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房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295516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房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路房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路房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路房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路房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房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房建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310线循化至隆务峡段公路房建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2021年05月25日目 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 三.施工准备4 四.施工安排5五.施工测量管理制度6六.主要施工测量方法9七.施工测量质量标准13八.考前须知15一 编制依据1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审批人审 批 日 期1.2施工图 图 纸 名 称图 纸 编 号出 图 日 期1.3主要标准、规程类别名 称编 号国家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行业建筑桩基技术标准JGJ94-2021?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T11/T446-2007?建筑变形测量标准?JGJ8-

2、2007地方1.4公司文件类别名 称编号企业企业二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G310线循化至隆务峡段公路房建工程2工程地址青海省循化县3建筑规模本合同段总建筑面积17414.81。其中,:公伯峡匝道收费站、隧道管理站、养护工区,建筑面积4671.64;街子管理分中心、匝道收费站、路政及劝返站建筑面积6881.76;循化效劳区建筑面积5861.41。4建筑类别多层公共建筑5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6建设单位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8设计单位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9监理单位山西交科公路工程咨询监理 10施工单位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建筑工程分公司11合同承包范围图纸标明的除绿化景观

3、工程外的建筑工程、装饰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给排水、通风空调工程等全部工作内容。12合同工期合同工期为456日历天,开工日期为2021年6月1日,方案竣工日期为2021年8月31日。13质量目标优良14现场管理目标争创“标杆工程三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包括与建筑图对应情况、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记录、工程洽商记录施工方案、相关平安质量标准。 3.1.1 测量工程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工程总工程师组织各区域负责人对班组专业工长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再由班组专业工长对各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中要明确工艺流程、施工方法、质量要求等。1.方案技术交底

4、技术交底时间:组织监督人:工程总工 交底人:各区域负责人 被交底人:各班组专业工长、工程现场技术施工人员2.班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时间:组织监督人:各区域负责人交底人:各班组专业工长被交底人:班组全体工人3.1.2器具配置仪器名称型号数量检验日期有效期责任人全站仪DT-02L1水准仪AL332-11经纬仪DT-02L1塔尺5m1钢尺50m1钢尺5m3四施工安排4.1 工期要求时间方案开始时间方案结束时间部位各站点名称开工日期竣工测量4.2 人员配置 工程部测量员2人,各工区或站点测量员2人。 4.3 职责分工序号管理职责人员配备1施工总指挥2生产经理3技术总负责4平安主管6质检工程师7现场管理

5、8工程部测量员9各班组测量员10劳务负责人五、施工测量管理制度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工程特点,制定如下测量管理制度。5.1交接桩制度:5.1.1 工程部技术部收到设计图纸、具备交接桩条件后,报告建设单位和公司技术部,决定时间及时进行交接桩工作。5.1.2 交接桩工作由建设单位主持,施工单位由技术部组织,在现场由勘测设计单位直接进行交接桩工作。5.1.3 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应标桩示意图,说明各种桩标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要附有文字说明,依照资料,现场核对进行点交。5.1.4 交接桩时,各主要标桩要完整、稳固。交接后,我工程部应组织测量单位进行必要的复测工作。5.1.5 交接单位在复测过程中,

6、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提交交桩单位研究解决。5.2 测量复测制度:5.2.1 为防止测量过失,所有测量内业和计算资料,必须经两人复核。施工中,应采取不同方式不同测点由两人进行复测,其测量工作内容、成果等要详细填入测量手簿内,并签字以示负责。5.2.2 现场内各测量控制标桩,必须定期进行检测,特殊情况应随时进行检测。5.3 标桩保护5.3.1 测量人员必须对标桩妥善保护。永久和半永久标桩要设置牢固,并应设置明显标志,设“测量标桩,注意保护标示,以防损坏。5.3.2 测量人员要经常定期巡视标桩保护情况。所有测量标桩,未经工程部测量工程师批准,不得随意拆毁。5.3.3 在施测范围内,需搭设临时建筑物或堆

7、放材料时,必须事先与各级测量人员取得联系,同意前方可实施,以免损坏测量标桩或影响测量视线。5.4 工程竣工测量:5.4.1 施工测量必须保证建筑物位置正确,其精度符合设计和施工标准要求,施工测量必须编制测量方案,经审批前方可实施。5.4.2 各种建筑物的标桩,测量放线前,必须填写“工程测量定位单,施工中必须认真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或测量复核记录。5.4.3 在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安排实施竣工测量工作。5.5 测量成果整理与积累5.5.1 测量成果的计算资料必须做到纪录真实、字迹清楚、计算正确,格式统一,装订成册后妥善保管。5.5.2 原始资料记录必须清楚,不得涂改或后补。测量手

