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洪礼:《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2946191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洪礼:《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余洪礼:《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余洪礼:《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余洪礼:《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余洪礼:《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洪礼:《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洪礼:《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材分析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优美的语言文字相互映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文质兼美的选文。常见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挖掘居里夫人的生命之美,但又限于课文语言的概括与凝练,关于居里夫人更感性的人生经历无法直观地表现,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像是无源之水,干涩而生硬。从语文本体性知识教学的要求研讨此课,就会发现此课独具特质的美,是居里夫人的生命之美与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的有机融合。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感悟到语言文字下的澎湃情感,以及语言形式上的妙用,才是解析课文的突破口。毫无疑问,语言文字必须成为此课教学的重点。本课教学设计

2、,采用欣赏阅读的策略,抓住课文中饱含情感之美的几处语言文字,从内容解析入手,通过朗读及内容的有效拓展等,持续强化情感认知,感受语言形式的妙处,更感受居里夫人的生命之美。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及其生命的伟大和美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感受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以及联想、夹叙夹议等表达方法的妙用。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一)读题1.读题谁来把课题读一下:跨越百年的美丽。 2.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语言艺术与玛丽居里的美丽。(二)揭示这个课题很特别。上面是主标题,下面余老师加了一个副标题。从副标题看,今天这节我们将探究两个方面的美丽,分别是什么?板书(在黑

3、板中间位置):语言艺术、玛丽居里。读:玛丽居里。玛丽是她的名,居里是丈夫的姓。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既要欣赏玛丽居里的人生之美,也要欣赏这篇课文的语言艺术之美。【课始点明本课的学习目标,突出语言艺术之美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二、披文入情,感悟生命之美与语言之美(一)解析开头方式1.读文谁来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2.知晓开头方式课件出示: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这是什么开头方式?预设及点拔:(倒叙式开头)有点儿像,但不是。(回忆式开头)意思对了,但没有这种说法。(总起开头)在书上第一自然段旁写下“总起”两个字。一起读:(课件出示)1898年1998年整整一百的记忆。在1

4、0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作家梁衡写下了这篇美丽的纪念文章。这篇课文,也是我们小学阶段学到的唯一一篇散文体的人物传记。(二)解析修饰性词语的作用1.读文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看透未来。2.知晓日期的重要你的生日是哪天?知道吗?在这个天(学生的生日),有一个伟大的人物诞生了,他的名字叫什么?(学生报出自己的名字)这就是自信!伟人就是这天诞生的!1898年12月26日,是谁的生日呢?(镭的生日)【将学生的生日与镭的生日巧妙结合,不仅仅记住镭的生日,还在于启发学生的自信。如此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育内涵,是有效教学的好方法。】3.理解居里的特别“人声鼎沸”写出了什么?(说明人

5、多,非常嘈杂)为什么会立即变得“肃然无声”了呢?预设并点拨(因为居里夫人的名气很大)那时候,居里夫人的名气不大,不是这个原因。(在这之前,还没有哪个女士能够登上这个讲台)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一直都是男人的占据神圣讲台,突然上来一个女人,而且是这样一个女人读出标红的句子: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4.体会修饰性词语的作用这里有几个修饰性词语?只读修饰性词语:(课件中标出)年轻漂亮、神色庄重、略显疲倦。每个修饰性词语就像一道彩妆,三重修饰三重妆,玛丽居里的美丽令人惊叹。下文还有这样的修饰性词语,找出来。(白净端庄的脸庞,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带着对美的欣赏,谁

6、来读读这两句话: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你知道修饰性词语的妙用吗?预设能够让描写更细致,更生动,更形象读出来:(课件出示)有目的地使用修饰性词语,文字可精确达意,真切如视听。板书:修饰,精确达意。边板书边补充解释:是的,修饰性词语能够精确地表达意思,真切如视听。【关于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好像是老师给出来的,其实,这正是欣赏阅读“给予”策略的表达。语文学习不仅仅思维的训练,不能什么都要学生自己去归纳,更多的时候,是给予下的主动接受与吸取。】(三)解析反复修饰手法的作用1.带着体会读文,体会“定格”我想

7、问一个幼稚的问题,这跨越百年的美丽,难道就是玛丽居里的容貌?读读这句话,你的答案会更精彩: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玛丽居里的美丽,更在于她有伟大的贡献。仅仅是容貌之美,是不能够经久传世的。课件出示:玛丽居里的一组图片。她是谁?(居里夫人)读出来: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她是谁?(居里夫人)读出来: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她是谁?(居里夫人)读出来: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课件表现,叠加的图片。只要

8、对世界历史有些理解的人都会理解图片上的人,她就是居里夫人,这就是“定格”。读出来:(课件出示)定格就是镌刻,定格就是烙印,定格就是永恒的记忆。【通过对居里夫人一组图片的反复辨认,反复诵读关键语句,与对“反复”修辞方法的理解相契合。对于“反复”修辞方法的理解,别无他法,只有这样的反复诵,理解才是最深刻的。理解语言表达技巧的妙用,离不开对表达意图、内容、情感的深刻体会。】2.反复诵读,体会反复修辞的作用两个“定格”反复使用,这是我们不曾熟悉的一种修辞方法,叫反复。课件出示: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有了反复,就有了这样优美的语言,读: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

