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93062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门类:电气信息类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概说:顾名思义,电子信息工程,就是将信息(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甚至于,在 将来,感 觉的,味道的,心理的)运用电子方式来转化、保存、传递的一系列设施以及涉及 到的种种技术的综 合。电子信息工程就是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固定电话网、 移动 电话网等等,是日常熟悉的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是理工兼备, 倾向于工科,也就是 技术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学习内容:1,理论的,电子信息工程设备的基本原理。2,技术的。3,操作的。以信息技术的核心设备计算机来说,计算机的工作和设计 原理(硬件 和软件的)就是理论的。 具体地设计一个软件或者硬件就

2、是技术的,而软件的操 作以及硬件的制造维修就是操作的。业务培养目标:注重培养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 具有电子产品的装配、 调试及 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一般电子设备的安装、 调试、维护与应用能力; 具有对办公自动化设 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维护管理能力; 具有对通信设备、家用电子产品电路图的阅读分析 及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具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设计和组织能力; 具有阅读英语 资料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 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 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就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 实践能力 强,工作上手快,

3、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 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 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 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 从事各种电子产品 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 通信设 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 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包括生产实习和室内实验)的基本训练, 具备良好 的科学素质,具备设计、 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较强的 知识更新 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

4、识和能力:1 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 广泛的工 作范围;2 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通信工程。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等级证书: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高等学校

5、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合 格证书; 获得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级电工证、电子CAD中级技能等级证书。1 知识理论系统性较强。学习本课程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作铺垫且又是学习 有关后续 专业课程的基础。2 基础理论比较成熟。虽然电子技术发展很快,新的器件、电路日新月异,但其基本 理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 有限的学校教学不可能包罗万象、 面面俱到,要把学习重 点放在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分析、设计方法上。3实践应用综合性较强。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讨论的许多电子电路都是实用 电路,均可做成实际的装置。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实践性

6、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一般要 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 周。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C语言、VB程序设计、电子CAD、高频电 子技术、电视技术、电子测量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网络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 技术、电子系统 设计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信 号与系统、通信技术、 光电子技术、PLC 应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语音处理技术、电力电子、控制电机、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 (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网络、单片机 )、信息 理论与编码技术等课程。注: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可能不同。课程

7、分类介绍: 数学:高等数学(数学系的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讲的主要是微积分,对 学电路的人来说,微积分(一元、多元)、曲线曲面积分、级数、常微分方程在后续理论课中经常遇到。概率统计凡是跟通信、信号处理有关的课程都要用到概率论。数学物理方法 有些学校研究生才学,有些学校分成复变函数( +积分变换)和数学物理方程(就是偏微分方程)。学习电磁场、微波的数学基础。还可能会开设随机过程(需要概率作基础)乃至泛函分析。 理论:电路原理基础的课程。信号与系统连续与离散信号的时域、频域分析,很重要但也很难数字信号处理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分析、信号的数字变换、数字滤波器之类。基本上这两门都需要大量的算

8、法和编程。通信原理通信的数学理论。信息论信息论的应用范围很广,但电子工程专业常把这门课讲成编码理论。电磁场与电磁波天书般的课程,基本上是物理系的电动力学的翻版,用数学去研究磁场(恒定电磁场、时变电磁场) 。 电路:模拟电路晶体管、运放、电源、 A/D、 D/A。数字电路门电路、触发器、组合电路、时序电路、可编程器件,数字电子系统的基础(包括计算机)。高频电路无线电电路,放大、调制、解调、混频,比模拟电路难微波技术处理方法跟前面几种电路完全不同,需要电磁场理论作基础。 计算机:微机原理80x86 硬件工作原理。汇编语言一直接对应CPU指令的程序设计语言。单片机CPU 和控制电路做成一块集成电路,

9、各种电器中都少不了,一般讲解51 系列。Cc+语言-(现在只讲c语言的学校可能不多了)写系统程序用的语言,与硬件相关的开发经常用到。软件基础(计算机专业的数据结构 +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方法+软件工 程)也可能是几门课,讲软件的原理和怎么写软件。详细课程介绍: c 语言c 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是计算机应用人员应掌握的一种程序设计工 具。c 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至性 好,既具 有高级语言的有点,有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因此,c 语言特别适合于编写系统软件。c 语言诞生后,许多原来用汇编语言编写的软件,现在可以用c 语言

