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沉降监测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297557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表沉降监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表沉降监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表沉降监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表沉降监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表沉降监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表沉降监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表沉降监测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测报告(监测时间:2000.10.202000.11.12)委托单位工程名称监测内容报告日期XXXXXXXXXXXXXXXXXXXXX中心1工程概况12监测依据23监测内容24监测等级25监测期限、监测频率36监测仪器设备37监测实施方案37.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及观测37-2变形观测点布设与测量47-3数据处理与分析58监测工作情况58.1现场监测工作进展情况58.2监测成果表59监测结论6附件一:里程K0+062K0+047段地表沉降监测成果表7附件二:里程K0+062K0+047m段沉降位移监测点沉降位移量曲线图12附件三:里程K0+062K0+047m段沉降位移监测点沉降位移速率曲线图

2、14附图一:监测点点位布置图17沉降变形监测报告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月报(第一期)xxxxxxxxxxxxxxxxxxx受xxxxxxxxxxxxxxxxxxx总公司的委托,J2009年10)20日至2009年11月12H之间,派出数名工程测量人员,按合同文件的要求对午站电缆隧道暗挖段地表进行了施工期间的沉降位移变形监测。现就本次观测情况分述如下:1工程概况车站电缆沟长95.20111,分为明挖段(宽X高=2.9X3.6m)和暗挖段(宽X高=2.8X3.92m)。明挖段位隧道两端;暗挖段为隧道中间段,长约56.57m,埋深最深约25米。该电缆沟大致呈南北走向,南接四公里午站,北接海峡变电站。本工程

3、的重耍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由丁暗挖段隧道埋深较浅,地质情况复杂,若施工工艺不当可能发生大的塌方,给工程带來不可弥补的经济和时间损失以及不良的社会效应,为了及时了解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安全,特需对该里程段地表沉降进行变形监测。2监测依据2.1隧道设计施工图;2.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2.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E101082002)。3监测内

4、容电缆隧道上方公路段按里程间距5米布置监测断而。4监测等级按建筑变形测星规范JGJ8-2007第3.0.4之规定,以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进行监测。变形测量级别沉降观测主要适用范围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课差(mm)二级0.5地基基础设计为中、乙级的建筑的变形测量:场地滑坡测量;重耍管线的变形测量:地下匸程施工及运营中变形测鼠;大型市政桥梁变形测量等。注: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谋差,系指水准测量的测站高差中谋差或静力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二角高程测最中相邻观测点相应测段间等价的相对高差中谋差;5监测期限、监测频率监测期限:电缆隧道施工期。监测频率:开挖面距监测断面的距离D:D1B时,1次/2天;1BD2B时,2次/

5、周;2BD5B时,2次/月。每断而57个观测点,预计共4个监测断面,合计预计490点次。6监测仪器设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精度数量基本工能产地1电子水准仪DL-U1C03mm/Km1台水准测量日本2计算机Legend/2台数据处理、分析国产3打印机Epson/2套数据输出国产4对讲机/2套通讯国产7监测实施方案7.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及观测7.1.1水准基点布设及观测在监测路段受施工影响之外稳定位置埋设约3个沉降水准基点组成闭合水准(分别编号:BM1、BM2、BM3)o当观测线路受到限制或高差较大时,在二等点的基础上加密水准控制点。初始观测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按二级要求施测,之后每半年检测一次,以检

6、査其稳定性,分析原因,确定新的起算数据。7.1.2观测方式及技术要求(a)水准测量观测方式表7.1-1二级水准测量观测方式级别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基点联测及首次沉降观测其他各次沉降观测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二级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单程观测单程双测站(b)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要求表7.1-2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m)级别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差累积视线高度级W50W2.0W3.0$0.3注:1表中的视线高度为下丝读数;2当采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最短视线长度不宜小T3m,最低水平视线高度不应低于

