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292212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启发学生多角度理解,珍视其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三、教学难点。 多角度解读故事蕴涵的寓意。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1.导语2.板书课题:共工怒触不周山(二)明确学习目标(三)整体感知1解释课题提问:看课题,你头脑中会出现哪些信息?A:肯定学生的疑问B:带着学生的疑问来了解作品和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A:自由读 要求:把不会读的字词、句子作标记B:听课

2、文录音,纠正错误C:再读课文3.疏通文义A: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对照课文的注释和小黑板的注释,小组讨论,翻译课文B:让学生把翻译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全班读C:请一个学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四)研讨课文1.阅读课文,思考:共工为什么要“怒”?用什么方式去表现他的“怒”?他“怒”后有什么后果?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教师归纳板书:原因:争为帝,输后不顺心 正面:豪气、勇敢、自我牺牲表现:触不周山共工“怒” 后果:天柱折,地维绝 反面:性格暴躁、刚烈、不计后果(想象,夸张)2.探讨故事的主题导学:真有这样的故事吗?(没有),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故事?其实,这则神话故事实际反映了哪些内容?明确:神话故事想象,夸张A:远古时期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B:古代劳动人物对自然界的认知(五)拓展延伸1讨论: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推举代表发言。 2谈阅读感受(我们从共工的身上学到了什么?面对挫折困难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六)小结 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七)作业:发挥想象,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把它写成一篇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