10、编写了。初学是切忌过早的滥用 c 的某些容易引起错误的细节, 如不适当的使用+和一一的副 作用。学 习程序设计,一定要学活用活,不要死学不会用,要举一反三,在以后的需要时能 很快的掌握一种新 语言。 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作为一一门科学,高等数学有其固有的 特点,这就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抽象性是数学最基本、最显著 的特点-有了高度抽象和统一,我们才能深入地揭示其本质规律,才能使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严密的 逻辑性是指在数学理论的归纳和整理中,无论是概念和表述,还是判断和推理,都要运用逻辑的规则, 遵循思维的规律。 所以说,数学也是一种思想方

11、法,学习数学的过程 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数学这门科学的广泛应用是分不开的。 尤其是到 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数学的应用领域更加拓宽, 现代数学正成为科技发展 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了社会科学领域。 因此,学好高等数学对我们来说 相当重要。然而,很多学生对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感到困惑。要想学好高等数学,至少要 做到以下 四点:首先,理解概念。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弄清楚了它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一个概念。其次,掌握定理。定理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分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对于定理除了要掌 握它的条 件和结论以外,还要搞清

12、它的适用范围,做到有的放矢。第三,在弄懂例题的基础上作适量的习题。要特别提醒学习者的是,课本上的例题都是 很典型的, 有助于理解概念和掌握定理,要注意不同例题的特点和解法法在理解例题的基础 上作适量的习题。作 题时要善于总结 不仅总结方法,也要总结错误。这样,作完之后才会有所收获,才能举一反三。第四,理清脉络。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 及时总结知识体系,这样不仅可以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会对进一步的学习有所帮助。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 其中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 通信、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等领域。本课程针对网络课程的特点,采用了图、

13、文、声、像、动画等多媒体技术,使内容生动 活泼,易 于理解。课程以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学生自学为主,结合教师答疑,学生讨论等形 式使该课程体现出 交互性、开放性、自主性、协作性等特点。本课程从概念上可以区分为信号分解和系统分析两部分, 但二者又是密切相关的,根据 连续信号分解为不同的基本信号, 对应推导出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分别为: 时域分析、频域 分析和 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分解和系统分析也是类似的过程。本课程采用先连续后离散的布局安排知识, 可先集中精力学好连续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内 容,再通过类比理解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概念。 状态分析方法也结合两大块给出, 从而建 立完整的信号与系统的概念。本

14、课程除了大纲要求的主要内容外, 还给出了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分析, 离散傅立叶 变换、FFT等内容以扩展知识面。 电路分析 电路分析是高等工科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不仅为后续专 业课的学习打基础,而且对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含有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含 有互感的电路、三相电路、周期性非正弦电流电路、双口网络、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二阶 电路的时 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状态变量法、非线性电阻电路

15、等。 微机原理微机原理的侧重点是介绍指令系统和接口, 它对于了解微机的硬件原理非常重要, 如果 需要利用微机进行控制、通信,则微机原理是必修的课程。因此, 绝大多数专业都将微机原 理列为主干课程之一。C 语言被认为是介于高级语言与汇编之间的一种编程语言, 也称为中级语言,很多操作 系统就是用 C 实现的,如 Unix、 Lin ux、 mi nix 等,很多底层的通信程序、驱动程序、加密 程序等也 都是用 C 编写的,其重要原因就在于 C 语言非常接近汇编语言,换句话说,C 语言离计算机的硬件很近,但同时 C 语言编程又要比汇编方便得多,故很多人喜欢 C 语言。一般来说,学习微机原理并不需要 C语言的基础,而要真正学懂、学通 C语言,微机原理是必须具备的基础,如C中的指针操作,就需要对微机的存储器的结构有所了解。不幸的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都是先修C,再修微机原理,笔者认为这实在是误人子弟,不利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另外,有些人认为,微机原理作为一门联系硬件与软件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高校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是与该门课程地位不相称的。 通信原理通信作为一个实际系统, 是为了满足社会与个人的需求而产生的, 目的是传送消息(数 据、语 音和图像)。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 30 年来形成了通信原理的主要理论体系, 即 编码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