9、个人的心中。有了反复的语言,才让我们知道玛丽居里的眼睛是那样的深邃和明澈,读: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有反复的语言,也就有了更浓的情感,有了更美的意境,读:她把她的热诚和健康贡献给在战争中受伤的人,把她的忠告、学识和时间贡献给他的学生。课件出示,一起读:反复,情意叠重,如空谷传音,回荡有韵。板书:反复,情意叠重。边板书,边解释: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反复这种修辞方法,能够让情更浓,意更深,情意叠重,如空谷传音,回荡有韵。【反复地叠加诵读,正如反复的表达作用一样,如空谷传音,回荡有韵。】(三)解析特殊比喻句作用1读文谁来读第三自然段:关于放射性的发现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

10、了天然放射性。2.理解与放射性物质相关的人物让我们理解一下这两个重要人物。谁来读: (课件出示伦琴的图片及文字)伦琴,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有一种光,能够穿透物体照射。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光,取名“X光”。伦琴的发现,为人类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的CT,核磁共振等医疗设备,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发明的。谁来读:(课件出示贝克勒尔的图片及文字)贝克勒尔,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他从铀盐中发现了铀有辐射。贝克勒尔的发现,开创人类对核物理学的研究,核能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能源。【理解这两位科学家的伟大贡献,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居里夫人的超越前人的伟大,也才

11、是客观真实地理解历史的态度。】3.发现比喻句,梳理比喻关系出示居里夫人的图片。这是你所熟悉的居里夫人,请读:即使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这是一个比喻,谁能说清比喻关系?预设与点拨:(用贝壳比喻放射线。)这样说很不准确。(把居里夫人研究放射线比作研究贝壳。)这也不够准确)这个比喻句啊,比喻关系真的好复杂。伦琴、贝克勒尔与玛丽居里,是三位伟大的科学,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发现了镭。三个人起到的作用、做出的贡献,谁先谁后,谁轻谁重,有了这个比喻,一切都就清楚明白了。4.使用复杂比喻,体会作用这是一个特别精美的比喻句。其实这样的句子,你们也会说,一起读:就像看到天边的彩虹,别人也许仅仅是惊

12、叹彩虹的绚丽,可居里夫人却要预设:去研究一下这彩虹是为何形成,为何消失,为何这般的光彩夺目一起读:(课件出示)比喻,描稀罕为熟知,化深奥为浅近,意在言外,板书:比喻,意在言外。边板书,边补充解释:这就是语言的艺术,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个绝妙的比喻,描稀罕为熟知,化深奥为浅近,意在言外。(四)解析联想的作用1.读文其实,镭的发现,真的是异常艰难,有资料记载,他们是经历了5677次试验,才提炼了0.1克镭,这正是风雨之后有彩虹。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找到那道美丽的虹: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找了那道彩虹了吗?(镭发出的蓝光)2.发现联想语言的艺术,就是这样的巧妙!在上下段

13、之间,竟然有三句话,都写到颜色,读出来标记横线的局部:(课件出示)皮埃尔说:“我仅仅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3.深情赞颂我不知道该给这样的语言艺术取一个什么样的名称,我也真的好喜欢这样的蓝色,对于这样的蓝色,我是这样理解的:(课件出示)蓝色,是一种特别美丽的颜色,它让人安静,给人舒适。皮埃尔只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那么,他喜欢的颜色一定是蓝色!这淡蓝色的荧光,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蓝色,这蓝色中是有生命,有祈盼的啊!荧光闪耀

14、中,有居里夫人日夜凝望的眼神。我想,用生命付出转化而来的光彩,一定就是这淡蓝的荧光,这是真正的生命之蓝!艳而不妖,淡而明亮,雅而深邃。【这是老师的有感而发,是对镭的蓝色荧光的赞美,更是对居里夫人生命之光的赞美。这样的诗意咏叹,来自于富有诗意的联想。联想,能够给人以美妙的激情和深刻的哲思。】谁跟老师有这似曾相识的感受?请你读读这句话: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这篇文章我读了不下百遍。每当读到这个句,我都沉浸到令人舒适的美好之中。总是情不自禁地把这句话回读再回读。指名读: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这语气之中有感慨啊!一起读:这

15、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每每这样反复诵读,都能在心中激起情感的波浪。抒写时,情动而辞发;阅读时,情动方能解辞。】4.总结联想的妙用这就是物质之蓝与生命之蓝交相辉映;物因人而生辉,人因物而美丽;人和物的灵性相融相通。像这样用“美丽的颜色”来串接句子,关联人物,这样的语言艺术该取一个什么样的名称呢?预设与点拨:学生的回答无法确定,因为这是一个极具个性的问题。要给学生经充分的想象,给予充分的肯定。一起读:(课件出示)联想,人物相融,句段相联,文脉清晰,意韵贯通。板书:联想 意韵贯通边板书,边补充解释:这就是语言的艺术,联想能够让我们随心所欲,信笔写来,文脉清晰,意韵贯通。乃神来之笔啊。(五)解析夹叙夹议的写法1.自读课文,找出关键词下面的文字堪称全文的精华,也是我们最感深奥的语言。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叙了什么,又议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先标出每句话的序号,再圈出每句话中的一个关键词。把每句话都读得明明白白。这点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