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女性参政问题调研汇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292355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女性参政问题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进女性参政问题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进女性参政问题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推进女性参政问题调研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推进女性参政问题调研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女性参政问题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女性参政问题调研汇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女性参政问题调研汇报 女性参政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标志,为深入提升女干部素质,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从新时期推进女性参政的现实必需性着手,挖掘了现在推进女性参政事业的有利原因,分析了发展该事业存在的困难及难点,提出了对应的对策及提议。关键词:妇女参政 调研 思索女性政治参与是指女性有意识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其根本目标是表现女性在政治领域中的群体意志,反应妇女在政治系统中的权力和利益诉求。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民主参与,指妇女取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女性参政的基础层面;二是权力参与,关键指妇女担任各级领导干部,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议,这是女性政治参与的中间层面;三是女性的

2、政治参与意识,表现为女性对政治生活的普遍兴趣和主动主动的参与态度,和从政妇女自觉代表妇女的整体利益,对政府的决议发生影响。女性参政既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xx同志强调:“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整个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去考察、去安排,明确目标,拓宽视野,严格标准,改进方法,为优异女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健全和完善女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切实落实女干部政策,加大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力度,促进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数量逐步增加,促进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百分比有一定程度提升,提升妇女的权力参与的百分比,确保妇女参与决议和社会事务管理等各项目

3、标的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为广大妇女参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时代呼叫必须深入提升女干部素质,深入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及政治环境,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推进女性参政的有利原因首先, 妇女参政环境日渐宽松。经过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妇女解放运动的连续抗争,尤其是新中国诞生以来党对妇女事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全部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改革开放不停深入的今天,中国的经济、政治形势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1992年10月开始正式实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使中国妇女的各项正当权益包含政治权益得到了更有效的法律保障;年初在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

4、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就首次对女性占全国人大代表的百分比作出明确要求 “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的百分比将不低于22%”;湖南省人大常委会XX年修订经过的湖南省实施中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方法,要求了两个“百分之三十以上”刚性指标,明确了参政妇女的百分比和名额,推进维护妇女参政权;XX年湖南省开启了“农村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该项目关键经过政策、机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经过提升农村妇女本身能力,强调性别意识,促进农村妇女在整体上参与农村的选举、决议和管理。总而言之,中央或地方出台的这些政策,不停地促进了性别平等和两性友好发展,使女性政治参与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女性政

5、治参与意识的普遍增强、女性政治参与程度的逐年提升、女性政治参与渠道的不停拓宽、女性参政议政能力的显著提升、知识女性广泛地参政议政等等。第二、女性整体素质全方面提升。 中国教育统计网的资料显示,1997年,女生在通常高校在校生中的百分比为%,XX年年,这一百分比达成%,并展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在2021年高考中,各省的高考“女状元”百分比超出了70%;从1999年到XX年年,在能够统计到的560名高考状元中,女生超出了二分之一!现在,“女多男少”的现象正从语言类、师范类院校逐步向综合型大学蔓延,包含部分理工科院校,女生的百分比也在逐年攀升。国务院发表的中国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情况显示,截至2

6、021年,全国通常高等院校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女硕士、女博士的百分比分别达成%和%。这些高素质、高学历的女性人才,在社会建设的不一样层次和岗位中,日渐显山露珠,创下傲人的功迹。即使在政治领域的高层官员中,也出现出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中国工农民主党员,拥有硕士学历;湖南省副省长甘霖,致公党党员,农学博士;北京市副市长,程红,民盟组员,经济学博士;山东省副省长王随莲,九三学社组员,大学学历;江西省副省长谢茹,无党派人士,经济学博士.这些高官共同的特征就是:党外人士、高级知识分子、女性。第三,女性参政主动性显著提升。不管大家接收是否,政治这个“男性的角斗场”越来越无法阻挡异

7、性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女人站到了权力的顶峰,她们以行动证实,男人独掌政治的一统天下一去不复返,被称为她世纪的政坛新时代正悄然到来。不论是从中央还是到地方,大批有想法,勇于任事的优异妇女干部崭露头角,女性在政治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共204人,其中女性13人,占6 %;候补委员共167人,其中女性24人,占14 %。中央纪律检验委员会委员共127人,其中女性17人,占 13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为2987名,其中有妇女代表637名,占代表总数%,比十届妇女代表所占百分比提升了个百分点。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161人,其中女常委25人,占%,比十届提升了个百分点。十

8、一届13位副委员长中有3位女性(乌云其木格、陈至立、严隽琪),占23%。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总数2237名,其中女委员395名,占%,比十届提升了 1个百分点;常委299人,其中女性35人,占%,比十届提升个百分点。十一届全国政协22位副秘书长中有2位女性,占 9%;14位常务主席中有2位女性(张梅颖、 张榕明),占14%。而在以前结束的全国省级领导班子换届中,新一届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的815名组员中,有106位女性,约占13%。全国656个城市中,有女性市长619人,其中正职女市长31人。另外,县级组织内妇女参政百分比也呈扩大趋势:*县现有干部21507人,其中女干部7367 人,全

9、县副科级以上女干部 247人。本届县人大女代表百分比 %。比上届提升了 1个百分点,政协女委员百分比达17%,比上届提升 1个百分点。二、存在的问题及难点1、性别岐视仍然存在。中国妇女即使广泛地参加社会劳动,但就业层次较低,妇女在第一、第二产业就业百分比高,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员中,女性的百分比显著低于男性;从全国妇联XX年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看,中国妇女的平均经济收入显著低于男性,而且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正展现扩大趋势;女性就业选择机会少,在部分职业中存在两性隔离的现象,下岗女工普遍感到再就业困难,再就业时轻易受到年纪和性别歧视;女性的家庭经济地位和

10、男性也存在着差异,尽管中国女性的经济地位受到了法律的保护,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发生一定的偏差。女性在财产支配、继承的权利方面显著低于男性,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不轻易摆脱烦杂的家务劳动,无暇从容地走向社会从事多个活动,存在着实际上的不平等。2、女性整体教育水平不高。政治参与程度是和人受教育的水平呈正比的。受中国传统的性别政治文化“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女性接收教育的机会和程度显著不及男性,或说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也是被动地依附于男性的提升而提升的。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域,女童的入学率低、失学率高,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更少、程度更低,男女在受教育的权益上已经存在着不平等。在经济文

11、化欠发达的地域,大多数女性往往能完成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九年义务教育已属不易,接收高中教育的百分比更低,只有少数女性能够接收良好的高等教育。女性整体的文化素质最终影响了妇女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影响了妇女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同时,在一样接收良好的高等教育前提下,男女在择业就业方面也存在显著不一样的际遇,女性受限制受歧视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反过来又深入影响和制约女性总体受教育程度的深入提升。3、女性参政主动意识不强。大部分女性对政治参与问题表现出可有可无甚至漠不关心的态度,只有少部分自觉自愿主动参与政治。据调查,女性对自己所在单位、村、小区事务的关注程度方面也远低于男性,大多数女性还处于“要我参政”而非“我要参政”的被动状态,原因以下:一是女性参政渠道过窄,女性参政普遍存在“三少现象”,即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少,高层领导结构中女干部少,担任领导正职的女干部少;二是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几千年的传统儒家政治文化一直把女性排斥在政治之外,女性的性别角色总是定在“服从”、“柔弱”、“退让”、“贤内助”、“贤妻良母”中,给女性政治参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据调查,相当一部分的妇女认为“妇女和政治无缘”,妇女应该把关键精力放在家务和儿女教育上,即便是部分有理想有理想的女性,也多愿将关键精力投入到业务性工作,而对妇女参政持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否定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