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优质课《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98304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优质课《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优质课《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优质课《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优质课《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优质课《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优质课《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优质课《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 课flash引导层动画甘南一中 史艳锋flash引导层动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节课是根据Flash CS4动画制作的内容实行适当地处理。学生在前面的学时,已经学习了运动补间和形状补间动画的内容,但在Flash动画制作中经常碰到一个或多个对象沿曲线运动的问题,它是对运动对象沿直线运动动画的引申。我认为在flash动画制作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引导层动画制作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Flash引导层的功能,学会制作曲线运动的动画。通过学习引导层的使用,物体沿任意指定路径运动的问题迎刃而解。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关键帧、元件、图层应用、运动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等基本知识

2、和操作,并且能利用这些基本知识制作出简单的动画。但对于让运动对象沿任意指定路径运动的动画还无从下手,因为这些动画一眼看去非常复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注重搭设台阶,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与确立依据 1、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理解引导层、引导线的作用,掌握制作运动对象沿任意指定路径运动的动画。 方法与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探索操作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感受动画制作的奇妙,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2、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3、 重点:引导层及引导线的作用和创建方法。 难点:运动对象与引导线的起点、终点的吸附操作。确立依据:本课是一节在学生计算机室实行的实践课,学生通过前2节课的学习已经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直线运动补间动画,曲线运动补间动画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制作过程中,运动对象与引导线不重合,或引导层的位置不对,都不能实现最终效果,故设置难点为运动对象与引导线的起点、终点的吸附操作。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讲授演示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展示两个“蜻蜓.swf”动画(见课件),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动画有什么不同。归纳出制作运动动画的关键:实行移动的对象必须是一个独立元件或组合;在两个关键帧之间创

4、建;移动的轨迹是直线。引出新课:如何让“蜻蜓”沿着平滑的曲线飞动,模拟生动逼真的动画效果。本节课将通过学习利用flash的引导层制作曲线运动动画。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任务驱动,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二)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源文件“蜻蜓1.fla”和“蜻蜓2.fla”的界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比照,明显看到界面中,曲线运动动画比直线运动动画多了一个图层,这层就是引导层,场景中多了一条弯曲的线,即引导线。教师讲授引导层的相关知识: 1、内容:只放置绘制的运动路径。(引导线) 2、作用:使对象沿着绘制的运动路径(引导线)运动 3、图标:在引导层下方的图层称为“被引导层”,被引导层会比其它图层往里缩进一些。

5、 4、创建方法:在被引导层上单击右键,打开快捷菜单,选择“添加传统引导层”。设计意图:学习新知,初步理解引导层,为下一环节的操作探究应用引导层制作曲线运动做理论铺垫。(三)实践探究通过上面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动手试一试,打开“蜻蜓1.fla”半成品,尝试完成引导层动画。提示学生:v 背景层:将花丛作为背景v 蜻蜓层:蜻蜓所在图层,用于固定蜻蜓的起始、结束位置。v 引导层:在此图层绘制引导线,目的是引导蜻蜓元件沿着引导层上的曲线路径运动,引导层上的曲线决定着蜻蜓的运动路线。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尝试操作,遇到的问题可能就是本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教学中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实行突破,为归纳出制作引导层动画做

6、好铺垫。(四)探究小结1、教师查看部分学生的动画,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实行启发性的指导,就存有的问题(难点)实行详细的讲解:蜻蜓层的“起始帧”和“结束帧”的运动对象一定要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2、强调成功制作的关键:1)一般将要移动的对象单独放在一个层,作为被引导层,在此层上面添加引导层。引导层一定要在被引导层的上方。2)引导线不能是封闭的曲线,要有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线条必须是连续的,不能间断,能够是任何形状。3)被引导对象必须准确吸附到引导线上,也就是元件编辑区中心必须位于引导线上。 设计意图:教师在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和激励学生的探索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等一

7、系列学习活动,归纳出引导层与引导线的用法,加深对所学的引导层和引导线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曲线运动的本质。(五)实践练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强弱结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自主选择要完成的任务(见课件)。设计意图:设计两个不同层次的任务,一个是“小车”的曲线运动动画;另一个是“滑滑梯”运动动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小组的设置也起到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六)作品评价每组推选出好的作品,教师可选择典型作品展示成果,评价交流。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师生相互评价,交流心得。评价标准:对象的大小、位置等搭配合理、协调;引导线绘制合理,能表达“滑滑梯”(或小车曲线运动)的效果;组件能准确沿引导线运动。 设计意图:积极评价引导,欣赏他人作品,促动交流,拓展创新。(七)课堂小结 通过完成填空题的方式对本堂课的要点实行小结:1引导层动画必须由两个以上图层组成,两个层之间存有上下缩进关系。2.在引导层中绘制引导线,而在运动对象在被引导层,并在该层中设置动作补间动画。3引导层中的引导线必须有起点和终点。4被引导层中首尾两个关键帧的对象的中心必须吸附在引导线的_起点和终点。5引导线仅仅一种功能线,在生成的SWF文件中的引导线是看不见的。(八)拓展练习 利用引导层制作“小火车”运动(课件展示)。提示学生:每节车厢都要做引导层动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