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周杏鹏)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2930986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周杏鹏)课后习题问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传感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周杏鹏)课后习题问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传感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周杏鹏)课后习题问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传感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周杏鹏)课后习题问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传感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周杏鹏)课后习题问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感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周杏鹏)课后习题问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与检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周杏鹏)课后习题问题详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1-2自动检测系统通常由几个局部组成?其中对转感器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首先先由各种传感器将非电被测物理或化学成分参量转化成电参量信号,然后经信号调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后,进展显示,输出,加上系统所需的交,直流稳压电源和必要的输入设备,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动检测系统。 对传感器通常有如下要求:1,准确性2,稳定性3,灵敏度4其他:如耐腐蚀性,功耗,输出信号形式,体积,售价等。1-3试述信号调理和信号处理的主要功能和区别,并说明信号调理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通常由哪些局部组成。 信号调理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是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展检波,转换,滤彼,放大等,以便检测系统后续处理或显示。 信号

2、处理模块是自动检测仪表,检测系统进展数据处理和各种控制的中枢环节,其作用和大脑相类似。 信号调理电路通常包括滤波、放大、线性化等环节。信号处理模块通常以各种型号的嵌入式微控制器、专用高速处理器(D5P)和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或直接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来构建。2-1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有什么不同?从提高测量准确度看,应如何处理这些误差? 随机误差主要是由于检测仪器或测量过程中某些未知或无法控制的随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大体上有:测量所用的仪器木身性能不完善或安装,布置,调整不当;在测量过程中温度,湿度,气压,电磁干扰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3、;测量方法不完善,或者测量所依据的理论本身不完善;操作人员视读方式不当等。 粗大误差一般由外界重大干扰或仪器故障或不正确的操作等引起的。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并的方法1.针对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2.采用修止方法减小恒差系统误差3.采用交叉读书法减小线性系统误差4.采用半周期法减小周期性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处理可以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分布X围做出估计,得到随机影响的不确定度。粗大误差的处理拉伊达准如此和格拉布斯准如此2-2工业仪表常用的精度等级是如何定义的?精度等级与测量误差是什么关系? 人为规定:取最大引用误差百分数的分子作为检测仪器(系统)精度等级的标志,即用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的

4、数字来表示精度等级。精度等级常用符号G表示。0.1,0.2,0.5,1.0,1.5,2.5,5.0七个等级是我国工业检测仪器(系统)常用精度等级。 检测仪器(系统)的精度等级由生产商根据其最大引用误差的大小并以选大不选小的原如此就近套用上述精度等级得到。2-3被测电压X围为0-5V,现有(满量程)20V. 0.5级和150V. 0.1级两只电压表,应选用哪只电表进展测量?两者比拟,通常选用A表进展测量所产生的测量误差3.2什么是仪表的灵敏度和分辨力?两者间存在什么关系? 灵敏度是指测量系统在静态测量时,输出量和输入量的增量之比。 能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时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传感器或检测系统的分

5、辨力。 灵敏度与分辨力关系:传感器的分辨力主要由敏感元件本身特性决定,提高灵敏度的措施,如提高放大倍数以与降低信噪比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提高系统分辨力,但这种手段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敏感元件的性能,因此其最大效果受限于敏感元件本身,假如敏感元件本身分辨力有限,如此灵敏度的提高也不会影响传感器的分辨力。(灵敏度大如此分辨率小)3.3 判断线性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哪一种精度最高?那一种精度最低?最小二乘法、端基线法、理想线性度法。通常最小二乘法精度最高,理想线性度法精度最低。3.7传感器与检测系统静态校准的条件与步骤是什么? 静态标准条件是指没有加速度,振动,冲击(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物理量)与环境温

6、度一般为室派(20士5) ,相对湿度不大于85%,大气压力为(101士7 )KPa的情况。静态校准的步骤如下: 1,根据标准的情况,将传感器或检测仪器全量程(测量X围)分成假如干等间距点(一般至少均匀地选择五个以上的校准点,其中应包括起始点和终点); 2,然后由小到大逐一增加输入标准量值,并记录下被校准传感器或检测仪器与标准器相应的输出值; 3,将输入值由大到小逐一减小,同时记录下与各输入值相应的输出值; 4,按2,3所述过程,对传感器进展正,反行程往复循环屡次测试,将得到的输出-输入测试数据用表格列出或作出曲线; 5,对测试数据进展必要的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就可以确定被校准传感器或检测仪器的线

7、性度,灵敏度,滞后和重复性等静态特性指标。4.1什么是金属电阻丝的应变效应和灵敏度系数? 金属材料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其线应变成正比。这就是金属材料的应变电阻效应。Km=(1 +2u)+C(1-2u)为金属电阻丝的应变灵敏度系数,它由两局部组成:前半局部为受力后金属丝几何尺存变化所致,后半局部为因应变而发生的电阻率相对变化。4.3试述电阻应变片温度误差的慨念,产生的原因和补偿方法。 由温度变化引起应变计输出变化的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温度效应(也称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1,温度变化引起应变片敏感栅电阻变化而产生附加应变; 2,试件材料与敏感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应变片产生附加应变;温度补偿:应变片

