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291490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整治能够获取各种各样的利益,在生态、经济、社 会上获得均衡,能够推动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提升农民 的生活品质,并且,还能够使土地资源的使用更加科学化, 节省土地资源。并且,能够推动经济利益的提升,使我国在 耕地方面能够有一个更大程度的提升,可以持续的前进,紧 跟社会前进的脚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在生态以及经济方 面都能够前进,符合人们的需要。一、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客观性土地整理工作作为耕地等资源利用方式的重组与优化 过程,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是非常明显。但是,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由于整理对地表生态系统的改变,直 接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我们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土 地整理活动会影响到原有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对项目区域内 的水环境、土壤、植被、生物等产生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影 响。因此,在分析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才能 够更好的开展和实施土地整理工作。才能够在充分认识这些 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与标准体系。2、土地整理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在土地整理工作的过程中,借助各项土地整理的工程举 措,能够有效的改变区域的水文结构、水环境的质量。水环 境质量和水资源分配格局的变化,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优 化、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为目标。3、土地整理对区域土地结构的影响土地整理对土壤及生态过程的影响,表现为有效

3、的土地 整理活动,能够优化土壤的结构,改变现有土壤的质地,提 升土壤的肥力,为农业种植和生产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保证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加大对土地整理工 作的前期分析,需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1、加强生态化景观化技术研究,完善土地整治工程建 设标准农村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生态性、乡土性、美学 性、人性化、精神性的原则,运用生态工程技术和乡土景观 设计手法,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服务功 能和景观价值。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 然过程和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 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乡土景观设

4、 计是通过人类干涉而得到维持的“二次自然、人工的自然”, 也就是培育驯化的自然,形成“人类化的自然、家畜化的自然、 驯化的自然、温顺的自然、健康的自然和弹性的自然”,使人 产生亲切、舒适及家的感觉。根据国外的农村土地整治技术 发展,中国农村土地整治需要进一步强化的生态景观建设技 术有:生物生境修复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水体生态 景观技术,道路生态景观技术,农村生态植被建设技术,自 然和人文联盟景观特征保护以及乡村景观风貌提升技术。2、加强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景观主要体现于土地生态系统中,可以认为每一块土地 就是一个景观单元。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 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系统结

5、构简单的状况,土地整理中不能 仅仅立足于短期的单纯的地块合并、调整改造,必须在规划 设计阶段就融入景观生态设计思想,将景观生态规划理念和 设计方法引入到土地整理中,提高项目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战略层面上落实好土地整理服务于生态 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把生态、景观作为一个整体 来考虑,重视自然界已有自然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原 生地貌、使用乡土植被,仿效自然原型进行规划设计。3、推进土地整理的生态景观技术应用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推广应用生态景观技术。在不同的 地区,根据土地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的使 用不同的生态景观技术,在增加土地利用面积的同时达到美 化环境

6、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农田整理的过程中,要进行合 理规划,充分利用田间、地头、沟边的土地,营造良好的生 态景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打造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村庄整 理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多采用当地的乡土和特色树种进 行美化和绿化,彰显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同时吸引观光客。4、建立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不但能 够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还能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 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 境会产生各种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对生态平衡产生作用。鉴 于土地利用改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 要性,土地整理中需要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7、加强生态效 益的评价。在构建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时,要把包 括土地整理规划、项目选定、项目准备、项目评估、项目谈 判、项目实施以及项目回顾整个流程都纳入评价体系中。根 据不同层次,可以构筑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价、土地 整理规划评价和土地整理项目评价个层次的评价体系。通过 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机制,更好地提升土地 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接受性。横向上, 建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多元参与机制,可以扩大公众 参与的广度;纵向上,让公众全程参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 价,能够提升公众参与的深度。5、建立土地整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以促进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协调

8、发展为目的,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及外 部性、公共物品等理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以及市场等各 种手段,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各方之间利 益关系,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 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 建设中重要的政策手段。土地整理生态补偿制度是一项系统 性、长期性、复杂性的战略任务,应加大对土地整理生态补 偿的科研攻关投入。6、建立土地整理动态实时监测机制建立土地整合后的跟踪监测与评价机制,及时掌握土地 整理的效果并对不合理的地方作出调整,及时发现问题与纠 正问题,防止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 持整个区域生态平衡。因此,各地区应对土地整理效果进行 动态监测,创建农村土地整理新的思维模式,实现协调的人 地关系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土地整理立法建 设。运用政策法律保证伦理性土地整理顺利进行,明确伦理 性土地整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范围,用相关法律、法规保证 伦理性土地整理的顺利进行;各地政府或有关部门也可结合 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办法。总之,土地整理在对土地进行整合、规划、垦复、利用 的基础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生态效益,要建 立稳定的生态环境,改善土地整理地区的生态景观,最终达 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