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93038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陕西省神木县第三小学 高丽 电话13772303498 邮编719300新课程改革推行了数年,回顾改革历程,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但课堂效率如何,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是值得教师们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课堂的学习目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一定的方向,学习也一样。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

2、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刻也不能偏离教学目的。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习前,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当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目标,而且要注意目标的层次性,设计目标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让他们都有成功的机遇,享受成功的快乐。小学时期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初级阶段,明确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是每个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认清和学会的问题。一个人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手的,况且学到的知识也可能遗忘,但获得知识的方法却能铭记在心。古人说:“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之以渔,则终身受

3、用无穷”。的确如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一些方法。 二、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著名教育家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可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

4、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方法很多,我们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从玩入手、从奇入手、从趣入手、从疑入手等等。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耐人寻味的故事,精彩有趣的游戏,幽默风趣的语言,紧张刺激的竞赛,形象具体的操作,饱满真挚的情感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会越高,那么什么

5、是学习积极性呢?学习积极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自主、自觉地对其进行探索与学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只要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对知识非常渴望。在一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篇时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在开端就引起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那么课堂教学的进行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再开端的引入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环节。比如,引入谜语、设置悬念、讲个小故事、设置一个小品等。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就看教师对其进行如何的选择。在

6、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就是“兴趣”。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因而,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有必要对其引入一定的竞争式教学。比如,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是,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的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竞

7、争性、兴趣性。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合作是为了共同解疑,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8、教师一方面提供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学生充分地读书,确保学生熟读课文,熟悉内容,这是质疑的前提;另一方面同,教师要深入各组及时了解个体质疑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个别不会质疑的学生给予指点,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其思维的探索性。当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时,此时,学生的个体探索就变为小组的集体探索。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老师的点拨下,把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筛选,得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围绕选出的重点问题开展讨论,凭着小组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这样,喾珠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愉快的合作中解决了问题,享受到探索的乐趣。此时,教师要深入各小组长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待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