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92850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看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学理论早期的杰出代表,其诗学集中体现了他的悲 剧理论,也标志着西方悲剧学说的开端。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第六章一开始 就明确给出了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 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 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 到陶冶。俄狄浦斯王是伟大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戏剧之一,全剧写了古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俄狄浦斯王努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却最终不可避免的应 验了这一厄运的故事,引起了古今中外众多读者的极大同情。俄狄浦斯王

2、作为悲 剧主角具有过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他具有几乎完美无缺的品格和力量,却在 冥冥之中逃不过神秘命运的策划,带有不可避免性。下面我们就从情节来看俄 狄浦斯王的悲剧意蕴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艺术的组成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 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因此悲剧艺术的目的 在于组织情节(亦即布局),在一切事物中,目的是最重要的。”“因此,情节是 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的安排是悲剧艺术中 的第一事,而且是最重要的事。因而要求作品情节要单一,完整,即事情要“有 头、有身、有尾”,并且要有一定的长度,悲剧俄狄浦斯王就是这方面的典 型代表,它

3、共 8 幕,但通篇是围绕着俄狄浦斯个人的悲剧命运展开写的,可谓有 条不紊,娓娓道来。而在安排情节的时候,诗人又该做些什么来产生悲剧的效果呢?亚里士多德 认为,“最完美的悲剧的结构不应是简单的,而应是复杂的,而且应摹仿足以引 起恐惧与怜悯之情的事件。”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情节的安排完美的契合了亚里 士多德这一观点,“俄狄浦斯”,意为双脚肿胀的人,而这似乎早已意味着俄狄浦 斯王的悲惨命运。神的参与,人的命运,构成了一件件复杂的、令人恐惧怜悯的 的事情。由于俄狄浦斯王的父亲拉伊俄斯无意得罪宙斯,因而,宙斯降下神谕, 说俄狄浦斯长大后会杀父娶母,于是狠心的拉伊俄斯就在其出生三天后用铁丝穿 其脚踵,让仆人把

4、他仍在荒郊野外,但是这个仆人不忍心看着这么一个刚出生的 婴儿死,于是就把他送给了另外一个国家的一个牧人,结果他被那个国家的国王 收为义子。俄狄浦斯王长大后也得到了同样的神谕,他是如此的害怕,所以他匆 忙逃离此地,却在无意间到了他出生的地方特拜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 己的亲生父亲,命运的轨迹就此开始。他解答出了女妖斯芬克斯的难题,成功解 救了特拜城的人民因而被推举为王,并赢取了自己的母亲,在他统治十几年后, 瘟疫再次降临这座城堡,而只有找到杀害前国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就此消灭。几 经周折,俄狄浦斯愕然发现,凶手竟然是自己,于是悔恨、自责之下,他刺瞎自 己的双眼,并且流放了自己。很明显,俄狄浦

5、斯王的悲剧引起读者和观众的恐惧之心和怜悯之情。作 者塑造了俄狄浦斯这样一个“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的角色,他名声显赫、 生活幸福,但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歹,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 是无意的行动,出于对环境不知情而不是由于恶德,这种行动使人痛苦和懊悔。错 误的行动是由于对特殊情况有所不知而造成的无意的、引起意料中的伤害的、引 起痛苦和懊悔的、不是由于恶德引起的、可怜悯的、可饶恕的行动。悲剧中的主 人公之所以犯错误,是由于他们不知道所致。索福克勒斯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布 局的完美单一的结局。亚里士多德认为“完美的布局应有单一的结局,而不 是如某些人所主张的,应有双重的结局,其中的转变不应由逆境转入顺境,而应 相反,由顺境转入逆境,其原因不在于人物为非作歹,而在于他犯了大错误,这 人物应具有上述的品质,甚至宁可更好,不要能坏。”,显然,俄狄浦斯并没 有“为非作歹”,而是他无意识中犯了杀父娶母的“大错误”。因而他的命运只能 由顺境转入逆境,这才符合索福克勒斯塑造这一伟大英雄的初衷。因而俄狄浦 斯王从情节的角度看是悲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