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3第2课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293665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3第2课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3第2课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3第2课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3第2课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3第2课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3第2课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3第2课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同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核心易错以下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些基本操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要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需要水的体积为mL。(2) 量取溶剂水需要选择mL的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相平。(3) 溶解时需要的仪器有 ,操作时要注意 ,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标有 标签的试剂瓶中。(5)若配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 盛装溶液的试剂瓶中有少量10%勺氯化钠溶液C. 用蒸馏水润洗用于溶解氯化钠的烧杯D.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部分溶液洒出核心知识1.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

2、: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入试剂瓶、贴标签。2配制溶液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和试剂瓶。3. 配制溶液的操作要点:(1)称量时应左物右码”。(2)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量偏多,若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量偏少,即“高看(仰视)偏高,低看(俯视)偏低”。(3)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溶解。应考能力提升练1.配制50 g 10%的食盐溶液,有以下操作:溶解,称量,计算,量取。其中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 2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需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酒精灯、玻璃棒、量筒、烧杯B.

3、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量筒C. 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药匙D. 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3.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图 7- 3-7A. 甲图表示称量7.5 g氯化钠B. 乙图表示量取 42.5 mL水C. 丙图表示溶解氯化钠D. 丁图表示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4. 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硝酸钾溶液3-0%A. 用50 mL量筒量取水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C. 将固体直接放入量筒中溶解D.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 (如图7 - 3 - 8)的试剂瓶中,塞好瓶

4、塞5. 2017 江西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时常出现以F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A.氯化钠放B.氯化钠撒岀C俯视读数D*配好的溶液 在右盘装瓶时溅出6 小朋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 g 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选用2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试剂瓶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 B. C. D. 12%的氯化钠溶液的有

5、关实验操作示7. 图7-3 10是小明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意图。图 7 3 10(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五种玻璃仪器分别是细口瓶、量筒、胶头滴管。(2) 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3) 配制时需称量氯化钠 g,量取水最好选择 mL的量筒。(水的密度为1 g/mL)(4) 在量取蒸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v” 或“ =”)12%。&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已知:水的密度为 1.0 g/mL,需要称取氯化钠 g,需要量取水 mLo(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7 3- 11,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

6、填字母);玻璃棒在本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是 o图 7 3 11(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o 氯化钠固体不纯 称量时,砝码盘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将上述配制的溶液稀释成2.5%的氯化钠溶液,则需加水 g o初高衔接拓展练(与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用于定量描述溶液9.如图7 3 12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组成)的溶液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AB转移标准溶液摇匀 定容 梳涤图 7-3- 12操作A的名称为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 转移操作和洗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 如果定容操作中俯视,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7、会偏 。已知氢氧化钠固体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如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 溶液时,发现氢氧化钠已潮湿,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将偏 。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答案速查核心易错(1) 2.5 47.5(2) 50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3) 烧杯、玻璃棒 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内壁 搅拌,以加速氯化钠溶解(4) 溶液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5) C 应考能力提升练 1 A 2.D 3.C 4.D 5.D 6.B7 (1) 烧杯 玻璃棒(2) 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可能会使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小,导致配制的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3)12100(4) V8(1)2.547.5 (2)CBDEA 搅拌,以加速氯

8、化钠溶解(3) (4)50 初高衔接拓展练 9(1) 称量、量取 搅拌,加速固体溶解(2) 引流 (3) 大 (4) 小典题讲评 应考能力提升练 2 解析 稀盐酸是用浓盐酸稀释得到的, 因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的基本步 骤为:计算、量取、溶解,所以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 棒。3. 解析使用天平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码”;应使用量筒来量取42.5 mL水;转移溶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且瓶塞应倒放。4. 解析需要溶质的质量为 100.0 g X 3.0%= 3.0 g,则需要水97.0 mL,故需用100 mL量筒量取水;称量时左物右码”,物体应放在左盘;固体应在

9、烧杯中溶解。5 解析 氯化钠放在右盘且移动了游码, 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氯化钠撒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 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用 量筒量取水时, 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大,会造成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溶液具有均一性,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 有液体溅出,溶质质 量分数不变。6. 解析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应使用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 配制溶液需要水的质量 为 50 g X (1 14%)= 43 g ,应选用 50 mL 量筒量取;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会使得量取 的水的体积小于43 mL,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偏大。8. 解析 (1) 实验室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 50 gX 5%= 2.5 g,需要量取水的质量为 50 g 2.5 g = 47.5 g,水的密度为1.0 g/mL,合47.5 mL。 (2) 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步骤A为溶解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速氯化钠的溶解。(3)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 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称量时, 砝码端忘垫质量相 同的纸片, 会造成实际

11、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 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量取水时仰视读 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4)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x, 50 g X 5%= (50 g x) X 2.5%, x= 50 g 。 初高衔接拓展练 9. 解析 运用类比法。 物质的量浓度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 但从溶液配制过程分析,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有相似之处。操作A是称取一定量的固体,并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操作B是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固体溶解。转移和洗涤操作中, 都是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一细口容器 (容量瓶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