8、簿应按规定填写,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5.5.3 工程竣工后,必须及时整理测量资料,凡纳入工程技术档案的,应按规定要求的内容整理好后交技术部归档。其他不入档者,应保存到工程竣工交后一年方可处理。5.6 测量仪器、工具使用和保管制度:5.6.1 测量仪器的使用:1测量人员应负责和检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保管情况。 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专业规程。3凡新仪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验校正,并根据说明书,充分了解仪器的性能方可使用。4精密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主管技术人员或在其具体指导下才能使用。5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施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防止仪器受振、倾倒和碰撞,雨天或烈日下测量应打伞

9、。5.6.2 测量仪器的维护:1测量仪器必须由熟悉仪器性能和有实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定期维护。要按计量管理规定及时送验。单位内部每季度要检查校验一次仪器的精度。2测量人员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以防丧失。3测量仪器或工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擦拭,定期上油。4测量仪器使用中,如发现误差过大或受损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送公司技术部处理,不得擅自拆修。5.6.3 测量仪器的保管:1测量仪器必须由专人保管,使用中要注意防晒、防淋、防尘和防潮。2领用和归还仪器时,使用和保管人员应互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3测量仪器主管人员必须掌握、检查、了解测量仪器使用、保管情况,要求每年登记一次,发现问题

10、及时处理。4建立测量仪器档案卡片制度,并随同仪器同时调动。5测量仪器必须经公司主管业务部门组织鉴定前方可报废。6增补购置测量仪器必须由公司技术部提出申请,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测量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认真踏实,不弄虚作假,不敷衍了事。测量数据及时精确,保证施工正常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六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6.1 建立平面控制网 根据总包或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我工程专职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引测出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建立轴线控制网。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当控制桩位于土地面时,控制桩须先挖一个0.5米见方,0.5米深的基坑,基坑内浇筑混凝土,中间用

11、钉子钉桩点做标志;当控制桩位于混凝土地面上时,混凝土地面上钉水泥钉做标志,周边砌砖保护。轴线控制网的分阶段控制:测绘院将桩点移交后,我工程测量人员进行复测,并将定位控制点引测到基坑外,做控制桩点。现场土方回填、临建撤除等变化,必须破坏控制桩时,工程重新进行测量设置控制桩。根底垫层施工放线后,对楼角坐标点进行复测,并报监理进行复测,合格签字前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建筑物出0.000后对楼角坐标再进行一次测量。 6.2 高程点控制根据总包或业主给定高程点引测高程点到附近便于施工位置上结构施工后及时将标高点引测到永久建筑物上,同时在轴线控制桩上设置高程控制点,往返测量误差不超过3mm,以上各项完成后

12、由总包和监理检查无误前方可投入使用。 6.3 根底施工控制根底放线,在土方施工完后,在将纵横控制轴点引测到根底坑沿造标做点,作为向根底每次投测主轴线控制线安置的依据。此时已在地基坑边沿形成一个控制网。当根底垫层施工完毕,需要在垫层上测定出建筑物各轴线,边界线及柱边线和桩线等。这是具体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关键环节,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用全站仪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四角和主要轴线,投测时一定要先校测起始控制桩,做到施测步步有校核,完成后由技术部及监理检查合格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根据根底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施工中所需要的边柱体线、边界线、柱网线、楼梯线及模板控制线等。柱子节点用红油漆注明。所放线

13、必需经自检、互检合格后及时报验。做好资料,待技术部门、监理验线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每层标高线为建筑标高1m线,用墨线弹在混凝土柱上。 6.4 0.000以上施工测量放线6.4.1 首层平面、标高控制和校核1在地下结构施工至0.000时,根据平面控制网校核建筑物楼角四角坐标。校核方法可采用坐标计算法进行,并以方位角及边长进行校核。同时依据施工图各轴线的间距,校核所布置轴线间距,其误差小于3mm。2采用钢尺量距时,温度超过标准温度5度时,进行三差改正,量边误差小于3mm。3测角采用经纬仪一测回,采用正倒镜取中数即可,测角误差小于12秒。4量边、测角时应考虑外墙与轴线尺寸,以免造成较大的粗差。5依据总包或提供的根本高程点及所布设公用水准点,按等外水准施测精度,继续标高校核,以保证建筑整体标高精度,首层标高误差控制在3mm以内。6.4.2 0.000以上平面控制0.000以上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根据建筑物外控制桩,用全站仪进行轴线投测。6.4.3 0.000以上标高控制 0.00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