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293471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眉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9题;共106分)1. (2分) (2017高二下江宁月考) 下图为某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预测示意图,由此推断2015年后,该国人口变化特点可能为A . 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B . 劳动人口比重下降C . 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 . 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2. (4分) (2017高一下雅安月考) 下图为某城市现状及规划范围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图中M用地的功能区是( ) A . 绿地B . 工业区C . 商业区D . 大学城(2) 该市规划一个大型工业园区,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的是( ) A . 甲

2、B . 乙C . 丙D . 丁3. (4分) (2017高一下山东期末) 下图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根据学习中了解的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与_阶段最相似。( ) A . B . C . D . (2) 在图中各点中,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 A . B . C . D . 4. (6分) 下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据此完成题(1) 19502000年间,人口出生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A . 33B . 43C . 27D . 15(2)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A . 19601961年间B . 195919

3、60年间C . 19571958年间D . 19491950年间(3) 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 )A . 人口总量稳定B . 人口老龄化加速C . 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17左右D . 人口总量逐渐减少5. (6分) (2017高一下安平月考) 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状况(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A . 1980年B . 2000年C . 2015年D . 2025年(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A . 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B . 老

4、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C . 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 . 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3) 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会造成( )A . 老龄人口增加B .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C . 少儿人口比重上升D . 人口总数减少6. (4分) (2020高一上沈阳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2010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 A . 3%B . 6%C . 8.2%D . 17.2%(2) 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 . 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B . 生育率逐渐增加C

5、 . 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D . 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7. (4分) (2019高二上思南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B . 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C . 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D .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2) 图中地农作物长势好于地,其原因可能是地( ) A . 光照更强B . 土壤的水分更好C . 坡度更缓D . 植被覆盖率更高8. (4分) (2018高二上厦门会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所本地区最有可能为商业街的是( )。 A . aB . bC .

6、 cD . d(2) a、 b、 c、 d四地按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 A . abCdB . badCC . dcabD . bcda9. (4分) (2017高一下湟中月考)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6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10亿之内小康型消费水平8亿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7亿之内(1) 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 . B . C . D . (2) 表中数据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 .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 .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 .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 .

7、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10. (4分) (2017高一下定州月考)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地域分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 1中心商务区2中级住宅区B . 3低级住宅区5高级住宅区C . 2批发轻工业区4高级住宅区D . 4中心商务区5低级住宅区(2) 关于图中数码4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该处为高级住宅区B . 该区趋向高级住宅区的两侧,处于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间C . 该区主要是中产阶级和政府公务人员等的住宅区D . 该区是紧靠高级住宅区旁边发展起来的11. (4分) (2017高二上富顺月考)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邻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

8、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 . 廉价劳动力B . 交通运输C . 研发能力D . 环境质量(2) 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 ) A . 乙国的劳动生产率B . 甲国的环境质量C . 乙国的就业率D . 甲国的城镇化水平12. (2分) (2015高二上如东期中) 下图为某些地区主要农作物及熟制示意图,图中和两地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水热条件差异B . 地形差异C

9、 . 土壤差异D . 生产习惯差异13. (6分) (2017高一下安平月考)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省多地农村涌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并引入“互联网”形成新的运营模式。完成下列各题。(1) 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 )A . 气候变化B . 河流整治C . 政策支持D . 地形改善(2) 新的运营模式( )A . 增加产品库存B . 增加销售环节C . 依赖信息联系D . 增加销售成本(3) 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 )提高人口迁出率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A . B . C . D . 1

10、4. (6分) (2017高二下武邑月考) 2016年2月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下列各题。(1) 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 .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B .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C . 光热充足,降水丰富D .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2) 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 . 洪涝B . 霜冻

11、C . 干旱D . 光照(3) 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是( )A . 低热河谷地带B . 高海拔地区C . 中低海拔地区D . 四川盆地15. (2分)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指一定区域内的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数量之比,下图为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系数空间分布图,该图反映出( )A . 东部省区和中部省区的养老负担均大于西部省区B . 中部地区的老年人口数量最多C . 人口负担系数大的省区,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快D . 广东省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小,与人口的迁入有关16. (4分) (2016南京模拟)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普通二孩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

12、口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下图是我国各省市“人口零增长”时间表。(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口零增长”出现的省市依次由沿海向内陆扩展B . 总体说来,“人口零增长”出现的时间东部比西部早C . 到2026年,南方省区都进入“人口零增长”D . 所有直辖市出现“人口零增长”都早于其他省区(2) 我国全面实施普通二孩政策,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平衡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异优化人口年龄结构A . B . C . D . 17. (4分) (2019高二上思南期中)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1987年成立于深圳的一家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1996年成为国内电信设备行业龙头。为谋求进一步发展,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在海外建立合资或独资的子公司:巴西(1997年)、印度(1998年)、中东和非洲(2000年)、东南亚和欧洲(2001年)、美国(2002年)o同时,华为在国外还建立了16个研究所,分布在美、英、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