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备课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294336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备课(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学科第 六 单元信息窗 一 电子备课单位年级四时间2012年1月任课教师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课题“健健”与“壮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86-87页红点1,绿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情景图片等共16副幻灯片,配有本人制作的配套课件另附)预习提纲见县下发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预习展示1、什么是

2、克隆?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克隆”的信息。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克隆”的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爱科学的情感。从交流信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健健、壮壮出生时情况记录。师:同学们观察情境图,看看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你都获得哪些信息?通过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出示课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先来了解“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2、解决问题学生列式,说明意义。师板书:0.77+.003= (米)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计算过程。3、优化算法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依次出示课件列竖式的计算过程,探究算理。4、巩固练习:自主探究,尝试计算。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吗?(出示课件)17.05+2.83 26.815.29 吗?(出示课件,校对答案)5、组织交流,抓出重点,总结理解算理。6、抓出重点,总结算理。师:计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强调数位对齐)师:得数末尾的0能不能够去掉?为什么?7、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课件)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1)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竖式计算。师: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得出减法的意义,让学生进行计算。在写竖式

4、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尝试验算。(4)你会计算 1.3-1.25吗?(依次出示课件演示)(5)你能用竖式计算(出示课件)1.92-0.71= 9.7-2.16=(出示课件,校对答案)8、反思算理(1)想一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讨论) (出示课件)相同: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意义相同。计算法则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不同: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应去掉。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2)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

5、和减法的计算应注意什么?(出示课件)统一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 面对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这个重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一)类化练习(依次出示课件)1、用竖式计算24.517.4 2.8796.5345.336.7 97.5340.073.7544.07 8.624.6872、下面的题目对吗?不对的请改正。5 3. 3 9.86+ 2. 4 7 - 4.26 7

6、.80 5 603、走进生活到学习用品商店买学习用品哦3.4元8.50元11.50元0.80元35.6元10元2.65元每人买两样,你想买什么?算算需要多少钱?老师花21.50元买了两样学习用品,你猜猜可能会是哪两样呢?我付50元,还剩多少钱呢?(二)限时作业限时8分钟,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矫正四、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二次备课效果检测情况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学科第 六 单元信息窗 一 电子备课单位年级四时间任课教师第 2 课时总第 课时课题“健健“与“壮壮”-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7-89页红点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小

7、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预习提纲见县下发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 预习展示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头奇异的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并且了解克隆牛出生时的情况,同学们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装入了问题口袋,这节课我们从问题口袋里找出问题,开动脑筋,继续一起来解决。2、课件出示:问题口袋(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点击课件)8.90.4213.4600(2)算一算(点击

8、课件)4.63.2 1.281.21 8.753.744.55.5 56344 13025实物投影演示学生计算的过程 订正答案(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后两道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导课过程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题,都是为本节课学习的新内容-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知识奠定基础。问题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的迁移来解决新的问题,更好的掌握学习知识的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为学生构建良好、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供了条件。二、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1、迁移情境 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壮壮和健健出生时情况表点击课件:问题口袋提出问题壮壮出生时的管围比健健长多少?师:这是上节课我们同学

9、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你能试一试吗?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独立思考 探究算法(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先独立思考,算完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学生演示计算过程指名板演(找出不同的书写方法正确与错误的对比演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 3 1.3-1.2 5 -1.2 50.8 8 0.0 5师:你们能分别说说计算的理由吗?(板演学生)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过程。3、小组讨论 探讨算法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到底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小组同

10、学交流一下,你同意哪种算法?根据你上节课学习的经验,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1.3-1.25?4、汇报交流 总结算法(1)全班交流算法,教师板书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错的原因是什么?正确书写格式的依据是什么?在交流中总结出正确的计算方法。(2)小结计算方法(重点是: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上不够,用“0”补齐)。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一样,也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你知道怎样对齐数位吗?(小数的小数点要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1.3-1.25时1.3百分位上没有数,相当于0,即1.30-1.25,0-5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差的小数点应与减数、被减数的小

11、数点对齐5、加强算法 深化理解师:你能根据刚才我们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来算一算9.06-2.7这道题吗?请进行验算。指名学生板演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加法验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总结:观察小数加减法算式, 说说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问题?全面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做铺垫,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学生在这种人格平等的环境中,自发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从

12、而更自觉地承担学习任务。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争论、共探究,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1、练一练(1)9.7+12.34 10-0.8(2)你能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吗? 课本练习91页第13题后两道题目。2、火眼金睛辨对错5. 9 4. 6 7. 0 5 3.2 5- 3. 5 8 +2. 8 5 - 6.5 +15.72. 4 8 6. 4 1 6. 4 1 18.9 53、走进生活师:生活

13、当中,买东西最常用的就是小数加减法来算价钱,星期天,老师到超市逛了一圈,超市里有很多物品,老师买了一些东西,服务员给了一张小票,大家帮我看一看。 (1)课件出示:购物小票 娃娃:26.00元闹钟:45.80元铅笔:0.60元 铅笔盒:6.84元 照相机:265.80元 火腿肠:0.90元 巧克力:8.55元(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买吃的花了多少钱?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买生活用品花了多少钱?300元钱买照相机和娃娃够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同学们都有逛超市的经验,找出一张购物小票,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核算一下是否正确?设计意图 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性的,从计算、改错到实际问题的应用,都渗透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特别是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教师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购物小票”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课后的延伸,实践的体验,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学习必然是积极主动的,有效地巩固了学习的成果。四、小结这节课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二次备课效果检测情况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学科第 六 单元信息窗 一 电子备课单位年级四时间任课教师第 3 课时总第 课时课题“健健“与“壮壮”-小数的加减法自主练习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