语文学习报社作文评比一等奖第一名。通过这件事让学生真正明白了说真话、诉真情是作文获得成功的关键。(三)、让生活之花在习作中绚

11、烂绽放从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作文生活化理论认为,小学生作文应是学生真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反映,只有储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才能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我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引领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1、观察自然山水之美。农村学生生活的环境,虽然没有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他们有碧空沃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有春之绿、冬之雪、夏之花、秋之果,可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这些自然之美,表达不出这些自然之韵呢?关键是他们缺少“对美的发现”。我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并注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来源于观察日记的学生作

12、文雪姑娘春之畅想在语文学习报发表,王晨写的我发现了蜘蛛的秘密也发表在中国小作家上。另外,我让学生坚持写每日看点,把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印象最深的人和事用简练的语言记录下来,在每天晨读的前十分钟上台宣读,进行交流,此方法也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我班学生写的妈妈的新发型、我家门前的大槐树球迷老爸等公开发表的习作也都是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之后写出来的。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作文。2、教师帮助学生提炼作文素材。有些写作材料藏在学生身边,但学生一时发现不了,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作文素材。有一天下午我护送学生过马路,发现王增欣手里拿着一个奥特曼的玩具,我

13、就问她,小女孩怎么玩起了男孩子的玩具,她说是给弟弟买的,因为弟弟捉了三只小山雀,她好不容易劝弟弟把小鸟放了,给弟弟买奥特曼玩具,是她给弟弟的奖励。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作文素材,就让她把这件事写下来。第二天早上,她把写好作文送小山雀回家拿给我看,我眼前一亮,这篇作文写得特别好,构思新颖,语言清新,充满着浓郁的儿童生活气息。我把这篇作文也投给了语文学习报编辑部,很快就发表了。3、关注家乡发展变化 。近几年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这都是习作的极好素材!我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养殖专业户、种植专业户,带领他们参观乡镇企业及高速公路的修建,感受家乡经济的飞速发展

14、。我班刘洋同学写的改门构思巧妙,选材新颖,作文写他家里三次改大门,由木门改成小铁门,后来小铁门又改成大铁门,原因是家里运输工具的改变促使改门,运输工具由手扶拖拉机变成三轮车,后来又变成大汽车。作文以小见大,通过大门的变化反映了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富裕这个深刻的主题。此篇发表小学生阅读世界杂志上。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农家旧俗在悄悄改变,许多风俗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这些反映当代农民新思想、新观念、新习俗的题材,也是值得学生去捕捉的好素材,我利用节庆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当地民风民俗,探究民俗的来历与演变,捕捉其中有趣的故事。我班学生发表的二叔的婚礼、上坟记家乡的清明节等习作都是取材于当地风俗。4、感受有趣

15、的乡村生活。学生的乡村生活较之城市的孩子,多了几分自由,多了几分快乐,天地更加广阔,生活更是惬意。农村学生春天到野外放风筝、摘野花,夏天到小河里捉小鱼、摸螃蟹,秋天到野外逮蚂蚱、摘野果,冬天还可以跟着大人到野地里逮野兔,真是乐趣无穷。我经常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生活,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丰富多彩的事物记下来,让学生从这些有趣的生活中有所发现,使身边这些小事成为写作的“素材仓库”,作文时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班学生发表的灌鼠洞蝴蝶翩翩捉泥鳅等习作都是取材于有趣的乡村生活。5、从农村生活中学习生动的语言。农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农民的语言也是生动形象的,我经常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搜集农村的

16、生动语言,如农村谚语、春联惯和用语等。(四)、重视课内外阅读汲取丰富的习作营养。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都说明写作和阅读关系密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不但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夯实人文底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汲取文学营养,领悟写作方法,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我根据学校蓓蕾读书工程的要求,创新性的开展了班级读书活动。1、设立蓓蕾读书卡。我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蓓蕾读书卡书海扬帆,主要栏目有我认识的生字,我理解的词语,我最喜欢的人物、动物、景物,我最欣赏的片段,我领悟到的表达方法,我的读书心得等等。真正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蓓蕾读书卡”成为我校读书活动的一大亮点。2、开发语文校本教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