8、自补偿法;桥路补偿法;热敏电阻补偿法4.4什么是直流电桥?假如按不同的桥臂工作方式,可分为哪几种?各自的输出电压如何计算?4.5如果将100电阻应变片贴在弹性试件上,假如试件受力横截面积S=0.510-4平方米,弹性模量E=0.5105N的拉力引起应变电阻变化为1,试求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面的悬臂梁上粘贴四个完全一样的电阻应变片,并组成差动全桥电路,试问:四个应变片应如何粘贴?试画出相应的电桥电路图,试说明如何克制温度误差? 在梁的固定端附近的上下外表顺着梁L的方向各粘贴两片应变片。为了好理解,我解释一下:就是说从上往下看顺着力的方向),上面有两个并排的应变片,同样下面也有两个并排的应变片。这

9、样,上而受拉时,下而受挤压,两者发生极性相反的等量变化,4个应变电阻片就组成了全桥电路图在书本p113图4-65几种?各自特点是什么?使用这些测量电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m级位移变化量。 运算放大器式电路;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极板间距离dx成线性关系,从而克制了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问题!运算放大器虽解决了单个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问题,但要求放大器具有足够大的放大倍数,而且输入阻抗很高。双T二极管型电路;(1)电源、传感器电容、负载均可同时在一点接地; (2)二极管D1, D2工作于高电平下,因而非线性失真小; (3)其灵敏度与电源频率有关,因此电源频率需要稳定; (4)将D1, D

10、2, R1、R2安装在C1, C2附近能消除电缆寄生电容影响,线路简单; (5)输出电压较高; (6)输出阻抗与电容C1和C2无关,而仅与R1, R2与RL有关; (7)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时间取决于负载电阻RL,可用于动态测量; (8)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取决于振荡器的频率。 差动脉冲调宽电路;差动脉冲调宽电路不需要载频和附加解调线路,无波形和相移失真,输出信号只需要通过低通滤波器引出,直流信号的极性取决于C1和C2;对变极距和变面积的电容传感器均可获得线性输出。这种脉宽调制线路也便于与传感器做在一起,从而使传输误差和干扰大大减小4.19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怎么改善其非线性?

11、如何提高其灵敏性度?差动变压器在结构与工作原哩上的异同之处。 结构:都有完全对称的铁芯、衔铁和线圈结构。但差动式电感传感器至少只有一对自感线圈,没有原副线圈之分;而差动变压器如此至少由一对原线圈和一对副线圈组成,原线圈端需采用激励电源,输出电压自副线圈引出。工作原理:一样点是都利用衔铁位置的改变实现差动检测。 不同点差动式电感传感器是通过改变衔铁的位置来改变两个差动线圈磁路的磁阻而使两个差动结构的线圈改变各自的自感系数实现被测量的检测,而差动变压式传感器如此是通过改变衔铁的位置改变两个原副线圈的自感系数来检测相关的物理量。4.23电涡流式传感器有何特点?画出应用于测板材厚度的原理框图。 从应用

12、来讲,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最大特点是能相对位移,振动,厚度,转速,表而温度,硬度,材料损伤等进展非接触式连续测量,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灵敏度高,频响X围宽,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特点。 原理框图5.1什么是压阻效应?什么是压阻系数?表示压阻系数。半导体电阻率随应变所引起的变化称为半导体的压阻效应。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什么叫纵向压电效应和横向压电效应? 某些晶体或多晶陶瓷,当沿着一定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某两个外表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当作用力方问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着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上述现象称为正压电效

13、应。反之,如对晶体施加一定变电场,晶体本身将产生机械变形,外电场撤离,变形也随着消失,称为逆压电效应。通常把沿电轴x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而把沿机械轴Y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石英体的结构特点,其X,Y,Z轴的名称是什么?每个轴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石英晶体是一个正六角形的晶柱。 纵向轴Z称为光轴,也称为中性轴,当光线沿此轴通过石英晶体时,无折射; x轴称为电轴,在垂直于此轴的面上压电效应最强; Y轴称为机械轴,在电场的作用下,沿该轴方向的机械变形最明显5.6简述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主要由压电原件,质量块,预压

14、弹簧,基座与外壳等组成。 工作原理一当加速度传感器和被测物一起受到冲击振动时,压电元件受质量块惯性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此惯性力是加速度的函数,既F=ma,此惯性力与物体质量m与加速度a成正比,此时力F作用在压电元件上,因此而产生电荷Q,当传感器一旦确定,如此电荷与加速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测量电路测得电荷的大小,即可知道加速度的大小。5.7什么是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有几种?并举例说出与光电效应相对的光电器件的名称。 囚为吸收了光能后转换为该物体中某些电子的能量而产生的电效应就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可分为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三种类型。基于外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光电器件有光电和光

15、电倍增管;基于内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光电器件仃光敏电阻和反向偏置工作的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基于阻挡层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光电器件有光电池0简述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晶体管和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又称为光电管,没有极性,纯粹是一个电阻器件,阻值随光照增加而减小,无光照时,光敏电阻阻值暗电阻很大,电路中电流灯暗电流很小;当受到一定波长X围的光照时,它的阻值亮电阻急剧减小,电路中的电流迅速增大。一般希望暗电阻越大越好,亮电阻越小越好,此时光敏电阻具有高的灵敏度。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光敏二极管一般是处于反向工作状态,处于反向偏置的PN结,在无光照时具有高阻特性,反向暗电流很小。在有光照时,在结电场作用下,电子向N区运动,空穴向P区运动,形成光电流,方向与反向电流一致。光的照度愈大,光电流愈大。由于无光照时的反偏电流很小,因此光照时的反向电流根本上与光强成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