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294068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质灾害复习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简述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和应急措施。教材内容分析地质灾害专题复习主要包括是鲁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二单元第一节地质灾害和单元活动防震模拟演习。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板块运动密切相关,所以又联系到必修一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地质作用和板块构造学说等内容。学习目标 简述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某一次地震发生的原因。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和地图,说出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分布。 通过地震演习,明

2、确地震逃生要领。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媒体同方新课程创新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课前学案】1创建地质灾害专题复习课前学案。2开启“探究学案”并和“互动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引导。1复习教材相应的基础知识。2在创新实践平台“探究学案”和“互动讨论”中,完成预设内容,同时浏览,同学的发言,做到借鉴、互动讨论、升华认识。让学生掌握“能掌握”的知识,反馈不理解的内容和涉及到本节之外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堂教学】课前我给出了一些学习资源,请同学们思考了两组问题。不少同学回复了帖子,请同学们将第一组问题的回帖向同学们做一

3、个汇报。【课前预习展示】PPT展示问题和规则:小组大PK:问题:写出你所知道的自然灾害的名称。规则:1、限时一分钟; 2、每组派一名同学将答案写到黑板上,在一分钟之内写不出来的,本组其他成员可以到黑板补充。 3、其他同学发帖到学生答疑。每组一名同学将答案写到黑板上,在一分钟之内写不出来的,本组其他成员可以到黑板补充。其他同学发帖到学生答疑。1、活跃课堂气氛。2、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3、复习导入。4、为知识体系的构建做好准备。【板书】自然灾害、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地震【承转】通过同学们知识的非常好,但是我发现同学们在回答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偏差与问题。今天我们以汶川地震为例就

4、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播放视频】PPT展示:播放汶川地震(震前、震后救援、震后重建)视频观看视频感受汶川地震给汶川人民带来的灾难。【发起讨论1】1、结合上图,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分析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板书】板块运动2、观看震级与烈度的动画,填写下列表格:3、下面我们共同分析一道例题,看看能否将等值线用于地震问题的分析上。4、观察地震的产生与分布的动画,回答地震能量传递的方式。结合查阅的材料汶川地震带来哪些危害,为什么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通过分析导出滑坡、泥石流)【板书】滑坡、泥石流【承转】通过汶川地震带来哪些危害分析导出滑坡、泥石流:为什么在汶川发生地震后会引发滑坡与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呢

5、?我们继续探讨地质灾害的另两种主要类型:滑坡、泥石流。【课前预习展示】4、观察滑坡动画,思考什么是滑坡?滑坡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滑坡会带来哪些危害?5、观察泥石流动画,思考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泥石流会带来哪些危害?【发起讨论2:】1、为什么在汶川发生地震后会引发滑坡与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呢?2、观察中国滑坡与泥石流分布地区直方图,分析为什么这些地区会发生滑坡与泥石流?3、读中国泥石流、地震和火山分布简图,分析为什么云南与四川是中国滑坡与泥石流发生最严重的省份?1和2组跟帖问题1,3和4组跟贴问题2,5和6组跟帖问题3,完成后浏览其他组的答案,讨论问题4。节约一定课堂时间而又达到最终

6、的的目的4、归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学生通过浏览帖子,合作讨论,总结。对这节课所讨论的三种自然灾害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其中的关联。【板书】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避震演习】展示PPT知识改变命运;地震知识可能拯救你的生 命观察地震防御的动画,发出教室内避震演习信号。进行教室内避震演习。增加学生的防御知识,增强防御意识,和实践。【课堂反馈】限时训练【课堂小结】学生结合黑板板书自行总结本节课探讨的内容。【课后作业】读下面两幅图,完成相关内容。1、 说明火山的成因与构造。2、 说出火山的分类及在我国的分布。 附:学案课前学案:一、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思考:1、什么是地质灾害?它包括哪些灾害?2、什么是板块构

7、造学说?观察图,印度洋板块中的印度板块向什么方向移动?3、查阅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什么是地震?震级(如何划分)和烈度(如何划分)。二、4、观察滑坡动画,思考什么是滑坡?滑坡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滑坡会带来哪些危害?5、观察泥石流动画,思考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泥石流会带来哪些危害?6、查阅汶川地震的相关资料。课中学案:(课前我给出了两张图和两个动画,请同学们思考六个问题。不少同学回复了帖子,请将自己的回帖向同学们做一个汇报。 我发现同学们在回答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偏差与问题。今天我们就以汶川大地震为例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此内容不在学案中出现)发起讨论1:1、结合上图,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

8、识,分析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2、观看震级与烈度的动画,填写下列表格:影响烈度的因素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建筑物坚固程度与烈度的关系(正或负相关除地质构造外)3、下面我们共同分析一道例题,看看能否将等值线用于地震问题的分析上。下图是等震线,且等震线值自下向上递减(1)A、B、C、D四地中,破坏最严重的是_,因为_。(2)A、B、C、D四地测得的震级大小有何特点?为什么?(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个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在这四点中测得的震级可能不同,但大小有何特点呢?)(3)AB沿线的地质构造是_。 4、观察地震的产生与分布的动画,回答地震能量传递的方式。结合查

9、阅的材料汶川地震带来哪些危害,问什么有这么大的损失?(通过分析导出滑坡、泥石流)发起讨论2:1、为什么在汶川发生地震后会引发滑坡与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呢?2、观察中国滑坡与泥石流分布地区直方图,分析为什么这些地区会发生滑坡与泥石流?3、读中国泥石流、地震和火山分布简图,分析为什么云南与四川是中国滑坡与泥石流发生最严重的省份?4、归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4、观察地震防御的动画,进行教室内避震演习。课堂反馈:2006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据此完成1-2题。 1、 图7中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A)2、我国云南省防御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包括:(

10、C)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B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C禁止一切工程建设,恢复自然植被D积极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读我国特大或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据此回答35题。3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或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B)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4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少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C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5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6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D )7若不考虑岩性影响,在A、B、C、D四地修建公路,不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A )课后自学:读下面两幅图,完成相关内容。1、 说明火山的成因与构造。2、 说出火山的分类及在我国的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