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流中心仓库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组织毕业论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2935611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物流中心仓库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组织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某物流中心仓库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组织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某物流中心仓库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组织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某物流中心仓库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组织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某物流中心仓库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组织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物流中心仓库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组织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物流中心仓库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组织毕业论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实践报告(论文)题目: 某物流中心仓库地基处理方案及施工组织 院 (系): 土木学院 专业 建筑工程管理 学生姓名: 学号 7324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 2012.09.162012.11.30 学习中心: 南京房产教学点 设计地点: 二O一二 年 十一 月 三十 日目 录摘 要10 引 言21 工程概况41.1 工程概况41.2 地质条件42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设计52.1 设计思路52.2 设计方案62.3 施工工艺及流程62.4 真空预压设计计算方法及结果72.4.1沉降量计算方法72.4.2固结度计算方法82.4.3计算结果分析82.5 监测与检测方案82.5

2、.1施工监测方案82.5.2施工检测方案93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计划113.1 施工总平面113.1.1施工场地布置及说明113.1.2施工总平面布置113.1.3临时用水用电133.2 设备、材料配置计划133.2.1计划投入的主要设备143.2.2计划投入的主要材料154 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164.1 施工准备164.1.1现场施工准备164.1.2物资准备164.1.3劳动力准备及安排164.1.4技术准备164.2 施工测量174.2.1测量依据174.2.2业主单位给定的控制点、水准点复核174.2.3施工基线、水准点布设174.2.4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174.3 场地清平184.4

3、真空管路系统布置184.5 塑料排水板施工184.5.1材料要求184.5.2设备的选用184.5.3技术要点184.5.4排水板施工工艺194.5.5排水板施工质量要求204.6 土工布密封膜铺设214.6.1土工布铺设214.6.2密封膜铺设214.7 排水沟施工224.8 结束预压225 进度保证措施235.1 组织保证235.2 施工技术保证245.3 人员、设备保证245.4 进度计划管理程序256 质量计划与保证措施276.1 质量控制程序276.2 施工阶段各工序的质量控制286.2.1 施工放样质量控制286.2.2 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控制286.2.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2

4、87 安全、环保、文明及风险防范措施317.1 健康、安全与环保综述317.2 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317.2.1安全防范重点317.2.2施工机械的安全措施327.2.3防台防汛327.2.4雨季施工措施327.2.5夜间施工措施337.2.6施工用电安全措施337.3 环境保护措施337.4 文明施工措施347.5 雨季及夏季高温施工措施358 结论36致 谢37参考文献38I 摘 要某物流中心仓库区外围环形通道,原设计方案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法处理本区域。打设深度为18m,直径0.5m,间距1m。由于处理范围大,需打设水泥搅拌桩约7万根,在现有施工条件下,打设大批量水泥搅拌桩所需工期

5、较长,无法满足工期要求。本文通过对原设计方案深入分析,充分考虑场区内软土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质等特点,进行相关的沉降计算验证,提出更为合理可行的软基处理方法,采用真空预压方法(联合堆载)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确立相关设计参数。结合新提出的设计方案,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施工工艺及流程,质量、安全及环保等保证措施,确保工程顺利按期完工。关键词:水泥搅拌桩;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方法0 引 言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较多,包括: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预压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等,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处理效果各不相同。(1)换填

6、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使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地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

7、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4)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5)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水

8、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鱼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此法。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6)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板或砂井地基堆载

9、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板、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基础和桩顶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

10、的目的。(8)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采取减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掺合料水量的方法提高桩身强度。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本场地原设计的水泥搅拌桩加固效果可满足处理要求,但工期较长,无法满足工程尽快完工的要求,本文研究分析可缩短工期且满足加固效果的处理方法真空预压法,通过对加固后的沉降及固结度进行计算,验证本处理方法可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安排,这对于今后的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宝洁公司大中国华东地区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718亩,拟建场地位于江苏省太仓市申江路、

11、通港路。本期地基处理区域为物流仓库区域包括仓库外围环形通道,位于一期工程场地北侧。场区大部以农田、民居宅基地为主(原有住宅已拆除),场区内分布原有河道、池塘现已填埋整平。场区自然地面标高一般在2.42m3.21m 之间,约2.8m。目前场内长有杂草及一条施工便道,周围距已有建(构)筑物较远,地势较为平坦。1.2 地质条件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拟建场地位于太仓市申江路以东,通港路以北,地貌类型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经本次勘察揭露,本场地在深度65.42m范围内地基土属第四纪上更新世及全新世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

12、成。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可划分为9个主要层次。其中第层可分为4个亚层, 第层可分为3个亚层,第层有t层分布。拟建场地地基土分布自上而下详述如下:第层灰黄色素填土,上部为近期人工填土,以粘性土为主,夹植物根茎等细小杂物。填土厚度一般为0.5m2.2m,平均厚度约1.7m,原河道区填土厚度较大,最大厚度约4.1m。第层灰黄色粉质粘土,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局部夹粘土,土质自上而下逐渐变软,呈可塑软塑状,中等高等压缩性,层顶埋深约0.6m2.0m,平均厚度约1.2m。第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含云母、有机质,夹少量薄层粉土,局部夹少量淤泥质粘土,呈流塑状,高等压缩性,层顶

13、埋深约2.1m4.1m,平均厚度约4.3m。第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含云母、有机质、贝壳碎屑,夹薄层粉土,局部夹粘土,呈流塑状,高等压缩性,层顶埋深约6.0m7.8m,平均总厚度约6.5m。第t层灰色粘质粉土,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土质不均匀,呈稍密状,中等压缩性,位于第层中部,水平向分布不连续,该层层顶埋深约8.5m10.2m,平均厚度约1.2m。第1层灰色粘土,含云母、有机质,夹薄层粉土,局部夹粉质粘土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呈流塑软塑状,高等压缩性,层顶埋深约13.3m15.8m,平均厚度约2.7m。第2层灰色粉土夹粉质粘土,含云母、有机质、贝壳碎屑,夹薄层粘性土,局部夹砂质粉土,呈稍密状,中等压缩性。呈透镜体状,局部分布,层顶埋深约15.7m21.2m,厚度变化大。第3层灰色粉质粘土,含云母、有机质,夹薄层粉性土,呈软塑可塑状,高等中等压缩性,层位变化大,层顶埋深约15.4m24.0m,局部缺失,厚度不均。第4层灰绿灰黄色粉质粘土,含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