7、0.6m。(c)水准观测的限差要求表7.1-3水准观测的限差要求级别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二级0.50.7WlQy/7iW0.7乔W1.5V/注:1.当采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对同一尺面的两次读数差不设限差,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执行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2.表中n为测站数。7.2变形观测点布设与测量7-2.1变形观测点的布设电缆隧道上方公路段按里程间距5米布置监测断而,共计4个监测断而,每监测断面布置57个沉降测点左右,合计25个沉降观测点;沉降监测点布置图见附图一。布设方法:地表沉降观测点采用冲击钻在

8、地表顶部钻孔埋入道钉或挖坑浇筑混凝土。测点的埋设高度应方便观测,对观测点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受到破坏;地表沉降观测点还应注意不影响行人及午辆的安全。图3地表沉降观测点的示意图7.2.2变形观测点的测量采用二级变形观测中要求的精密水准测最方法进行沉降观测。变形观测点与附近水准基点连测组成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通过平差计算得变形观测点的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或提高一级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丁满足要求,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或提高一个等级观测,作为初始值。水准测量观测方式及技术耍求

9、按二级变形测量沉降观测方式及技术要求执行(见7.1.2)。7.3据处理与分析每次观测完毕后,应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在平差计算前,应核对和复査外业观测成果与起算数据的止确性,验算各项限差,在确认全部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计算。把计算所得数据与上一次及首次观测的数据进行比较整理成表格,每次变形观测成果报表表格采用如下表格格式:沉降位移观测成果报表观测点编号初始值(m)上次观测值(m)本次观测值(m)沉降值(mm)累计沉降值(mm)速率(mm/d)备注/说明:(1)首次观测时间X年X月X日;上次观测时间X年X月X0:本次观测时间X年X月X日。(2)沉降位移观测点布置见观测点布直示意图。根据

10、各变形观测点变形量绘制成变形量1111线图、变形速率曲线图,当变形量时间Illi线趋丁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大沉降位移量。如发现异常,及时报知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8监测工作情况8.1现场监测工作进展悄况该项目监测工作T2009年10月20日开始,本监测期间共监测4次。在此监测期间对电缆隧道上方地表进行监测和裂缝进行现场踏勘,现场监测和踏勘结果:地表上方及其周边地表未发现新开裂裂缝情况。8.2监测成果表&3.1里程K0+062K0+047m段地表沉降监测成果表(见附件一);&3.2里程K0+062K0+047m段沉降位移监测点沉降位移量曲线图(见附件二);&3.

11、3里程K0+062K0+047m段沉降位移监测点沉降位移速率|11|线图(见附件三);8.3.4监测点点位布置图(见附件四)。9监测结论本次监测报告为第一期月报,主要提供2009年10月20II至2009年11月12日期间的监测工作情况(监测成果详见附件一、附件二和附件三)。监测成果表明:所监测XXXXXXXXXXX午站电缆隧道暗挖段地表沉降位移未发现异常情况。(以下无止文)XXXXXXXXXXXXXXXXXXX第#页/共17页M#-iMK(H062-K(HM7tt地It沉降比iM咸JUK沉降位移监测汇总表1-1监測期间:加年10月20日至测年11月12日I】程蒔:姿托臥位:xxxxxxxxx

12、xxxxxxxxxx!&公nJ測时何监待点KO-062-1KO-062-2KO-O62-3KO-W2-4K2-5:.=彭厶HI3B:黑计交形H(W芟形连gd):.DDHI3B:JPH交彤H(Wl3Z.d)IV(on)松交H(zzlKiHKS交形建芈:imd)高軽wK(mi粉芟形日Tgd时,J:形63:S3)笏计受够HIWgd1MX2.IO.2O05973(1.1193/5yxeio.z05970-0.3-0.3OW0.7912-0.20.2-0.020.88760.1Al-0011.010603030031.1193000.00.0032(M.U30沁-0.2-0.5OW07910-0.20.4-0.040.88750.1020021.010S0.20.10W1.11W0.2-0.2-0.0442OW.I1.I205690.1-0.40.01079GS-0.20.6-0.020.SS75-0.2-0.40021.01070.102-0.011.11W00-0.20.0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